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歷程
史載:“慶雲寺在城慶延鋪,宋鹹平二年建”“寺本宋都尉蔡夢祥舍宅為茲邑為名藍”,法脈由浙江嘉興傳入。然而隨著歲月的剝蝕,慶雲禪寺漸有頹廢“寺旁隙地漸沒入民間,僧徒遂散”。明嘉靖末年,寺院被道人強占。萬曆年,縣令段尚繡查處此案,慶雲禪寺回歸佛門。可是此時的慶雲禪寺已是面目全非,百廢待興。幸有秣陵(今江蘇江寧縣)安隱院僧洪祗禪師來領寺事,啟告十方,募緣修寺。萬曆二十六年,在縣令陳繼疇的大力支持下,“諸檀越善信踴躍效命施財”,未幾“大殿、山門、禪堂、香積無不一新”,殿內“紺發金身之容,石筵香案之供,皆種種莊嚴”,“又建二樓於殿旁,左鍾右鼓,以警晨昏。”“慶雲清梵”也成泰興四景之一,寺院再現輝煌。
清順治年間,碩揆原志禪師和洪約禪師相繼住持慶雲禪寺,朝廷賜“敕賜慶雲禪寺”楠木匾額立於寺內(傳為御筆)。康熙十六年,住持宜澤禪師建西竺庵;續有雪悟、旦孚、佛眉、德溥、妙懋、真濟、照潭等名僧先後住持慶雲禪寺,相繼修繕殿宇。迨至光緒年間,在全寺一百一十畝土地上,擁有山門殿、天王殿、鐘鼓樓、伽藍殿、祖師殿、大佛 殿、準提樓、千佛樓、定慧齋、崇福院等建築130餘間,僧眾數百人,另外還有下院法乳庵、觀音庵、寶蓮庵和普同塔院。全寺黃牆黛瓦、飛檐翹角、古木參天,四周均為河水環抱,只有一石橋通入寺內,形成城中之城。慶雲禪寺成為名聞大江南北的大叢林。
民國以來,履葦、慧真、智林相繼住持慶雲法席。1940年,泰興淪陷後,偽十九師蔡鑫元部強占慶雲禪寺為司令部,他們砍伐古木、毀壞僧房,佛門聖地被肆意踐踏。1946年,國民黨一百軍劉光宇部將團部設在寺內,他們築地堡暗道、防禦工事,將寺內建築設施損壞得百孔千瘡。1946年夏秋之際,粟裕指揮華中野戰軍蘇中七戰七捷的首戰宣泰戰役中,劉光宇部依託慶雲禪寺作最後的頑抗,寺內建築彈痕累累,這座凝聚著佛教文化藝術結晶的古剎,遭到很大破壞。
十年浩劫中,慶雲禪寺作為“文革”接待站,1973年改為“縣革會”第二招待所。1986年,慶雲禪寺在其下院寶蓮庵遺址上恢復重建,1990年經省政府批准對外開放!
高僧大德
妙懋禪師
妙懋禪師,慶雲寺第十七代住持。史載其“十六歲因照井見僧像,悟前身乃度牒歸釋,性恬雅,內典外尤多所究心”。禪師修持精進,明心見性,先後兩度住持慶雲寺。後圓寂於寺內,史載:“逾歲圓寂,梅忽先槁,乃集大眾預示以西逝期曰‘老僧本自山中來,今日仍歸山中去’其來去明白,真能了徹前後身者”。
德溥禪師
德溥禪師,慶雲寺第十五代住持。有“詩僧”之稱,史載其“工詩,有《腰雪堂集》一卷,宋生王令樹孫驥為之序”。
佛眉禪師
佛眉禪師,學識淵博,擅長書法,史載:“佛眉,慶雲寺僧,性清雅,於釋典外究心儒書,臨摹顏平原《爭座位帖》決無緇流俗態,浙人聞其名,請主靈隱方丈”。
碩揆原志禪師
碩揆原志禪師(1628-1697),號借巢,鹽城孫氏子。手刃父仇後於順冶庚寅(1650)投海州佛陀寺出家。嗣法杭州靈隱具德弘禮門下,為漢月法藏再傳弟子,臨濟三峰宗門下俊傑,著名的禪宗大師。康熙十五年(1676)碩揆禪師主慶雲,主張禪淨雙修,為慶雲寺中興後第八代住持。《大藏經》高僧語錄欄和《正源略集》中均有其在慶雲寺講經開示的語錄。禪師圓寂後,朝廷賜謚淨慧禪師,著《七會語錄》、《借巢詩集》等行世。
法輪古塔
法輪古塔始建於清順治年間,復建於康熙二年(即公元1663年),當時位於原慶雲寺下院寶蓮庵內,後寶蓮庵被毀,唯有此塔獨存,至今已有350餘年的歷史。史載,清順治中,僧人寶蓮宴坐、經行於此,後在成延珍、沈兆豐、陸士明、季顯庸、徐九皋等諸多善信資助下,建造法輪庵和法輪塔。庵既成,“更募旃檀香成菩薩像,就旁置香火田一百四十一畝五分。”“其地之所出煮糜濟眾。”一時“四方老衲雛僧攜瓢提笠、安單就食者往來如織,不減勝地叢林。”只緣庵主寶蓮圓寂,法輪塔未能封頂安剎而功虧一簣。法輪庵也因為寶蓮募建,由此人稱寶蓮庵。
幸有法輪庵“護法捐資”者之一的季式祖,於康熙二年繼承寶蓮和尚未竟事業,再修法輪塔,但不知何因,仍失其頂,遺為憾事,留下了許多優美的傳說。1989年原縣政府在寶蓮庵遺址上復建了慶雲寺,法輪塔現位於慶雲寺塔院內,和慶雲寺一體成為泰興重要的佛教文化遺存和人文亮點。
山門
山門正上方有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大居士手書“慶雲禪寺”四個鎦金大字;兩邊八字牆上的“佛日增輝,法輪常轉”八個銅字為已故高僧真禪法師手跡,筆力圓潤遒勁,盡顯一代高僧的風骨。山門內東西兩側分立彩塑哼哈二將。
