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德[四川省自貢市下轄鎮]

懷德[四川省自貢市下轄鎮]

懷德鎮地處富順縣境東南邊界,東、北均與瀘縣接壤,北接寶慶鄉、南與長灘鎮隔河相望、西鄰萬壽、趙化兩鎮,占地面積43.2平方公里。

概況

鎮政府駐地懷德場,距縣城39公里。2015年末,轄安懷、壩中、蔡坳、虎頭、惠泉、界牌、菊花、甘廟、橋村、清輝、司灣、新田、磚房等農業行政村13個,懷德、大城社區居民委員會2個。居民戶數1.13萬戶,人口3.8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萬人。林地1406.67公頃,耕地1891公頃。其中,田1252公頃。,糧食總產量1.55萬噸,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元,國內生產總值1.24億元,財政總收入714萬元。綜合經濟排名居全市第28位,居富順前10名。

歷史沿革

1、唐代,始建鎮。

2、五代,得名懷德。

當地的韋藩、韋威父子先後任後唐、後漢宰相。後漢高祖劉知遠族表其父子功勳,賜“畏威懷德”匾(畏其威嚴、懷其恩德),並將其出生地命名為“懷德”。

3、北宋初年,設立懷德府

級別相當於現在的“縣”,府址在今工農街下面的黑祠堂。

4、北宋初年,更名落來鎮。

宋太祖趙匡胤取代後周建立宋朝後,實行民族和解政策,瀘州的“夷人”首領“落來”率部歸宋,定居懷德,而更名落來鎮。

5、北宋末年,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復稱懷德鎮,屬瀘川縣管轄。

《永樂大典·瀘州》載,“瀘州清流鄉懷德鎮,舊名落來鎮,宣和三年(1121)安撫司狀奏,據落來市鄉老稱,落來鎮初因夷人落來歸宋於本鎮住,遂呼鎮市為落來,乞改換。得旨,落來鎮改為懷德鎮”。

6、南宋末年,懷德鎮修築石頭城抗元,宋鹹淳元年(1265),徙富順監於此。

7、明永樂年間,劃歸富順縣。

8、清,置洪合鄉懷德鎮。

9、民國初年(1912年),稱懷德團。

10、民國23年(1934年),合併徐家團,稱懷德鎮,後改鄉。

11、1958年,與安懷鄉合併成立懷德公社。1961年,分設懷德鎮、懷德公社。

12、1995年,鎮、鄉合併,稱懷德鎮。

13、2001年,撤區並鄉建鎮,大城鄉併入懷德鎮。

自然環境

境內地形多屬淺丘寬谷,年平均氣溫18.5℃,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紅苕等糧食作物,利於柑橘、龍眼、荔枝、花生、辣椒、油菜、瓜果類經濟作物以及蠶桑、筍竹的發展。

礦產資源有天然氣及河沙、卵石、石料等建築材料。有錫溪、安懷溪等溪河6條,水庫5座,山坪塘406口。建有汽車站1座、碼頭2座,縣道瀘富路穿境而過,有村組公路138.3千米、便民路40餘千米。

經濟發展

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6.1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1億元,農民可支配收入1.16萬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37萬元。

第一產業是縣境糧食生產大鎮,高粱主產區。2015年,推廣水稻強化栽培與旱育秧、玉米地膜覆蓋等高產技術,種植再生高粱266.67公頃,產值4200萬元;桂圓栽植面積610公頃,產量800餘噸、產值6008萬元。全年播種糧食麵積2801公頃,產量2.13萬噸;出欄生豬2.13萬頭、羊1.37萬隻、兔48.9萬隻、家禽33.05萬隻。

第二產業1990年代,興辦有造紙廠、釀酒廠、建材廠、繅絲廠、機磚廠等企業數十家,有建築企業1家,繅絲廠、酒廠最具規模。此後,因經營不善、缺乏市場競爭力等諸多原因影響,企業或拍賣、關閉、重組。至2015年,全境有工業企業11家,產值6.6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戎春酒業有限公司產值4.65億元、利潤4204.7萬元。

