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軍醫。戰前就與表現主義作家來往,參加表現主義團體的活動,並發表詩作。在他早期用表現主義手法寫出的作品,如《陳屍所》(1912)、《兒子們》 (1913)、《肉》(1917)、《瓦礫》(1919)等,描寫了知識分子的孤獨和恐懼心理,表達了對世界的憎惡和一種絕望的悲觀的情緒。出於對現實社會的厭嫌,他把夢境和麻醉藥當做遁逃所,他曾寫了一些吸麻醉藥的抒情,如《古柯鹼》,組詩《麻醉》(1925)。在表述這種人格的分裂和自我麻醉的心態時,他寫道:“不管是節奏,不管是麻醉藥丸,不管是現代的自生的訓練,這都是人類的最古老的需求,以此去克服處於外界和內心,上帝和非上帝,我和現實之間變得無法忍受的緊張。”貝恩在詩歌創作上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他把對新的形式的感情看做是最高的信仰,對語言懷有一種虔誠的愛,運用形式的完美,語言的力量,來表現急劇變化中的現代化社會中個人的感受。
1932年貝恩被選入普魯士藝術科學院,納粹上台時,出於憤世嫉俗,他表示支持,1933、1934年發表了幾次廣播講話《新國家和知識分子》和《藝術和政權》,對法西斯政權大唱讚歌,認為第三帝國是一次真正的革新。但不久就發現了自己的錯誤,採取了消極的避世態度。由於對納粹統治的倒行逆施流露出不滿和憎惡,1938年粹政權開始批判貝恩,查禁他的全部作品,把貝恩開除出了作協和醫協。二次大戰期間他以行醫謀生。二次大戰後,他由於一度追隨法西斯而為世人詬病,直到四十年代末才重新開始創作。除了詩歌他還寫了自傳體的作品《雙重生活》,闡述了自己的生活觀和藝術觀,探討了思想與行動,藝術與權力之間的矛盾,而正是這些矛盾,使人的生活都成為一種雙重生活。在這部作品裡,他也為自己政治上的失足進行了辯解。
貝恩的影響在五十年代超過了表現主義時期,他的詩集《蒸餾》(1953)、 《尾聲》(1955)等擁有大量讀者。他在詩歌中運用的蒙太奇技巧,奇特的語言和比喻,存在主義的思想,對戰後的一代青年作家和讀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成為當代德國最偉大的詩人。法國詩人菲利普·蘇波(1897一1990)稱他為“歐洲最偉大的五位詩人之一”。
作品
附兩首他的詩
錢春琦譯
啊,遙遠的國土
啊,遙遠的國土,
那兒,使人心碎的聲音
在園形的石子上
或是一片蘆葦上像蜻蜓般輕捷地
淅瀝地流過,
連月亮的溫和的光――一半像霜,一半像白色的麥穗――
也把雙層的黑夜
那樣慰人地舉起――
啊,遙遠的國土,
那兒,湖水的微光
把小山映得溫暖,
例如杜賽安息之地阿索洛,
杜伊利俄號把她從匹茲堡運回故鄉
當它駛過直布羅陀,
一切軍艦,連英國軍艦也下半旗――
那兒,在身邊
毫無關係的獨白,
自尊心
早期的機械論,
投入軟風中的
圖騰的斷片――
上衣袋裡的一些葡萄乾麵包――
白日就這樣沉墜,
直到天空現出樹枝,
久飛後的群鳥
在樹枝上休憩
紫菀
紫菀――沉悶的日子
古老的誓約,咒文,
眾神在猶豫的片刻里
保持平衡。
再來一次天空里的
金色羊群、光和花,
古老的生成名名孵化什麼
在垂死的翅膀之下?
再來一次所盼望的,
陶醉,薔薇的你――
夏天站著,靠在那裡,
它在注視燕子,
再來一次一個推測,
肯定性早守在那裡:
燕子們掠過水麵
酣飲行旅和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