我的應許之地

我的應許之地

《我的應許之地》是2016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以色列]阿里·沙維特。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我的應許之地》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以色列建國史,也是百年來猶太民族的奮鬥復興史。作者阿里·沙維特以自己家族故事為引子,通過親身經歷、深度訪談,歷史文獻、私人日誌、信件等,通過一個個扣人心弦的個體故事,試圖描述出以色列的全景大歷史,以引出更深層次的以色列國家思考,並對中東地區的紛爭淵源進行了歷史性梳理。
《我的應許之地》從作者的曾祖父寫起,這位猶太復國主義者是一位英國紳士,1897年卻果斷橫跨地中海走向聖地,意識到這即將是本民族的未來之路;20世紀20年代一個懷理想主義的年輕農夫,自他的阿拉伯鄰居處購入了土地種植雅法蜜桔,用汗水在不毛之地培育出富足繁榮;二戰時期德軍將至,具有先知使命感的古特曼,率領青年人攀登歷史廢墟馬薩達,激勵他們心中強大的猶太復國主義精神;1948年在呂大驅逐的悲劇性的一幕中,全城老小在流淚中背井離鄉、漸行漸遠;我們看到了二戰後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們,在應許之地辛勤地建設這個榮耀之國,並努力將孩子們培養成真正的新以色列人;60年代縱橫捭闔的以色列政治家們,在艱難局勢中,頑強推動了絕密的以色列核計畫;1973年贖罪日戰爭的慘痛,令舉國反思以色列的未來在哪裡;以及今天引領世界潮流的網際網路以色列新興企業,還有在那些特拉維夫蓬勃發展的俱樂部里縱夜狂歡的青年男女……
今天,以色列人是贏得了最終勝利?還是深陷巨大危機,精神力衰退?他們能否復興和救贖自我,挽救深愛的應許之地?在百年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悲喜劇中,《我的應許之地》為這個生活在流沙之地又充滿活力的彈丸小國,完成了一部當之無愧的以色列史詩。

作者簡介

阿里·沙維特(Ari Shavit),以色列著名的專欄作家,中東問題專家。沙維特出生在以色列的雷霍沃特,後加入以色列國防軍,成為一名傘兵,並在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研讀哲學。在20世紀80年代,他開始為《Koteret rashit 周報》撰寫文章,90年代擔任以色列公民權利協會董事會的主席,1995年,他加入了《國土報》,並成為《國土報》的首席記者之一。沙維特同樣也是以色列大眾電視媒體的重要時事評論員

編輯推薦

◎榮登《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榜。雄踞蘭登書屋、《紐約時報書評》《經濟學人》的年度好書榜單。榮獲納坦圖書獎、美國國家猶太圖書獎、安尼斯菲爾德-沃爾夫圖書獎等等。

◎《我的應許之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情》是一部當之無愧的以色列史詩,重現百年猶太民族艱難復興史,講述了懸崖邊國家一個世紀的榮耀與悲情。

◎《我的應許之地》比《耶路撒冷三千年》更深入這個國度的靈魂,將以色列的經歷和靈魂之中的榮耀和磨難一個個成功捕捉,既令人激動亢奮,也痛苦得令人心碎。

◎作者沙維特以自身經歷及其家族歷史為基礎,痛切之感瀰漫全書,是你前所未聞的以色列故事。不僅如此,《我的應許之地》富於洞見和道德省思,作者在認清殘酷的全貌之後,依然堅守人道主義原則。

◎先驅者、精神領袖、二戰倖存者、科學家、軍隊將領、反戰分子、巴勒斯坦人……通過記述歷史關鍵點的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作者敏銳地捕捉到了中東的本質及其躍動的心臟,是了解以色列、了解巴勒斯坦、了解中東的一部必讀之作。

 

媒體推薦

“本書將以其敘事的力量令你折服,從頭到尾將你緊緊攫住。[沙維特的]成就徹底且非同一般……讓你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就連中東和平也有可能實現。(願主保佑。)”

——西蒙·沙馬,《金融時報》(Simon Schama, Financial Times)

