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懷鐘山
投老歸來供奉班①,
塵埃無復見鐘山②。
何須更待黃粱熟③,
始覺人間是夢間。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供奉班:指在皇帝左右供職的一班官員。
②鐘山:又稱金陵山、紫金山,在今江蘇南京的東面。王安石晚年罷相後即隱居金陵半山,鐘山離詩人所居半山七二里。
③黃粱熟:即“黃粱一夢”的故事。唐代沈既濟《枕中記》記載,盧生在邯鄲客店中晝寢入夢,歷盡榮華富貴。夢醒,主人炊黃粱尚未熟。後來因以比喻虛幻的事和欲望的破滅。
作品譯文
年紀漸老我從朝廷歸居金陵,
塵埃遮蓋再沒有見到鐘山。
何必要等到黃粱飯燒熟呢?
我已覺人間如同夢寐一般。
作品鑑賞
宋神宗時,王安石官居相位,推行新法,後來受到朝中保守派的反對,因而失敗。晚年罷相,隱居金陵半山,參佛修禪。這首詩就是作者歸居金陵時的心境。一、二句意思是:年齡漸老,從朝廷退居金陵。多年來朝務冗雜,如塵埃一樣蒙住自性,一直沒有再見過鐘山,直到現在隱居金陵為止。“投老歸來”,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反映出作者一種憤懣和無奈的心理。歸居金陵半山,不是因為年紀大了,不是因為心甘情願,而是變法失敗後的迫不得已。作者受到政治上的沉重打擊,由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這種心理狀態在三、四句中得到進一步地體現。何必要等到黃粱飯燒熟呢。自己雖然沒有像《枕中記》中的盧生一樣入夢,卻已經感到人間就是一場夢境。世事無常,人生如夢,對於挫折、失敗,又何必看得那么嚴重呢。作者從參佛學禪的生活中,悟出禪機,從而獲得一絲心靈上的安慰。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公元1042年(宋仁宗慶曆二年)進士。由簽書淮南判官遷知鄞縣。曾上萬言書於仁宗,積極要求改革。神宗時,先後任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力推行新法。由於受到司馬光諸人的反對,幾經反覆,罷相退居金陵,自號半山老人。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其亦擅長詩詞,詞作《泊船瓜洲》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二句為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