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手狀態

應手狀態,亦譯“上手狀態”。德國海德格爾用語。用以從生存狀態方面描述人與周圍事物之間關係的兩種狀態。他認為,人在當下所從事的工作中,往往關注的是工作本身所具卻不被特別注意。工具被使用得越得心應手,就越不為人所注意,這時人和工具就處在應手狀態。只是當工具缺損影響工作時,工具才被特別的關注,工具與人的關係便從應手狀態變成了顯在狀態。海德格爾以為,這兩種狀態是人與事物打交道時的普遍方式。應手狀態是最原始、基本的方式,顯在狀態是應手狀態的進一步展開。在應手狀態中的工具與所進行的工作是不可分離的,工具是在工作過程中是其所是的。在顯在狀態中,工具成了觀察、思考或研究的對象。

推而廣之,從成手狀態到顯在狀態也是世界之為世界的過程。早在人們把世界作為對象來認識之前,世界作為人的生存環境,是人的生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樣的世界是應手狀態中的世界。當人們從生產、操作等生存活動中抽身出來,對周圍環境釆取觀察、思考、研究的態度時,世界就在顯在狀態中被顯示出來了。在顯在狀態的世界中被顯示出來的東兩總是我們在應手狀態的世界中所熟悉的東西。對應手狀態和顯在狀態的分析說明,人與事物的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決定了事物和世界,事物和世界是依人的生存方式而是其所是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