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忽視了意義世界的觀念之維,人們將僅僅面對一個純粹物化的異己世界;無視意義世界的外在形式或現實形態,則常常會懸置對現實世界的變革而僅僅囿於抽象的精神之境。通過成就世界與成就自我的創造性活動,人在追尋意義的同時也不斷建構多樣形態的意義世界。就意義世界與人之“在”的關係而言,人的存在意義的真正實現,具體地表現為人的自由發展。關於意義世界的如上視域,同時表現為對分析哲學、現象學,以及傳統的心性之學和當代新儒學的理論回應。
作者簡介
楊國榮,教育部長江學者、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國比較哲學雜誌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 losophy編委;先後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在中國哲學、倫理學、形上學等領域出版學術著作10佘部,主要部分收入《楊國榮著作集》 (11種),其中lo部著作先後出版于海外。 同時,在《中國社會科學》、Philosophy:East and West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餘篇。多種論著被譯為英、德、韓等文在國外出版與發表。
圖書目錄
自序
導論
第一章 成己與成物視域中的意義
一 何為意義
二 符號、價值與意義
三 二重趨向及其限度
四 意義的承諾與意義生成的開放性
第二章 人性能力與意義世界
一 成己與成物過程中的人性能力
二 多重形式
三 結構與本體
四 知識、智慧與視域
第三章 規範系統與意義生成
一 實然、必然與當然:規範之源
二 心與理:規範與內在意識
三 形式、程式與規範:意義世界的現實擔保
四 人性能力與普遍規範
第四章 精神世界的意義向度
一 世界圖景:理解與意義
二 價值意境
三 精神世界與人性境界
四 人性境界與人性能力
第五章 意義與實在
一 化“天之天”為“人之天”
二 生活世界的意義內涵
三 意義世界與社會實在
第六章 意義的個體之維
一 形上之域的個體
二 個體與個人
三 成就自我與個性發展
第七章 成己和成物:意義世界的價值走向
一 個體之域與成己過程
二 社會正義
三 個體之域與社會之域
四 意義世界與自由之境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