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區分
懷川話的使用範圍,從西到東依次為:濟源市、溫縣、沁陽市、博愛縣、焦作市郊區、武陟縣、修武縣、獲嘉縣、輝縣市,呈長條狀分布,緊貼太行山南麓。使用地域面積約7950平方公里,使用人口約460萬。
懷川話使用範圍雖然在河南西北部,但它完全不同於河南其他地區普遍使用的中原官話,卻和晉語有點相似相通。晉話,即山西方言,山西方言又被分為晉南方言、晉東南方言、晉中方言、晉西方言、忻州方言和雁北方言六大語支。因豫西北和晉東南山水相連,界壤相接,懷川話和晉東南方言最為相近,但它又不完全相同,有的地方區別很非常大,因此懷川話成為獨立於中原官話和晉話之外的一種獨特的方言,只是因為使用人口及地域不夠眾多廣大,沒有引起學界專家的重視和關注。
形成原因
歷史原因
歷史原因有兩個,一是長期的郡(州、府)縣轄屬關係,二是著名的明初的洪洞大移民。
先從長期的郡(州、府)縣轄屬關係談起。懷川一帶夏時稱為覃懷,商周為畿內地,春秋至戰國為南陽,秦時屬三川郡,兩漢至隋代為河內郡,唐至金為懷州,元初設懷孟路(下設懷、孟二州),皇慶二年(1313年)更名為懷慶路(仍轄懷、孟二州)。明初廢路置府,懷慶路改為懷慶府,下設河內、修武、武陟、溫縣、濟源、孟縣六縣。清代因襲明制,仍為懷慶府。雍正年間,原開封府原武縣來屬;乾隆年間,原開封府陽武縣來屬。至此,懷慶府領縣達到八個,一直到民國年間,廢除懷慶府,民間向有“懷府八縣”之說。
縱觀懷川歷史,無論是河內郡還是懷州,或者是後來的懷慶府,其轄縣基本以今天的沁陽、博愛、修武、武陟、濟源、溫縣為主,而懷府八縣之中的孟州,雖在漢代曾隸於河內郡,但到北魏到東魏時先後築河陽三城,河陽三城遂為洛陽以北軍事重鎮,至唐代以後,升河陽縣為孟州,此後孟州和懷州長期並行,直至明初設懷慶府,才廢州為縣;至原武、陽武,至清代雍乾年間才併入懷慶府,而原、陽二縣長期隸屬於鄭州郡或滎陽郡,明代實行府縣制後,又隸屬於開封府。其歸屬懷慶府的歷史不足二百年時間。眾所周知,有同樣隸屬關係的地區之間,較之於不同隸屬關係的地區之間,其民間來往和交流要頻繁很多,這是河內、修武、武陟、溫縣、濟源形成共同使用的懷川話的重要歷史背景。從這個角度上來年,就不難理解,同屬於懷慶府的孟縣和原武、陽武,其方言之所以獨立於懷川話之外,民間的融合交流不足,是其原因之一。
關於洪洞移民,在懷川一帶還流傳著一個“朱元璋三洗懷慶府”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元末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朱元璋率領的農民軍與元朝精銳部隊在懷慶府地區展開激烈的拉鋸戰。雙方都讓百姓在門面掛上擁護他們的牌子,元朝軍隊來了,百姓做塊 “保境安民”木牌,起義軍來了,老百姓再做塊“驅除韃虜”木牌。後來雙方進進出出太頻繁了,有人圖省事,就在木牌的正面寫上“保境安民”,背面寫上“驅除韃虜”,誰來了把牌子翻一下就可以了,此即“兩面牌”(這就是“兩面派”的來歷),別人見了紛紛效仿。有一次農民軍攻了過來,有一塊牌子從門上掉下來,恰巧落在大將常遇春馬前,這一下被常遇春識破了機關,一連看了幾家的牌子,正反都是兩種字樣,常遇春大怒,便把此事報告了朱元璋,朱元璋正因戰事毫無進展獨生悶氣,一聽此事更是火上加油,立即下令常遇春把懷慶府地區的百姓斬盡殺絕。