第三產業縣境沱江河沿岸重要碼頭之一。在以水路交通為主的年代,作為縣境與瀘州商貿物資集散地,市場繁榮,餐飲、住宿等行業興盛。2015年,鎮境有懷德、大城場鎮2個,建有集貿市場2個、攤位400餘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6億元。

社會狀況

村鎮建設2015年,建界牌、改造場鎮危房,虎頭等5村農民集中居民點。基礎設施建壩中村蒙剌河橋樑1座,敷設供水管線22千米;建成場鎮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能力2000立方米。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通過國家級驗收。年末,累計建成農民集中居住點個,住房539套,占地面積11.21公頃、建築面積8.24萬平方米;中心場鎮懷德、大頭城面積擴至110公頃,有街道8條,居民3102戶5520人。

文化體育2015年,開放村、社區書屋15個。建有文體隊伍17支,舉辦文化下鄉文藝演出、籃球公開賽等民眾文化體育活動10餘次,電影下鄉放映207場。

教育2015年,境內有初級中學1所、九年制學校1所、完全國小1所、村級國小4所,在職教職工95人,在校小學生2027人、國中學生800人。有幼稚園6所,入園幼兒878人。

社會保障2015年,納入農村低保1041人、城鎮低保374人,供養農村“五保”人員320人,臨時生活救助城鄉困難民眾126人(次)。農村養老保險參保3030人,發放5750人基本養老金586.5萬元。

醫療衛生有中心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21個,開放病床60張,有衛生技術人員50人、萬元以上設備9台。2015年,兒童免疫接種疫苗7877人(次),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99萬人,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2881人。

名勝古蹟

鎮境曾建有南華宮、三聖宮、萬壽宮、文廟、觀音廟、火龍廟(拗)、普明寺、海門寺、玉皇觀等廟宇,時稱“九宮十八廟”。新中國成立後,多拆毀或改作他用,僅存遺址。2015年,鎮境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另有古渡口、西遊橋、薄刀嶺、古牌坊、古羅漢洞、韋家祖墳等景點。

1、懷德白塔

懷德鎮的標誌--白塔,位於懷德鎮南沱江岸邊司灣村境內,塔身用條石建造,為十一層密檐式白色方塔,現存八層,高約10米,每層設弧形門洞,底層門洞石刻有人物、龍紋、花草圖案。

由於年代久遠,還沒發現可考其建造時期的資料,民間有“夷人”首領“落來”定居懷德建白塔的傳說。當地民間傳說宋代建造。《懷德鎮志》載:“明萬曆壬子舉人陳盟(後登天啟進士選翰林庶吉士)在《喜至懷德鎮》詩中寫有‘神霄關下下仙班,刷羽驚還白塔灣’詩句,故推之,塔在明萬曆以前就有之。其造型類唐、宋時期佛塔風格。”1993版《富順縣誌》稱該塔“是縣裡僅存的一座年代最久的白塔”。如今,保存基本完好的白塔已成為懷德鎮的標誌性古建築,不僅豐富了富順縣古塔的類型資料,還對研究當地的歷史文化具有較高的價值。

