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近成名》

《幾近成名》

《幾近成名》 Almost Famous 是卡麥隆•克羅自編自導的一部影片,吸收了他的一些童年經歷。2000年9月8日上映,由派屈克·福吉特Patrick Fugit 比利·克魯德普Billy Crudup 弗朗西斯·麥克唐納Frances McDormand凱特·哈德森Kate Hudson主演。

基本信息

概述

《幾近成名》《幾近成名》
故事發生在1973年的美國,當時搖滾樂正方興未艾,新晉的搖滾樂團不斷湧現。這些樂隊與他們的音樂讓15歲的小威廉著了迷,經過一番努力,他獲得了來自老牌滾石音樂雜誌的“特殊”任務--採訪一支正在走紅的搖滾樂隊“平靜之水”。於是他不顧母親的反對,跟隨樂隊踏上了巡迴演出的音樂之旅。在經歷了一番風雨之後,不再僅僅是採訪者而是樂隊一員的威廉終於感悟了家庭與生活的真諦。

這部電影實際上是導演的一部準自傳體作品,作為滾石雜誌年輕樂評人的卡梅倫·克勞在73年時曾經為該雜誌撰寫過一篇關於新晉樂隊“是的”的文章,當年他15歲。除了追憶往事以外,卡梅倫還請出著名樂隊“心”的成員、自己的妻子南希·威爾森為影片製作音樂。為了增加影片的真實性,傳奇樂評人萊斯特·邦斯也被請進了電影。

內容簡介

《幾近成名》《幾近成名》
《幾近成名》 Almost Famous 2000 《幾近成名》是卡麥隆•克羅自編自導的一部影片,吸收了他的一些童年經歷,其實卡麥隆與搖滾樂關係密切,他從小就立志成為搖滾樂評論家,曾作為《滾石》雜誌的小記者撰寫文章,本文後面還將提到他執導的另一部電影。15歲的威廉•米勒(派屈克•福吉特)受一家搖滾雜誌贊助,踏上了一支聲名漸起的樂隊StillWater(這是一個虛構樂隊的名字,但在70年代後期確實出現過一支相同名字的樂隊)1973年的巡演之路,搖滾明星、骨肉皮軍團、還有毒品,近距離地觀察這些讓他接受了另一種形式的教育,骨肉皮們的頭兒潘妮•賴恩(凱特•哈德森)愛上了樂隊的領軍人物羅素•哈蒙德(比利•克魯達),雖然羅素也迷戀於她,但羅素與樂隊吉他手同樣糾纏不清。儘管有三角關係,但這是一部具備喜劇元素的劇情片,所以仍然浪漫得可以,沒有什麼破壞氣氛的東西,經過更多、更深的接觸,威廉•米勒逐漸被樂隊成員接受,第一次直面愛情、生命和莫大的困惑,這令他更加堅強。
15歲的威廉姆(派屈克-富格特飾)是一個大膽熱情、滑稽的音樂發燒友,他被當時的那個令人著魔的樂隊迷住了。他接受了《滾石》雜誌的一項任務,採訪來自密西根州的一支名為“平靜水面”的樂隊。這是一支初出茅廬的樂隊,由吉它手拉塞爾-哈蒙德(比利-克留達普飾)和歌手傑夫-貝韋(賈森-李飾)領銜。儘管守舊的母親(弗朗西絲-麥克多爾曼德飾)竭力反對,威廉姆還是跟著樂隊一路巡迴演出,大開了眼界。在可愛的“樂隊助理”彭尼-萊恩(凱特-哈德森飾)的幫助下,威廉姆發現他自己已深深地陷入了樂隊的核心圈子裡。與其說是一個旁觀者,到不如說他成了一個樂隊的參與者。這個稚嫩的記者失去了採訪的客觀性,但也學到了改變他生活的一課,那就是家庭的重要性----這既是我們繼承下來的,也是我們創造的。

獲得獎項

《幾近成名》《幾近成名》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近乎成名》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獎。

媒體報導

《幾近成名》《幾近成名》
近乎成名》:一部該讓狗仔隊看的影片
這是一部看上去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電影,故事的情節簡單得沒法再簡單,但是它卻獲得幾乎所有影評人的熱烈歡呼。這部導演卡梅倫-克羅(他在16歲時就成了《滾石》雜誌記者)自傳體電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73年,15歲的搖滾歌迷威廉-米勒(派屈克-弗吉特飾)受《滾石》雜誌之命去採訪著名搖滾樂隊“黑色安息日”,但被拒之門外,無意中他遇上了一支搖滾新秀“淨水”樂隊,在樂隊幫助下,米勒混進了後台,《滾石》雜誌同意他做這支搖滾新秀的採訪,並贊助他跟隨樂隊巡迴演出。影片講的就是米勒跟隨樂隊巡迴演出前前後後發生的故事,由於米勒缺乏經驗,導致他沒能很好地完成雜誌社交給他的任務。故事輕鬆、溫馨、幽默,像是一部搖滾版的“成長的煩惱”。

那么影片究竟是釋放出何種魅力讓眾多影評人奉獻出溢美之詞呢?首先是懷舊,克羅把人們帶回搖滾樂繁榮的70年代。其次,影片的虛實結合讓人有種認同感,《克里姆》《滾石》雜誌、樂評人萊斯特-邦斯(也是卡梅倫-克羅的恩師)、“黑色安息日”、“齊柏林飛船”這些真人真事通過主人公米勒與一支虛構出來的“淨水”樂隊結合在一起。再次,弗吉特、凱特-赫德森、比利-克魯達普、賈森-李等演員的精彩表演令人難忘。