“[一本]必讀之書……從創業公司到同志酒吧,沙維特為猶太復國主義者創造的奇蹟而歡呼,同時他也飽含深情,筆觸批判而現實,不忘道德責任……他的著作真正有助於給針對以色列的討論帶來轉變,建立起更為健康的關係。建議歐巴馬和內塔尼亞胡下一次進行90分鐘的電話交談之前先讀讀此書。”

——托馬斯·L.弗里德曼《紐約時報》(Thomas L. Friedman, The New York Times)

“一部重要而有力的作品……[沙維特]並不空談理論。他博學而雄辯,既不想讚頌也無意斥責,儘管在過程中他兩者都實現了;相反,他的目標是觀察和反思。在我讀過的所有關於以色列的書中,此書最不偏頗。本書作為一本猶太復國主義者的作品,卻並不囿於猶太復國主義,而是關乎以色列經驗的整體。沙維特專注於祖國的全部歷史,其中部分歷史令他感到冒犯,但所有的歷史他都不陌生……《我的應許之地》的作者是個痴迷現實的夢想家。他堅定不移,也不抱幻想。沙維特的書是他對自身能力的一次擴展測試:測試自己能否在完全看清殘酷的全貌之後,依然堅守原則。”

——利昂·維瑟提耶,《紐約時報書評》(Leon Wieseltier,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目錄