2009年2月,自貢市人民政府將懷德白塔列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虎頭城遺址

虎頭城,位於懷德鎮北沱江岸邊,地處富順至瀘州水路要塞,修建於南宋,現存遺址。該遺址四周為陡坡峭壁,寨牆用條石砌成,城牆一周約1.5公里。城牆設東西二門,原內有炮台、點將台、水池、白鶴井等。現存西門基本保存完整,寨門呈圓拱形,條石砌築。劉光第纂《山水志》引《方輿紀要》云:“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富順監安撫司。”又云:“虎頭城,縣西南六十里虎頭山上。其山高六十餘丈,蹲踞江邊,狀若虎頭。宋鹹淳元年(1265),徙富順監于山上。因山為城,不假修築,足以禦寇。元復還今治。”這裡面有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南宋末年,蒙古軍隊侵犯四川境內,宋朝時任四川安撫制置史余玠採用“依山為壘,設險守蜀”的戰略,制定整套山城寨堡防禦計畫,命令各地沿內水(涪江、嘉陵江、渠江)、外水 (岷江、沱江)據險修築寨堡城堡以抵抗元兵,虎頭寨就是其中的17座山寨堡壘之一。宋時富順設監(相當於州),監所在今富順縣城所在地,由於局勢緊張不得不把監所南遷至虎頭寨,並壘高外牆,加固內牆,新建內城和外城形成虎頭城。同時還在虎頭城下的沱江河段建成水軍營寨,與虎頭城上下呼應,加上周邊遍布的明碉暗堡,形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防禦體系。就這樣,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城,任由蒙古鐵騎的強弓硬弩也奈何不得,富順軍民據此堅持抗元達十年之久,直到知監王宗義舉城降元。說簡單一點,懷德鎮虎頭城曾作為南宋富順監抗元的戰時首府,是當時的政治軍事中心,這在富順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也在懷德古鎮的抗元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9年2月,自貢市人民政府將虎頭城遺址列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懷德共和街古街

位於懷德社區,修建於清末。街道長280米、寬10米,街面保持原有石板路面,街道兩旁由民居組成,基本保存完整,具有川南古街特色。其它古街:新街、河街

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4、世登科甲古牌坊

懷德韋氏據韋藩、韋威父子先後任宰相後,韋氏於明朝再出一對賢士父子韋蕃、韋調鼎。《富順縣誌》(1993版)載:“韋蕃,字本培,富順縣人,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1604)進士,歷官至大理寺正卿。致仕回鄉時曾從外地拓回宋朝大書法家米芾“第一山”三字,刻石立碑於縣城鍾秀山腰,三百餘年一直保存完好,現成為縣內重要文物之一。子調鼎,崇禎舉人,歷任南京戶部主事、兵部郎中,文章政事為時人所推崇,著作有《詩經考定古今類籑》等。”

世登科甲坊,屬進士坊,位於懷德鎮中心,由韋家十七代孫於明末初建,目前所存牌坊由韋家後七代孫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重建。該坊系韋氏祖坊,石坊為條石砌築,四柱三通,重檐歇山式,高約7米,寬約6米,其上匾刻“世登科甲”,坊上楹聯、題刻多,坊題“畏威懷德”及坊柱已經風化。其中一立柱還殘存楹聯“淵源一脈古升華”和落款“辛己科舉人何元勛頓首拜題”等字樣,旁記“大清道光甲午年三月”。

5、羅漢洞石窟寺

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記載:“羅漢洞石窟寺位於自貢市富順縣懷德鎮安懷村7組,坐北向南。修建於唐代,分布面積約710平方米。

羅漢洞為天然形成的洞穴,共有兩座,分東西洞穴。東洞穴內壁下部石台,原有觀音等菩薩石刻站像及中龕石刻坐像均損毀,其餘8000餘尊小佛像原狀保存。西洞穴內沿石壁一周砌石台一圈,台上供奉石刻羅漢坐像16尊,均高0.98米,其中三尊保存較完整,為原存造像,其餘13尊頭部毀,佛身基本保存完整。

”民國二十年宋育仁修《富順縣誌》載:“羅漢洞,在縣南百里。深十餘丈,寬三十餘丈,高十丈有奇。岩石鐫羅漢萬餘,中有石‘萬歲牌’,雕刻精絕無比。”兩相對比,可見在民國時期的羅漢寺不僅規模宏大,而且保存完好,甚至還懸掛刻有“皇帝萬歲萬萬歲”的“萬歲牌”,“四川報業第一人”(時任四川省通志局總纂)宋育仁先生贊其雕刻工藝“精絕無比”。只可惜由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文革”和“破四舊”等原因,唐代石刻遭受毀滅性破壞,淪為民眾居所和村辦國小。

