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幅員面積46.91平方公里,總人口54088人,其中農業人口44576人,耕地面積40460畝,是典型的川西平壩田園區,集農、工、貿和旅遊為一體的輻射力較強的重要集鎮。全鎮現轄28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1個家屬委員會,有村民小組230個。城鎮規劃區面積3.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集鎮常住人口1.3萬人。2004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9億元;財政收入664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2元。
該鎮自漢代即為居民聚落,建鎮歷史至今已1400多年。原為金堂縣城所在地,據歷史記載已有890餘年的縣城史,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和名勝古蹟眾多;現有的城鎮格局為明朝建設,清朝、民國均又培修,原建有城牆和四城門及護城河,解放後城牆陸續拆除,護城河至今完好,仍然小橋流水,古風悠悠;城內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現保存西街)和30餘條小巷。該鎮以“城廂八景”(家珍專祠、壽福寺、明教寺覺皇殿、文廟、武廟、繡川書院、縣衙、三清觀)較為出名。其中家珍專祠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覺皇殿、文廟、武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繡川書院、謝堤墓、古城遺址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開放的有家珍專祠、壽福寺、繡川書院、縣衙門、三清觀和陳家祠堂。城廂鎮為辛亥革命四川三大革命英烈之一彭家珍故里,也是二品道台何元普、當代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出身地,國學院士賀麟曾就讀於繡川書院,原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也曾隨其母趙君陶1936—1939年在城廂生活,在此期間就讀於金淵國小(現城廂國小)。
該鎮自然資源豐富。沱江上游重要支流毗河流經該鎮沿沱村時,因特定地形形成了七個大小島嶼,人稱沿沱七星島。它位於鎮南3公里處,總面積1000餘畝,七個島嶼以河相隔,以水相連,島島相望,四面環水,整個島群依偎在毗河分流形成的懷抱之中。島上青山綠水,氣候宜人,環境幽雅。近年來大力發展農家觀光旅遊,現有較大規模的漁家樂20餘家,深受各地旅遊者喜愛。
城廂鎮1993年2月被批准為第二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00年4月批准為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03年被列入國家小城鎮綜合開發示範鎮;2004年9月被批准為成都市重點鎮;2005年批准為成都市優先發展重點鎮;2006年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歷來是周邊“六鄉一鎮”農副產品及手工業產品集散地。近年來,個體私營經濟和旅遊服務業發展較快,對當地周邊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較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城廂鎮屬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偏少,無霜期長,常年氣溫15.8℃,降雨量952.4毫米,無霜期279天。城廂鎮地貌屬川西平原,都江堰自流灌區,海拔451—480米,鎮內地形平坦,土層深厚,無不良層次,質地沙粘適中,養分豐富,保水保肥力強,能排能灌,適宜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糧油作物和其它經濟作物。
【景點介紹】
彭家珍大將軍專祠:家珍專祠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四川三大烈士之一彭家珍將軍而修建的祠堂,始建於抗戰初,擴建於80年代。專祠為仿古建築,坐南向北,占地18畝,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存有孫中山等人書贈的13道金匾。祠內紀念碑高9.7米,為三大將軍紀念碑之最。家珍專祠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單位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繡川書院:繡川書院位於東街,始建於宋代,占地面積5085平方米,建築面積1969平方米,共四進。書院是金堂縣修建最早、規模最大、藏書最多、聲譽最隆的一所書院。在七八百年間,培育了理學家謝湜、文史學家張晉生……近現代史上有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哲學家賀麟、植物學家何鑄、著名作家流沙河等。
