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

《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是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女作家赫塔·米勒的代表作品。

基本信息

簡介

《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 《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

 穆勒的父親二戰期間在德國黨衛軍中服役。1945年以後,羅馬尼亞把她的母親驅逐去了蘇聯勞改營。而在羅馬尼亞生活的經歷令其終身難忘。儘管離開羅馬尼亞已經20年,然而壓迫與流亡、放逐與極權卻成為其小說和詩歌的主命題。

赫塔·米勒最新的小說英文版《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出版於2009年8月。書中主人公依然是位被放逐至勞動營的17歲男孩的遭遇。然而,這種對自我經歷的描述,在穆勒的創作下,既不是回憶錄或自傳,也不是對現實生活的直接再現,而是感覺的自我虛構。

作者

《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作者 《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作者

 羅馬尼亞裔的德國女作家赫塔·米勒集小說家、散文家、詩人於一身。此次獲獎令其成為諾獎設立以來第12位獲獎的女性。瑞典文學院在頒獎公告中說,赫塔·穆勒是因為“其寫作具有詩歌的精煉和散文的平實,描繪了一幅底層社會的眾生相。”而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格隆德則指出,穆勒創作“一方面具有獨特的語言風格,另一方面則真實地講述了生活於極權之下人的狀態。”

瑞典文學院的18位院士組成了此次評審團。自2009年年初以來已經接到了200餘位作家的提名。赫塔·穆勒是在一個5人最終提名中勝出,為此其成為第106位獲獎者。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就頒給了法國作家克萊齊奧,因為“他的寫作開拓了新的文學領域,充滿了詩意的歷險和對感觀狂熱的探索。”

評價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稱其“專注於詩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寫了失業人群的餬口圖景”。

瑞典文學院在頒獎決定中說,米勒“兼具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直,描寫了一無所有、無所寄託者的境況”。
按照傳統,諾貝爾文學獎當天在位於斯德哥爾摩老城的瑞典文學院會議廳揭曉。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格隆德面對各國記者用瑞典語、英語和德語宣讀了評審會的決定。恩格隆德還說,米勒用多元化的語言,通過文學作品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成長環境及後來在異國他鄉的生活感悟,描述了一個個富有感情色彩的故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