近年由於村辦校點撤併,加上眾多有識之士努力,羅漢洞石窟寺逐漸得以修復。如今,每逢節假日,遊人和香客絡繹不絕,已成為懷德鎮的一個休閒觀光之處。

6、孝子故里

劉光第纂《山水志》載:“今錫溪上一石碣刻:明黃孝子故里。趙化鎮文昌宮首士立。”錫溪即今大城河,是懷德古鎮範圍內匯入沱江的一條主要支流,入沱江口與虎頭城遺址毗鄰。明黃孝子即黃璿,明永樂十三年(1415)進士,官至郎中、知府,以孝聞於世。

清乾隆四十二年段玉裁修《富順縣誌·孝義》載:“明,黃璿,字公瑾。年十二,祖母病,渴思螺湯。時天寒冰凍,家人遍求不得。璿往田中,忽於冰底得螺四十枚,持歸作湯以進,祖病癒。後璿於永樂乙未成進士,歷官中外。致仕歸,築室錫溪以奉母。母歿,廬於墓,芝草生塋。尚書夏元吉、都御史顧佐、祭酒李時勉、胡儼等有詩美之。”

清嘉慶《四川通志·陵墓(五十七)》載:“黃璿墓在縣南祖墳園”。有古語云:孝子賢孫。黃璿之孫黃墱果然成為嘉靖丙午舉人、丁未進士,任山東按察副使。民國二十年宋育仁修《富順縣誌·墳墓》載:“副使黃墱墓,在縣東錫溪。”據中華書局1986年版《劉光第集》,戊戌變法志士劉光第曾在懷德古鎮留有兩首詩——《虎頭城》《錫溪》,詩句“幽花雨散黃璿墓”和“孝子墳邊拜奠芹”從不同側面表達了對“孝子故里”的推崇。

如今,承載六百年孝義的錫溪依然川流不息,懷德古鎮的“孝子故里”名片卻鮮為人知。

7、與劉光第有緣的錫鈴橋

錫鈴橋位於懷德鎮大城社區。民國二十年宋育仁修《富順縣誌》載:“錫鈴橋 在縣南八十里,通瀘州。同治十二年里人張萬材捐建。長十四丈有奇,高二丈五尺,寬一丈六尺,共費四千餘緡。”該橋為四墩三孔弧拱平橋,條石砌築,橋面橫跨錫溪,東連橫街,西接老街,上通富順,下達瀘州,一個多世紀以來始終見證著大城的歷史變遷。

劉光第詩《錫溪》云:“枌榆衣冠俗尚純,桑麻膏沃地非貧。一峰雲氣春為雨,千歲橋年帝錫鈴……”錫溪壩(今俗稱雪基壩)的純樸民風和肥沃土地得到詩人大讚,錫鈴橋也隨詩人的浪漫得以永恆。劉光第還在他自己編纂的《山水志》中這樣記載:“錫齡(鈴)橋 在錫溪。光緒初,里人張萬材捐數千金修建,有榮昌敖翊臣記。”足見劉光第對今大城一帶的熟悉。

富順文史專家劉海聲編《劉光第年譜》載:1886年春,劉光第從瀘州買書後步行返趙化,路過高店鋪(今瀘縣海潮鎮高寨),被一隻瘋狗咬傷,光第從農家借刀割去傷處腿肉,用水洗盡包好,忍痛步行至懷德鎮雇用竹輿(即竹轎、滑桿)回家。錫鈴橋建於同治末年光緒初年,估計也是懷德鎮域範圍內與光第先生唯一有過一面之緣的古橋了。

8、古渡口

蜀南古鹽道曾幾何時,沿途都被打下了鹽的印記。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因鹽而設富世縣成立,井鹽,曾經就是從這裡,分走陸路和水路,走向全國的。沿沱江,由北向南自自貢到瀘州這不足200公里的水域就有10來座古鎮,仙市、獅市、鄧關、富世、琵琶、安溪、趙化、大城、懷德、長灘。現在這些古鎮中有4座已成功申報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還有古鎮正在向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衝刺。

懷德因河道而興,因鹽而繁華,古渡口見證了一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