常遇春領命後,就率軍向懷慶地區殺去,見人就殺,雞犬不留,來來往往殺了三個來回,他們還把元寶放在大街上,看是否有人撿去,如若發現元寶少了,就證明還有活人,接又殺,懷慶地區百姓都被殺光了,常遇春才罷休,這就是三次血洗懷慶府的故事。朱元璋繼位以後便下令從人口集密的洪洞縣往懷慶府移民。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朝北伐軍攻克元大都(北京)後,同年十月副將軍馮宗異、偏將軍湯和“由河南渡河,克武陟,下懷慶,元平章白鎖住棄城遁。兵至太行山碗子城破其關,元兵奔潰”(《明史紀事本末·略定秦晉》),輕而易舉的就攻占了懷慶府。傳說中的懷慶路拉鋸戰並不存在。他說,有元一代,這裡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湯沐邑(國君等收取賦稅的私邑),良吏譚澄於中統元年(1260年)任懷孟路(後改為懷慶路)總管,“歲早,令民鑿唐溫渠,引沁水以灌田,民用不飢,教之種植,地無遺利。”由於水利設施的恢復,使宋金以來凋敝的農業生產迅速恢復,人口大量增加,在元至元七年(1270年)曾“遷懷孟新民一千八百餘戶居何西”進行屯田。元末這裡是察罕鐵木爾和擴闊鐵木爾父子的勢力範圍,守將關關又“綏輯流散,務屯種”,“少暇乃捐己資,起義熟,來學者延師教之”(張翥《平章政事關關墓誌》),所以民眾對元政權普遍存在有好感,這就出現了洪武元年十二月庚寅“孟州復叛,官吏皆滔沒”,第二年正月丁酉“大將軍徐達遣指揮張煥將兵萬餘人,取孟州山寨”,平息了叛亂(《明太祖實錄》卷37卷38)。這就可以理解百姓掛“兩面牌”,其實是對破壞自己安定生活的朱明政權的排斥和仇恨,也表現了對元朝政權的懷念。
在華北地區廣泛流傳的民間傳說《胡大海復仇》、《燕王掃碑》和《三洗懷慶府》一樣,目的是解釋洪洞遷民的緣起:由於戰爭使人口銳減,為了恢復生產,不得已從山西移民。然而使懷慶府出現明初人口銳減的景象,主要不是戰亂,而是一次軍事移民和隨後的天災:元順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紅巾起義將領劉福通在亳州(今屬安徽)建立宋政權,五月破汴梁(開封),宋政權遷都於此,隨後派三路大軍進行北伐。其中東路軍進攻懷慶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周全“(至正十八年秋七月丁酉朔)據懷慶路以叛,附於劉福通。周全盡驅懷慶民渡河入汴梁。”(《元史本記第四十五》),接著至順十九年,懷慶蝗災,出現“人相食”的慘痛情況,這使懷慶府人口大量減少。明初為了恢復農業生產,分別在洪武二十五年和永樂元年二次從山西移民到懷慶府。
其實,洪洞移民遷徙範圍極大,不惟懷慶,不惟河南,包括今天的山東、河北、陝西等地,時間也很長,一直延續到明代中期,當時的朝廷為此還在洪洞縣成立了移民局,洪洞移民也不僅限於洪洞縣民,由於當時的山西避免了戰亂帶來的人口銳減,整個山西人口比山東、河南兩省的人口總和還多,因此山西全省都有移民任務。從這點來說,山西移民並不是形成懷川話的惟一原因,它只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契機。
地理原因
