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通史

成都通史

《成都通史》,201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成都建城2300年來的第一部通史。全書共7卷,劃分為古蜀時期、秦漢三國(蜀漢)時期、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五代(前、後蜀)兩宋時期、元明時期、清時期、民國時期,每個時期為一卷。全書共335.7萬字。《成都通史》各卷分“概述”、“專題”和“大事記”三部分,其內容涵蓋成都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演變、發展的歷史進程,著重勾畫城市文明為核心的基本發展軌跡。

內容提要

據成都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編纂《成都通史》是《成都市“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所列的重大文化建設項目,是成都市未來幾年內的一項重要文化工程,在2006年獲批准立項。它將涵蓋成都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各方面的歷史進程。
據了解,《成都通史》擬由導論和八卷組成:第一卷,古蜀時期;第二卷,秦漢三國(蜀漢)時期;第三卷,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第四卷,五代、兩宋時期;第五卷,元明時期;第六卷,清時期;第七卷,民國時期;第八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上、下)。
《成都通史》編纂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即每一卷由一名首席專家負責。編輯工作主要由成都市社會科學院歷史與文化研究所承擔。

編撰情況

2009年5月23日,《成都通史》2009年第一次編纂工作會議在成都市社科院二樓會議室舉行。參加會議的有:《成都通史》編纂委員會主要成員: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編委會主任何華章,市社科院院長、編委會常務副主任程顯煜教授,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委書記、編委會副主任吳文嘉,省社科院研究員、編委會副主任譚繼和。
《成都通史》專家指導委員會主要成員:王庭科教授、胡昭曦教授、冉光榮教授、林向教授、陳世松研究員、鮮于浩教授。
《成都通史》編輯部成員:編輯部主任林成西研究員;副主任、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柯昌軍、市社科院科研處處長鐘聲、四川人民出版社編審周穎、市社科院許蓉生研究員、羅明副研究員。
《成都通史》各卷首席專家:段渝研究員、羅開玉研究員、粟品孝教授、陳世松教授、張莉紅研究員、何一民教授。
會議由程顯煜教授主持。
何華章部長出席會議並講話。他首先對大家在《成都通史》前一階段的辛苦努力表示感謝。對下一階段的編纂工作,何華章部長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成都通史》是成都有史以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官修通史。各位參與者要對全書的定位、總體基調和風格形成統一認識,敢於擔當。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不達目的勢不罷休的決心,在2011年之前出齊共和國成立之前的七卷。二是要將《成都通史》定位為“成都文明的演進史”,處理好進步與曲折、主流與支流、真與偽的關係,謀出一個基本的基調和大局。三是要講究表述風格。應在科學、客觀的基礎上儘量通俗化,要“明白的敘述”,用現代人聽得懂的語言敘述成都歷史的發展和演變,保證《成都通史》的科學性、可讀性和通俗化,影響更多的現代人。四是要加強組織工作。各分卷的首席專家要認真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官修與個人著述的關係,明確各卷的責、權、利,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專家指導委員會要更好地發揮作用,主要在重要史實的甄別上起決定性作用,避免硬傷,體現權威和水平;編輯部的工作要做得更加紮實,對通史的風格、體例、文字等高度負責,嚴格把關。最後,他希望專家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嚴謹的科學精神,努力寫出一部具有鮮明成都特色、成都風格、成都氣魄的精品史書,為成都這座城市作出一份的特殊貢獻。
會上,與會專家就《成都通史》的定位、基本要求、表述的空間範圍和性質、概述和專題之間關係的處理、體例和表述風格、技術規範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達成了如下共識:
一、同意《成都通史》專家指導委員會2009年第一次會議紀要相關內容
認為各卷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除繼續嚴格遵循《成都通史編纂體例導則》、《成都通史凡例》、《成都通史技術處理規範》等規範性檔案的基本要求外,還應遵循《成都通史專家指導委員會2009年第一次會議紀要》的有關精神。
二、明確了《成都通史》所表述的主體
認為應該是以成都城市發展為主導的成都區域史。全書應在“全域成都”的理念下進行討論和表述。
三、明確了《成都通史》的學術定位和表述風格
認為應該是一部相對客觀和準確的、能夠充分反映當今相關學術研究水平的著作。其讀者除了學術界之外,還應該包括成都廣大幹部、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學歷的公眾和普通歷史愛好者。因此,書的表述風格應該在具有一定學術色彩的同時具有相當的可讀性。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作者應該儘量避免過多的史料引用,避免使用過於專業的學術概念,儘量避開對學術問題上過於艱深和冷僻的問題的探討。力求用通俗流暢的文字進行表述。
四、明確了時間進度
《成都通史》第一至第七卷必須在2011年6月底前全部出版。對於第八卷,編委會將根據實際情況與該卷首席專家另行磋商框架、內容修訂和編纂進度事宜。
1、各卷首席專家根據會議精神對現有提綱進行修訂。在2009年6月30日前將修訂的提綱送交編輯部。
2、編輯部組織專家對各卷修訂後的提綱進行審議,並分別與各卷作者進行討論和交流,在2009年7月31日前將定稿的提綱分別返回各卷首席專家。
3、各卷首席專家均應在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初稿(個別有特殊原因者可延遲到2010年8月31日前)。
4、2010年7月至12月,各卷作者首席專家根據編委會的意見完成初稿的修訂,達到出版要求。
5、2011年1月至6月,各卷進入出版程式。
6、各卷首席專家應按照修訂後的提綱進行下一階段的寫作。在具體寫作過程中可以對提綱作適當的調整,但應當遵循以下程式:首席專家向編輯部提交調整提綱的書面報告;編輯部會同專家指導委員進行討論並作出決定;編輯部向首席專家下達提綱調整的書面意見。

出版情況

首屆成都社會科學年度論壇(以下簡稱“年度論壇”)將於2011年12月28日舉行開幕儀式,本屆年度論壇上還將發布由省內權威專家歷時數年編輯出版的《成都通史》,這也是成都建城2300多年以來的第一部通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