長期從事搖滾樂採訪的卡梅倫-克羅對搖滾樂的理解比任何一位導演都要深刻,他非常清楚影片裡該出現什麼:搖滾、性、毒品、爭鬥、女孩、反叛、代溝、虛偽、真誠。這部影片很適合讓大多數中國娛記看看,米勒與樂評人萊斯特-邦斯的對白就是一本非常生動的如何做好娛記的教材。邦斯對米勒說:“你千萬不要與搖滾明星交朋友,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你是個搖滾記者,你會從唱片公司那裡得到免費唱片,他們還會為你的酒水埋單,你還會遇到很多女孩……但是他們不是你的朋友,他們只是一些想利用你為那些所謂天才搖滾明星編造一些神話的人……他們會毀掉搖滾樂,而你也將成為唱片業的傀儡。

專輯

在電影原聲帶方面,網羅了70年代熠熠發光的樂壇重量級歌手——搖滾鐵公雞Rod Stewart、搖滾變色龍David Bowie、才子Elton John、搖滾勁旅The Who合唱團、海灘男孩、賽門與葛芬柯(Simon&Garfunkel)等,光看陣容便覺份量十足,甚至從未在原聲帶中獻聲的Led Zeppelin (齊柏林飛船)也衝著導演Cameron Crowe的面子首度獻上'69年經典曲《That's The Way》。另外,導演的妻子,也是80年代紅極一時的Heart (紅心合唱團)團員Nancy Wilson則負責配樂部分並為本輯創作新曲《Lucky Trumble》.

專輯曲目:

《幾近成名》《幾近成名》
1.America - Simon&Garfunkel
2.Sparks - The Who
3.It Would't Have Made any Difference - Todd Rundgren
4.I've Seen All Good People:Your Move - Yes
5.Feel Flows - The Beach Boys
6.Fever Dog - Still Water
7.Every Picture Tells Story - Rod Stewart
8.Mr.Farmer - The Seeds
9.One Way Out - The Allman Brothers Band
10.Simple Man - Lynyrd Skynyrd
11.That's The Way - Led Zeppelin
12.Ting Dancer - Elton John
13.Lucky Trumble - Nancy Wilson
14.I'm Waiting For The Man - David Bowie
15.The Wind - Cat Stevens
16.Slip Away - Clarence Carter
17.Something In The Air - thunderclap Newman

評論

這是一部看上去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電影,故事的情節簡單得沒法再簡單,但是它卻獲得幾乎所有影評人的熱烈歡呼。這部導演卡梅隆·克勞(他在16歲時就成了《滾石》雜誌記者)自傳體電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73年,15歲的搖滾歌迷威廉·米勒受《滾石》雜誌之命去採訪著名搖滾樂隊“黑色安息日”,但被拒之門外,無意中他遇上了一支搖滾新秀“平靜水面”樂隊,在樂隊幫助下,米勒混進了後台,《滾石》雜誌同意他做這支搖滾新秀的採訪,並贊助他跟隨樂隊巡迴演出。影片講的就是米勒跟隨樂隊巡迴演出前前後後發生的故事,由於米勒缺乏經驗,導致他沒能很好地完成雜誌社交給他的任務。故事輕鬆、溫馨、幽默,像是一部搖滾版的“成長的煩惱”。

《幾近成名》《幾近成名》
那么影片究竟是釋放出何種魅力讓眾多影評人奉獻出溢美之詞呢?首先是懷舊,卡梅隆·克勞把人們帶回搖滾樂繁榮的70年代。其次,影片的虛實結合讓人有種認同感,《克里姆》《滾石》雜誌、樂評人萊斯特·邦斯(也是卡梅隆·克勞的恩師)、“黑色安息日”、“齊柏林飛船”這些真人真事通過主人公米勒與一支虛構出來的“平靜水面”樂隊結合在一起。再次,派屈克·福吉特、凱特·哈德森、比利·克魯德普、弗朗西絲·麥克道曼、傑森·李等演員的精彩表演令人難忘。

長期從事搖滾樂採訪的卡梅隆·克勞對搖滾樂的理解比任何一位導演都要深刻,他非常清楚影片裡該出現什麼:搖滾、性、毒品、爭鬥、女孩、反叛、代溝、虛偽、真誠。米勒與樂評人萊斯特·邦斯的對白就是一本非常生動的如何做好娛記的教材。邦斯對米勒說:“你千萬不要與搖滾明星交朋友,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你是個搖滾記者,你會從唱片公司那裡得到免費唱片,他們還會為你的酒水埋單,你還會遇到很多女孩……但是他們不是你的朋友,他們只是一些想利用你為那些所謂天才搖滾明星編造一些神話的人……他們會毀掉搖滾樂,而你也將成為唱片業的傀儡。”

其它

本片聚焦於70年代的搖滾文化。1973年,“靜水”樂隊將要到全國進行名為“功成名就”的巡迴演唱會。中學生威廉受《滾石》雜誌的派遣,隨團報導。一路上,他和樂隊的成員成了好朋友,他們為他的人生提出了好多建議。

雖然導演派屈克·符哲否認本片是一部帶有半自傳色彩的影片,但是男主人公的經歷卻與他16歲時的經歷驚人相似。以《傑里·麥圭爾》一片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卡麥隆·克勞在1973年16歲時成為《滾石》雜誌的記者,專事採訪搖滾樂隊。這段生涯對他的一生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此,導演一直想把這段難忘的經歷搬上銀幕。

劇組為了尋找男主人公的飾演者,跑遍了全美國。終於在猶他洲找到了派屈克·符哲。派屈克聰慧而靦腆,還有一點青春期少年共有的躁動,非常符合男主人公的氣質。而派屈克也非常爭氣,出色地演繹了一個因為過度投入而無法客觀報導的少年記者形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