如果沒有懷川特殊的地理形勢,懷川話的形成就無從談起。懷川地形,從其古稱“覃懷”就能看出端詳。懷川在夏時被稱為覃懷,其當今位置處在以沁陽市為核心的焦作地區以及濟源市、新鄉市的部分地區,它依山帶水,橫亘蔓延在太行與黃河之間。網友丹水灣在其覃懷文化研究文章中稱,覃懷之所以以“覃”來命名,完全應該歸因於其獨特的地理形狀。這裡四周被中條山、王屋山、南太行山以及黃河所環繞,使其形成一個幾乎封閉起來的小圈子,宛如一個自西南向東北傾斜的大酒醰(覃),僅留東北部的安陽、鶴壁、濮陽一處與廣袤的華北平原相連。在覃懷這個地方,今河北邢台、河南安陽一帶為“覃”的“西”部,今新鄉、焦作、沁陽、濟源一線為“覃”的“曰”部,在今溫縣與孟州一帶“覃”的“十”的部。呈倒“V”字形狀的黃河極像一位張開雙臂的母親緊緊地把這塊土地摟在懷裡,古人便形象地把這塊土地稱做覃懷。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懷川其實不僅限於當時的懷慶府,它起碼還應包括今天新鄉市的獲嘉縣和輝縣市。這塊獨特的地域,被太行山和黃河天塹幾乎完全包裹起來。在當時的交通工具非常落後的情況下,向南礙於黃河,交流非常有限。向北阻於太行山,但自古有太行八徑相通,民間交流較之向南要容易得多。這樣,在這個近乎封閉的地域裡,移居懷川的山西移民,在完成與當地原居民融合,形成了既不同於山西話,又不同於本地話的同時,因為與晉東南地域交往較多,其方言自然深受晉東南方言的影響。關於懷川人與山西人頻繁交流,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代,都有例證。歷史上,這裡二仙廟眾多,而二仙廟所祀之二仙,其影響也只限於晉東南和懷川帶。在六七十年代的生產隊時期,我的父輩經常由隊里組織上山西從事農林產品交換的副業。
而同為懷慶府轄縣的孟縣,則因地近洛陽,又有盟津渡口可通,其與洛陽的民間交流,要遠遠多於與懷川其他地方的民間交流,其方言自然更近於洛陽方言。至於原武、陽武,在歷史上原本就在黃河以南,只是因為黃河改道,才被阻隔在黃河以北。但在行政轄屬上,長期歸屬於滎陽郡(鄭州郡)和後來的開封府,加之有黃河浮橋可通,同孟州深受洛陽影響一樣,二縣也深受黃河以南的鄭州和開封影響,其方言無法完成與懷川方言的融合。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今天焦作市區的方言之所以為中原官話,也即河南話,是近代焦作大規模開採煤礦,其工人多為豫東人所致。今天的焦作市區居民,大多為豫東礦工的後代。
語言特色
無論在語音上還是在辭彙上,懷川話的地方特色和語言魅力十分彰顯。這裡以較具代表性的修武話為例,來簡述懷川話的特點。
語音特點
修武話在語音上表現主要表現有三個特點,一是有入聲,入聲就是發音又短又促的聲調。如“北”,國語讀作[běi],三聲,修武話讀作[be]。入聲,其實是一種古代漢語聲調的保留。在修武話中,有入聲調的字比比皆是,這使修武話比國語的四個聲調多出一個聲調,即入聲。入聲,是修武話,也是懷川話在語音上最大的特點。二是兒化韻。修武周圍的兒化不是象國語舌尖翹起,而是整個舌頭抬高,結果在修武話里就有兩套兒化韻,一套是舌位前移,不帶或帶圓唇作用;另一套是舌位後移,帶圓唇作用。舌前移兒化,如“小布衫兒”,“束腰帶兒”,“小臉兒”,“牆圪角兒”,“老一家兒”,“隔牆兒”“西頭兒”,“小釘兒”等等;舌後移兒化,如“老耗兒”,“打兩下兒”,“瞎兒”,“麵條兒”“公雞兒”,“老虎鉗兒”,“門坎兒”等等。三是合音,包括修武人在內的懷川人,很多時候會把兩個字的詞讀作一個詞的發音,這類詞多體現在十以內的數字和個字相連,指示代代詞和個相連,表示動作的字和來字相連,名字和方位詞上的相連等,如“一個”,讀作“喲”(李萬人讀作“掖”),“四個”讀作“射”,“十個”讀作“舍”,“起來”讀作“且”,“出來”讀作“揣”,“身上”讀作“商”等。其它的,表示時間概念的“清起”(早上)、“後晌”(下午)、“黑起”(晚上),也經常被連讀成合音,知道常被連讀為“照”。