壽佛寺:壽佛寺始建於乾隆三年,後遷至家珍公園內,總體布局為兩進院落,坐南朝北,占地4000平方米,有正殿7間,廂房19間。每逢初一、十五,城廂周邊鄉鎮及鄰縣信佛民眾紛紛到此,據說寺內觀音菩薩非常靈驗,香火十分興旺。
三清觀:三清觀位於西街西端,緊鄰西城邊街,始建於明朝萬曆四十年(1612年),於清嘉慶八年(1803年)重建,占地近1000平方米。其最大特色是“道觀”中建有萬年台,兩旁還有廂房,萬年台是當時唱戲的戲台,像這種神像與戲台同在一處的建築風格在川西地區已不多見。
陳氏宗祠:陳氏宗祠位於西街西端,原名旭高祠,建於清乾隆中後期(1741年),為三進式祠堂。該祠堂占地3畝,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陳家祠堂是川西現存較大規模的明清時建築,對於研究明清時代的歷史、建築、民俗、宗教、藝術等具有重要價值。
文廟:文廟始建於宋嘉祐二年(1057年)。清乾隆、嘉慶年間,八次培修和擴建,廟內供奉孔子及七十二門人等歷代名儒。清末至民國在此設學所、國民國小、女子國小,部分建築已拆除和改建,現存大成殿、崇聖祠、前廳和廂房。文廟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廟:武廟始建年代無考。清嘉慶九年(1804年),金堂縣令謝惟傑從鎮東文昌宮後遷建於此。武廟為三進,現存正殿。武廟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明教寺·覺皇殿:明教寺,始建年月無考。唐懿宗鹹通九年(868年)由佛教淨土僧人行遠募化得錢於此重建,名淨土寺。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年),明教在此發展得勢,遂將“淨土寺”改名為“明教寺”。現存覺皇殿及毗盧遮那佛和侍者各一尊,被列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西街:西街是古蜀首府成都連線川西北重要的通道。自古以來多文人墨客,富賈能人匯集於此,形成了獨特的歷史文化。西街系城廂鎮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條古街,全長280米。主要以明清建築為主。
縣衙門:縣衙位於西街,坐北朝南,清代建築,附屬監獄。民國時期,縣衙為金堂縣政府所在地,現僅存大門。縣衙以其特有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吸引著眾多人的目光。
【旅遊小貼士】
交通:成都荷花池汽車站可直達城廂鎮;成都梁家巷汽車站到青白江汽車站,換乘2路或是4路、6路公車到城廂。
住宿:除可在鎮內南天門、天泉旅館、城廂客棧住宿外,還可到青白江博能怡湖賓館、川化賓館、菁華賓館等住宿。
相關詞條
-
城廂鎮[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
城廂 ,一座擁有1400年縣治歷史的千年古城。距成都市區約31公里,屬於成都市中心城區管轄範圍,是市委東進、北改及中優戰略交匯點,是成德綿一體化最重要的...
簡介 建制沿革 經濟發展 特色美食 風景名勝 -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龍潭村國小校
四川省成都青白江區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龍潭村國小校
-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前鋒國小校
四川省成都青白江區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前鋒國小校
-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金川村國小校
四川省成都青白江區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金川村國小校
-
城廂鎮
城廂鎮位於安溪縣東部,北緯25°03′,東經118°10′。因緊鄰安溪縣城,故稱城廂。鎮境東南與參內鄉和南安市侖蒼鎮、翔雲鎮接壤,西南和官橋鎮毗鄰,北與...
歷史沿革 歷史文化 風景名勝 城鎮發展 廣西武鳴縣城廂鎮 -
青白江區
青白江區是成都市轄區,位於成都北部,1960年建區,因境內清白江而得名。青白江區位於成都城區北部,距中心城區25公里,面積378.94平方公里,人口約4...
地名由來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沿沱村國小校
四川省成都青白江區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沿沱村國小校
-
玉龍村[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下轄村]
玉龍村距城廂鎮東門一公里處,現新擴建的唐巴公路從我村穿境而過,現有村民小組16個,總人口3563人,男1781人,女1782人,總戶數1021戶,其中非...
基本情況概述 環境描述 -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馬安村國小
四川省成都青白江區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馬安村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