第一章 初見,1987
赫伯特·本特威奇離開查令十字路口前往雅法,因為他致力於結束東方猶太人的不幸。他開啟這段航程的主要原因在於他認識到,僅僅西方猶太人過上安定生活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他享受到了優越的生活,但他已經看到伴隨反猶主義而來的挑戰,以及大屠殺之後的災難;他意識到,自己構築的盎格魯—猶太人的和諧社群正黯然褪色。於是,他橫渡了地中海。
第二章 步入深谷,1921
當這些被基督教大陸拋棄的子女們逃離代孕母親的怨恨後,他們發現自己在世上孑然一身,不再有信仰、不再有父母、不再有家園,而他們就將這樣繼續生存。因為丟棄了一種文明,他們必須建立一種新文明。因為背離了家鄉,他們必須創造一個新家園。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來到巴勒斯坦,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絕望而堅定地緊緊攫住這塊土地。
第三章 柑橘園,1936
入目所及之處,都是柑橘園。有新生的,有長熟的,有猶太人的,也有阿拉伯人的。它們從地上冒出,就好像德克薩斯州的石油湧出地表一樣……雷霍沃特的殖民地就是一部鮮活的聖約,預示著猶太人將在猶大平原結束他們兩千年的流浪歷程。他們將來到這裡,建立一個家園,種下一棵樹,紮下它的根系。他們將白手起家,創造如綠色海洋般的柑橘園,這裡將是充滿著和平和富足的家園。
第四章 馬薩達,1942
古特曼選擇了46名青年運動的領導人,在他看來,這些精心挑選的年輕特工即將發生改變,他們將成為馬薩達的新傳教士,他們將使馬薩達成為猶太復國主義者身份標識的新中心地……對於猶太人來說,除了巴勒斯坦再沒有容身之處,除了馬薩達再沒有其他道路。
第五章 呂大城,1948
他完全知曉自己正面臨的悲劇和道德困境。他一直都知道,他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清除這個國家的阿拉伯人;也知道,這個任務會有多么可怕。這就是為什麼他一直在尋求多種“世故”的方式來清除他們……
第六章 供給房,1957
20 世紀50年代的以色列是一個打了興奮劑的國家。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城市,越來越多的村莊,越來越多的一切。然而,儘管發展如此迅猛,但社會差距卻是很小的。政府致力於全民就業。它真誠地努力著,為每一個人提供住房、工作、教育和醫療保健。這個新生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平等、民主的國家之一。
第七章 核工程,1967
1955年,總理戴維·本·古里安做出了決定:我們必須以一把新的保護傘代替西方殖民主義的舊保護傘。不再仰賴於西方對中東的霸權,以色列必須建立自己的霸權主義。1956年夏,本·古里安花費了大量時間與顧問們討論,最終提煉出一個觀點,這個觀點在1949年就已經開始醞釀。現在,他明確指出:以色列必須擁有核選擇。
第八章 定居點,1975
沃勒斯坦、伊曾以及他們的朋友們所創造的現實,將以色列拖入了一個困境,纏繞的死結無法解開。定居點已經在以色列的脖子上套上了絞索。他們創建了一個不堪一擊的人口、政治、道德、司法的現實。而現在,奧弗拉的非法性玷污了以色列本身……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和歐洲的開明猶太人為以色列感到羞愧。
第九章 加沙海灘,1991
如果我們要占領加沙,我們就必須擁有一個加沙海灘監獄。而如果我們要擁有一個這樣的監獄,我們就必須背叛自己。我們必須背叛我們曾經的信念,背叛我們對於未來的期許。所有現在的問題不在於“以土地換和平”。現在的問題是以土地換取我們的正派。以土地換取我們的人性。以土地換取我們每個人的靈魂。
第十章 和平,1993
經歷了1977年的政治動盪、定居點的建立、黎巴嫩戰爭之後,和平成為我們反對右翼人士和定居者的悲嘆。和平從來沒有基於一個清醒的歷史判斷,也沒有提出一個現實的戰略預測。和平成了面對持續的、不堪忍受的衝突所表現出的一種情感、道德及理性立場,成了正在改頭換面的以色列。
第十一章 控訴,1999
“控訴”並不只是一招絕妙的政治策略,而是情感上的真實的抗議吶喊。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期間,阿里耶·德里身上所發生的事情,和以色列的東方猶太人群體所經歷的事情,都有著驚人的相關性。在建國50年後,以色列正面臨著一場內部抗爭,而這次抗爭將改變它的身份。
第十二章 性,毒品及以色列的現狀,2000
你在耶路撒冷豪曼17號的舞池裡看到的,是21世紀的青年們對猶太復國主義事業強加在他們身上的要求、法令、約束的反抗。夠了,他們說。讓我們生活。讓我們及時行樂。
第十三章 上加利利,2003
堅持這個猶太國家的猶太人特性,委實是生活在刀刃上。
第十四章 現實的衝擊,2006
火箭猛烈襲擊我們的城市和村莊的景象,不僅僅是以色列軍隊無力保護它的國民,也是以色列精英歷史性失敗導致的嚴重後果。以色列的精英們背棄了現實,背棄了國家,不再引領以色列,不再維護以色列的團結一致。以色列精英的每一根纖維都透露著,它想讓以色列成為當代的雅典。但在這片土地、這個地區,雅典人沒有未來。只要斯巴達動動小手指,雅典就將不復存在。
第十五章 占領羅斯柴爾德,2011
以色列人異常地行動快速、富於創造力、大膽創新。甚至連他們工作的方式都是迷人的。他們不辭辛勞,孜孜不倦。他們被賦予了一種競爭精神——對第一個衝過終點線的需求。並且為了第一個衝過終點線,他們願意做任何事情。他們從來不說“不行”。他們從不接受失敗,也從不承認失敗。
第十六章 生存挑戰,2013
曾經爆發了兩次海灣戰爭、兩次黎巴嫩戰爭、兩次巴勒斯坦人大起義——但它們不會威脅到以色列的存在。既然以色列的生存沒有受到威脅,自滿的情緒便開始滋生。以色列人再也不去想他們有多么幸運,不去想一旦迪莫納的核保護傘破裂,會有什麼事情降臨在他們身上……
第十七章 在海邊
就其底線而言,猶太復國主義是要復興猶太人的活力。以色列就是一部排除萬難仍然生機勃勃的傳奇。所以這樣的二元性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我們是你能想像的最平凡和最棘手的民族。我們不能容忍清教徒般的拘謹或者多愁善感。我們不信任激情的演講或者高大上的概念。而我們每一天都沉浸在驚人的歷史視野中。我們參與的事件遠遠比我們自身更重要,我們是一部史詩電影中的一個衣衫襤褸的角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