辭彙特點
修武話的辭彙非常豐富,而且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很多辭彙與國語的表達有不小的差別,甚至完全不同,這使得外地人到這裡與人交流時對當地話聽不明白。如表示時間概念:年斯個(去年),後一個(後天),才一個(前天),多咎(什麼時候)等。表示位置概念:地展兒(地方)等。表示動物及動物行為:出串(蚯蚓),叫狗(蟋蟀),小蟲兒(麻雀),牤牛(蝸牛),煞罷雞兒(落孵雞),打圈兒(豬交配),壓蛋兒(雞、鴨交配)等。表示人物:姑女(女孩,女兒),小兒(男孩),先兒(先生,醫生,算命先生),沒成色(沒本事),對方兒(同名的人),白脖兒(不懂裝懂的人),老末肚兒(最後一個)往兒(他)往兒都(他們)等。表示身體部位:的囊(頭),呼歇頂兒(囪門),額樓(額頭),克郎(胸脯)等。表示生理及疾病:噦(嘔吐),生蛤蟆翁(出麻診),趕老犍(發瘧疾),急手(口吃)等。副詞有怪不兒(怪不得也叫該唄兒)、正樣兒(正好)、廝跟(一起)、情(儘管)等,動詞有圪蹴(蹲)、挺(打)、編(挽)、可煩(討厭)、不虛顧(不注意)等。
在構詞(短語)方面,包括修武話在內的懷川話有三種特殊語法。首先,修武人說到某個事物不同一般,形容起來的時候,總要先在哪個形容詞的前邊加一個“老”字,再將那個單音節形容詞疊加成雙音,形成一種“ABB”式短語。甚至雙音節形容詞,也可以加“老”字,例如“老簡單簡單”、“老四航四航”(很累)、“老吃奈吃奈”(很髒)。不過,一般情況下很少使用。某一物件高得出奇,修武人就說它“老高高”;某一東西低得出奇,修武人會說它“老低低”。這在全國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語法現象。用漢語語法分析這種“老高高”、“老低低”短語結構,它應該是偏正式形容詞短語,但是又與一般漢語語法所說的偏正式形容詞短語大不相同。
一是構成短語的組字、組詞方式不同。一般的偏正式形容詞短語是由副詞加形容詞構成,如“很高大”、“很低矮”,副詞後邊不是單音節形容詞,也不能疊加。而且,副詞可以多樣,如“很高大”可以說成“十分高大”,“很低矮”可以說成“十分低矮”。可修武人的此類短語卻沒有這樣複雜,一個“老”字便替代了所有的副詞。
二是構成短語後半部分的疊音合成詞,其組字、組詞方式不同。一般的短語中的疊音合成詞,需要挑選一個動詞或一個形容詞跟在後邊才行,如“晃悠悠”、“美滋滋”。而修武人的此類形容詞疊音詞卻只需跟在一個副詞“老”的後邊就萬事大吉了,同樣甚是簡練。這種短語形式別具一格,因為它雖然結構簡潔,但表意卻異常豐富。比如“老小小”這個短語,就有三重意義在裡面:第一重意義,它表示事物就是小,和“很小”、“特別小”同義。如“這棵樹苗老小小”。第二重意義,它表示事物小得可憐、小得吝嗇,如“這兒賣的饅頭老小小,不夠分量”。
第三重意義,它表示事物小得可愛、小得乖巧,如“這哈巴兒狗長得老小小”。不難看出,這後兩重意義是漢語偏正式短語和疊音形容詞所缺少的。仔細分析,這種短語,隱藏了一個雙重強調的修辭格。譬如“老大大”,前一個“老”字是副詞,與“很”、“非常”一樣強調程度之深之重,這一點不顯出奇;可奇就奇在後兩個形容詞的相疊上,這兩個形容詞的疊加實際上是用了反覆的修辭,自然是又一次強調。說它“奇”,是因為如此的形容詞重疊,只能跟在“老”字後邊,跟在其他副詞後邊就不行,如“很大大”、“非常大大”,說出來就語句不順,難以理解了。
