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義
戀腹者往往將戀腹的行為與性愛行為結合。而一些激烈、暴力的行為,多為幻想性實踐,而非現實中實施。故而,多數情況下,並非一種危害性動機,只是作為一種心態上的需求,獲得一種虛擬的滿足感。但是,該癖好如果不加以控制,會走向極端,這種極端有2種指向:自虐(自殘)與他虐(他殘)。他虐(他殘)的衝動會引發犯罪動機;自虐(自殘)的衝動輕則影響正常的性愛過程,強迫折磨自己的思維干擾正常生活,重則在現實生活中暴力實踐導致自己腹部嚴重受傷,給自己和家人都帶來了痛苦。
下面來看一下具有內斂戀腹癖的當事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後的典型表現、反應與行為。本文中以腹部刺傷作為觸發誘因進行描述。
第一階段:
當戀腹者在廣播裡聽見或在報刊、網際網路上看見社會新聞中有報導稱有人被刺傷時,會立即受到刺激(獲得首次信息)。如果首次獲得的信息不完全(比如戀腹者從廣播中獲知有人被刺,但廣播只是一句話帶過該新聞),那么戀腹者通常會以最快速度儘自己的一切可能通過各種手段想方設法找到有關該事件的詳細報導,其目的在於了解該新聞的所有細節,而關注的重點是確定受害人是否是腹部被刺。此時戀腹者的情緒狀態是嚴重不安。
第二階段:
戀腹者對所閱讀的詳細報導進行篩選,注意這種篩選是完全排他性的。也就是說,如果新聞里的受害人確實是腹部刺傷,那么將直接導致戀腹者發作導致情緒失控;反之,如果新聞里的受害人不是腹部刺傷,戀腹者將立即回到平靜,不會有任何的反常表現,事件也很快會被戀腹者遺忘。同時,還需要聲明的是,在信息篩選過程中,戀腹者通常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即在戀腹者眼裡,一個見義勇為的英雄受傷和窮凶極惡的歹徒受傷是無差別的,因為他們只關注實在的“傷”,而不是道德倫理與情感。
第三階段:
不可思議的細緻。當戀腹者確定新聞里的受害人確實是腹部被刺傷時,戀腹者通常會在新聞的詳細報導中仔細查找有關傷情的描述(比如開放傷還是閉合傷、傷到哪些器官、入院時的情況、兇器的尺寸大小、傷口的大小與深度等等)。一旦找到這些信息,戀腹者將反覆閱讀細節並加以思考,同時試圖科學解釋(比如戀腹者得知受害人是被1把10厘米長的水果刀刺穿了小腸而沒傷到主動脈,戀腹者會認為這基本是符合現實的。但當報導中的描述無法讓戀腹者合理解釋時,戀腹者可能將這種描述轉述到網際網路上以尋求專家的解釋)。注意,戀腹者在這種思考過程中,其情緒狀態是相當低落的。這個思考的過程有時會可以輔以一定工具,戀腹者可能會找把真刀和尺子,根據報導的描述筆劃,然後在腦海中根據自己的理解抽象並還原出案發當時的瞬間或者整個過程。
第四階段:
長時間的宣洩。當戀腹者自己對事件的整個經過判斷思考結束後,會把報導的載體內容保存下來封存。同時,萌發出一種常人不能理解的想法。最常見的是質問蒼天對空發泄,問“為什麼這樣的幸福好事沒被我所遇到!”,而戀腹者此時的情感狀態是“無盡的失落與無限的羨慕”,戀腹者很希望事件中被刺傷的人是自己。在這種情感與想法的驅使下,戀腹者可能會用小刀刺向自己腹部自殘已求得心理平衡;或者通過假想自己被刺傷的場面獲得一種無限接近真實的虛擬的快感。例如有些戀腹者會編輯一些簡訊發給朋友告訴對方自己腹部受了刀傷正在住院治療,然後要求朋友來醫院探望;將醫用白紗布裹住自己腹部,然後自己覺得自己腹部真受了刀傷。更有甚者,如果戀腹者是以一個見義勇為者的身份假想自己受傷,他可能會通過自己給自己發獎狀、自己給自己寫慰問信、自己給自己捐款的方式求得一種“好似自己就是某個受傷的英雄”的快感。這種心境,可能會持續數天或數月。戀腹者在意淫過一陣以後心理會有所排解,但是當戀腹者再次知曉事件的後續報導時(比如案件中的受害人出院了等等),會再次導致戀腹者發作。
第五階段:
無奈的壓抑。當經過一段時間後,案件的報導(誘因)可能不再被媒體提及,刺激的機率顯著降低,事件漸漸被人們遺忘。這是,戀腹者只能唉聲嘆氣,將埋怨壓抑到心底深處並漸漸回復正常。可以稱為戀腹癖的非活動狀態。同時等待下一個腹部刀傷的刺激的出現。周而復始。
戀腹癖的產生與個人社會環境適應性、心理承受能力和對外在壓力的排解方式有關。其起因不甚明確。很多有戀腹癖的人,其癖好通常長達十幾年。已知可以肯定的是,抑鬱內向的人發病率高;沉迷於古裝電視劇和電影的人也易引發戀腹癖,原因可能在於古裝劇中腹部傷害的鏡頭較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戀腹癖會通過使自己腹部真正受傷獲得排遣,具有強迫讓自己腹部受傷的傾向,可能是自傷,也可能會僱人他傷,這種情況特別需要心理諮詢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