其次,在本地方言中,含“圪”字的詞組有300多個,後加主要為名詞,動詞很少。有的學者認為這裡的“圪”字是用來描述懷慶方言中短促的入聲調,這個觀點今天備受爭議,還未得到一致認可。下面是一些例子:
詞條名 | 釋義 | 詞條名 | 釋義 | 詞條名 | 釋義 |
圪渣 | 垃圾 | 圪肉 | 耽誤時間 | 圪噥 | 小聲說話 |
圪痂 | 瘡口的凝結物 | 圪楸 | 蹲 | 圪拌 | 不順暢 |
圪兜 | 包裹 | 圪旦兒 | 較小的塊兒 | 圪扯 | 亂說 |
圪台兒 | 高出的地方 | 圪濟 | 吝嗇 | 圪噴 | 咬 |
圪料 | 不直 | 圪陵 | 田埂 | 圪抬 | 抽搐 |
圪筋 | 耐咀嚼 | 圪肢 | 抓痒痒 | 圪掖 | 等待 |
圪針 | 植物的刺 | 圪橫 | 理直氣壯 | 圪連 | 交織在一塊兒 |
圪巴 | 乾在衣服上的黏狀污物 | 圪騷 | 誘騙 | 圪趔 | 斜 |
圪窪 | 低的地方 | 圪棒 | 植物較小的枝 | 圪架 | 攙扶 |
圪答 | 說閒話 | 圪倒 | 吃進去又吐出來 | 圪遞 | 比試 |
圪跳 | 跳 | 圪囊 | 噁心 | 圪戰 | 發抖 |
圪摸 | 尋找 | 圪賴 | 不講道理 | 圪劣 | 不通順 |
圪臭 | 遲遲未果 | 圪忍 | 慢騰騰 | 圪蒙 | 小睡 |
圪漿 | 洗 | 圪憶 | 噁心 | 圪布 | 液體擠出的聲音 |
圪撕 | 難咀嚼 | 圪崢 | 新鮮 | 圪錠 | 長方形的小塊 |
圪崩 | 跪 | 圪領 | 吃一驚 | 圪搗 | 說謊話 |
圪當 | 長節作物的桿 | 圪擰 | 固執 | 圪為 | 坐在地上移動 |
圪塞 | 藏 | 圪趁 | 往裡擠 | 圪漾 | 在水面漂動 |
圪肘 | 胳膊肘兒 | 圪角兒 | 角落 | 圪泡 | 水泡或氣泡 |
圪晃 | 搖晃 | 圪杈 | 樹杈 | 圪沫 | 泡沫兒 |
圪眨 | 眨眼 | 圪膊 | 胳膊 | 圪逛 | 閒逛 |
圪擱 | 耽擱 | 圪松 | 鬆懈 | 圪蚤 | 跳蚤 |
圪枝兒 | 樹枝 | 圪尾兒 | 末尾 | 圪軟 | 軟 |
圪纏 | 纏磨人 | 圪挾 | 夾著 | ||
圪星 | 玉米糝/下雨前的雨滴 | 圪節兒 | 植物的一節或一小段 |
其三,在表達“一點也不”的意思是,修武人喜歡用“不A一A”的構詞方法,後面必須加兒化音。如“不疼一疼兒”(一點也不疼),不動一動兒(一動不動),沒歇一歇兒(一會兒也沒歇)等,非常生動,而且簡煉。
此外,無論是懷川話,還是修武話,有一個字相當於英語中的do、have,具有萬能動詞的功用,卻在國語中無對應的字,只能用其諧音字“而”(發音ler,四聲)字代替。這個字,幾乎任何動詞都可以用它來表示。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這個字意思如此廣泛,但在使用人群上還是不同的,現實生活中,男性使用明顯多於女性,青少年明顯多於壯年和老年,文化程度低的明顯多於文化程度高的。關於就它的意思略舉幾例:
表示“打”的意思。如:這個傢伙偷東西,叫人家逮住狠狠“而”了一頓。
表示“捉住”“抓住”的意思。如:快來看,我“而”了一個大螃蟹。
表示“吃”、“喝”的意思。如:“而”罷三杯再說事。又如:今個兒上午俺媳婦做的扁食(方:餃子)不錯,我頓“而”了三大碗。
表示“送”的意思。如:你不給人家“而”東西,人家會給你辦事兒?
表示“收穫”的意思。如:恁家小麥“而”了多少包?
表示“買東西”的意思。如:上午來了就不要走了,我到大街“而”點肉跟酒,咱倆喝兩盅!
表示“扛”、“背”的意思。如:這包水泥太沉了,我一個人“而”不動它。
表示“幹事”的意思。如:既然大家選我當村長,我就好好“而”。
表示“有才能、有本事”,往往和“家”組成一個詞,意謂有才能、有本事的人。如:人家是個“而”家兒。
總之,懷川話在發音上有三大特點,即入聲、兒化、合音,在辭彙上非常且獨具地方特色,有不同於其它方言的特殊語法。當然,共性之外還有差異,同為使用懷川話的各縣,都有自己的特點,如博愛縣話發聲較輕,常把聲母[s]讀作[f],在焦作有一句流行很廣的戲謔博愛縣人的話:“喝費(水)粉不開,吃饃饃不扶(熟)。”就是抓住了博愛縣話的特點。又如濟源話,其辭彙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如谷脫(乾涸河溝),吁吁(麻雀)等。
文化保護
懷川話作為懷川一地的特有語言,它不僅是懷川人交流的語言工具,而且它還承載了懷川人太多的對生命和生活感受、感悟和感情,支撐著當地特有的地域文化。
首先,懷川話保留了很多的古漢語辭彙。歷史上的懷川,由於太行和黃河兩大天塹的阻隔,加之交通工具相對落後,對外交流地相對封閉,使古漢語現象有了一個相對延續保存的條件,一些古漢語辭彙的保留,使我們得以窺探和研究古漢語的發展演變。如懷川人說收割穀子為“穡谷”,這個“穡”是個典型的先秦辭彙,《詩經·魏風·伐檀》中有句:“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其中的“穡”字,懷川話中的“穡”,兩者音義完全相同,又如“觳觫”也是懷川話的常用詞,意為發抖,而在《孟子·見梁惠王》也有此詞:“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其他的在元明清之後的中國文學名著中,大量可見今天懷川人仍在使用的辭彙,如:忔皺、澁奈、佯打耳睜、齊楚、打饑荒、外道、拐孤、涅、作反、不好、背晦、待見、填還、閣氣、尋趁、殺才、痰氣、下作、擱勢、行當、年把、一逕、日怪道、一行、噔叨、肐膝蓋、扎煞、撞喪、惡水、廝跟、作鬧、飢癆、涎纏、即溜、扐掯等等。略舉幾例:
在懷川話中,“忔皺”用作形容詞或動詞,使用很普遍,其意主要說明物體表面有褶皺、不伸展。如額部地皺紋懷慶方言叫“忔皺紋”,如說某人不高興,愁眉不展,就說“忔皺著臉”。元曲《陳母教子》:則被這氣堵住咽喉,眉頭兒忔皺,身軀兒倒扭。
在懷慶方言中,“佯打耳睜”指人反應不快,故意磨磨蹭蹭。如“你佯打耳睜幹啥哩”。《金瓶梅》第五十六回:他佯打耳睜不理我,還拿眼兒瞟我。
在懷川話中,“齊楚”指穿戴整齊,留意穿著。如“他今天要去相親,穿得很齊楚”。也指作事很有條理,加強語氣時也說成“齊齊楚楚”。《醒世恆言》第十四回:吳宣教急揀時樣齊楚衣服,打扮得齊整,真箇兒賽過潘安,強如宋玉。
在懷川話中,“待見”指喜歡、親近,尤其指對兒童。如“這孩子誰都待見他”。《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平兒在窗外道:“你浪我地,誰叫你動火?難道圖你舒適,叫他曉得了,又不待見我呀。”
在懷川話中,“韶刀”指老年人因糊塗而囉囉嗦嗦。如“這個老婆太韶刀”。《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因怕董老太太韶刀,便說道:“生怕他們換得不好,還是我自己去。”
這些詞,非懷川人的現代人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歷史和文學知識,是不好看懂的,而在懷川人一看就明白它們的意思。這不僅是個語言現象,更是一個文化現象,因此,保護懷川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對古代漢語的繼續延續。
其次,懷川話是懷川文化的重要載體。如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懷幫,其唱詞和對白使用的就是懷川話,大開大闔的唱腔,沖天入地的旋律,加上硬得改變了聲母、韻母和四聲的對白,分明讓人感到這裡的懷川人具有驚人的生命意志和生存能力,以及敢於以弱抗暴、絕不屈服的悲壯人生態度,和認準了就一定要走到底的文化基因。再如在懷川過去一些民俗儀式上用懷川話唱的小曲,也是一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試舉一例:
在修武的婚娶儀式上,當花轎到新郎家後,還要“打醋罈”,也就是“大鍋頭”(做飯的)在轎前用醋澆在燒紅的犁鏵上。“打醋罈”時,“大鍋頭”口內還要唱這樣的小曲:
正在廚房吸袋煙,忽聽花轎到門前。吸半袋,卯(留下)半袋,掂起犁鏵往外竄。一出門,喜盈盈,三頂大轎在門庭。兩頂藍,一頂紅,頭轎是引親,二轎是狀元公,三轎坐下紫微星。紫微星,甚齊整,坐在花轎甚威風。三轎說一遍,再說說河南修武縣。李河碗,北山缸,前橋簍,後橋筐,梭棗蘿蔔,尚莊姜,上齊城出黑礬,小北頂本是燒龍黃(硫磺),焦作出下好窯場。窯場好,窯不少,高車高,轆轤絞,轆轤絞,高車轉,一麻一繩高大炭。過大籮,篩小碴,頭號碴,二號碴,三號四號火車載。火車到,嗶嗶叫,陸軍隊,扛快炮,看看熱鬧不熱鬧。
這個小曲不僅詼諧幽默,體現了修武人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而且其本身就是當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其唱詞甚至出離了單純的民俗文化,反映了當時的修武及其周邊一帶的土特產,尤其是窯場產煤的過程及其遠銷外地的盛況,並交待了此曲的社會背景,即民國初期。在懷川,類似這樣的小曲還有很多。又如,六七十年代以前,在懷川農村廣為流行的兒歌童謠,具有濃郁的地方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一是大量運用比興手法,酷似陝北的信天游,二是全部用方言表達,只有用懷川話說唱才押韻,才更有味道。此外,在懷川民間還口耳相傳一些簡煉概括的老俗話,比方說,有時自己好心好意,卻得不到理解,反受奚落,這個時候就用“識榷不識敬”這句話給自己找一個台階。如果對方是親友,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的成份在內;如果是外人,則有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意味。類似的還有“好心落個驢肝肺(或驢反對)”,如果說的是“驢肝肺”,則表示真生氣了;如果說的是“驢反對”,則僅是一句對“好心不得好報”戲謔。再比方說,文人們說到親情,會用“血濃於水”來形容,但懷川人則說:“一拃沒有四指近。”更加形象易懂。類似的還有“有要飯的不要棗花”、“狗洨?籃的,人向有錢的”、“老實不吃狗屎”、“成色不大,脾氣不小”、“人沒錢會說生,天不下雨會颳風”、“有喃生谷的,就有喃生米的”、“男不在分家,女不在陪遂”、“老實人長遠”等等,它們無不濃縮著懷川人的智慧和哲理。而這些深深植根於懷川這片大地的文化瑰寶都離不開懷川話這個載體,可以這樣說,沒有懷川話,就不會有懷梆,就不會上述的讓人嘖嘖稱奇的俚曲、兒歌和老俗話。同時,由於這些地方文化浸透了懷川人所思所想和追求,因此,保護懷川話,不僅是保護這方水土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保護懷川人代代相傳懷川性格和精神。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國語的推廣,今天的孩子從上幼稚園就開始接受國語教育,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天塹變通途,懷川人再也不會圉於交通阻隔,不僅懷川人走了出去,外地人也開始紛紛走了進去,語言的融合勢在必然,懷川話這個古老的方言開始受到前所未有衝擊。如今,懷川話已經開始萎縮,這是不爭的事實。在農村,除了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還是一口地道的懷川話外,五十歲以下的青壯年,其口音雖然還是懷川音,但其用詞已把很多懷川話中特有的辭彙替換為外地人也能聽懂的國語辭彙。在城鎮,這種現象更加嚴重。
推廣國語,是國家的政策,也是時代進步的需要,社會發展的大勢,誰也阻擋不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儘快開展懷川話的研究,系統研究其語音、辭彙及形成歷史和發展變化脈絡,蒐集整理與懷川話有關的地方民俗和文化藝術,或撰之成書籍,或錄之成音像,為後人留下這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