天王殿
山門內甬道兩側分布著鐘鼓樓,過甬道便是天王殿,殿內中央面南端座其上整日滿面笑容的是彌勒佛,袒腹大肚,喜笑顏開,使人有一種皆大歡喜的感覺,深得人們的喜愛。兩邊對聯盡顯其心“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天下可容之事”。背後威嚴的護法韋馱是佛門的護法天神之一,相傳他在釋迦佛涅槃後火化遺體時曾奮勇抓獲盜取佛牙舍利的羅剎鬼,奪回舍利,贏得了諸天眾王的讚揚,認為他能驅除邪魔,護法佑民。因此,中國佛教寺院中的韋馱護法多以威武勇猛的將軍形象出現,且面向大雄寶殿,以示護法赤誠之心。兩邊怒目魁偉的四大天王為多聞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在佛門中他們各自率領著八神將守護四方天下。
大雄寶殿
出天王殿,過丹墀,沿著中央通道抬級北上便是大雄寶殿,大殿重建於明末清初,歇山單檐抬梁式結構,樸實而莊嚴,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殿上“大雄寶殿”四個大字及殿內兩副楹聯均出於名士之手,中間一聯為已故高僧茗山法師手書“國慶適逢四十年風調雨順呈安慶,慈雲普蔭三千界塔影鐘聲示色空”。這幅對聯巧妙的將“慶雲”寺名隱於其中且描繪了慶雲寺的特有景觀,書法精妙,筆走龍蛇,高僧才情盡在其中。兩旁的一副是由泰興籍書法家、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書法教研室主任陳仲明教授書寫的“幕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書法境界十分高深。
大殿正中供奉著本尊釋伽牟尼佛,兩邊東為藥師佛,即藥師琉璃光如來,又稱大醫王;西為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等,三尊大佛神態安詳,金光耀人。大殿上方正中的斗八藻井在中國古典建築的藻井樣式中極為罕見,建築學上很有研究價值。
大殿兩側供奉有十八羅漢,他們或喜或怒,或悲或慎,神態各異,妙趣橫生。三尊大佛背後的是海島觀音雕塑,南海觀世音菩薩手持淨瓶楊柳,腳踩鰲頭,童子龍女諸多善知識分布於海島各處,翊翊如生,蔚為大觀。
觀音殿
大雄寶殿東側是觀音殿,裡面供奉的又是一種觀音造形,這尊觀音像呈跌趺坐,結大悲印,神態端詳。佛教中稱為“聖觀音”,又作正觀音,是密宗所說的“六觀音”的總體和正體,亦即我們平常所說的觀世音菩薩,以發大悲心救度持其名號者而聞名於世。
藏經樓
沿著大雄寶殿和觀音殿中間的甬道往後就是藏經樓,藏經樓底層中間法堂供奉著玉雕釋伽佛,佛像用上等緬甸白玉雕琢而成,工藝精湛,表面服飾鎦金,華美異常。佛像呈跌趺坐,結無畏印,佛面清秀慈祥,目光矍爍,唇角含笑,眾生觀之,頓生敬仰慈悲之心。樓上藏有佛典《大藏經》一百部、清朝順治年間御賜“敕建慶雲禪寺”楠木扁額一塊和清版《大藏經》1000餘部。清版《大藏經》於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年(1735年-1738年)在北京刻成,全藏724函,1669部,7168卷。刻成後僅印100部,頒國內名寺珍藏,所以又稱“御賜龍藏”,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為慶雲寺鎮寺之寶。
塔院
出藏經樓,沿大雄寶殿西側向前便是地藏殿,裡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過地藏殿,就是西廂房,法輪塔就位於寺院西廂院內,此塔建於清康熙二年,歷經三百多年歲月的剝蝕,原已十分破舊。為保護歷史文物,1994年政府撥款進行了修繕,修繕後的法輪塔,高五層,外形八角,內呈正方。三十二尊石刻佛像分嵌於寶塔內壁,古樸典雅。憑塔臨風,東望,市內高樓大廈繁華市井盡收眼底;西眺,天際,江水滔滔,雲帆點點,晚霞染赤,揚子勝景一覽無餘,頗有“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氣勢。使人感到妙趣橫生的是,每當傍晚,總有一群八哥翔集塔頂,伴著晚霞,繞著塔頂飛來飛去,成為慶雲寺獨特的自然景觀。塔院內鶯啼鳥鳴入耳,草木幽香入腹,風過處塔鈴錚然,修竹搖曳,松濤陣陣,真可謂“古剎山門枕流水,蒼松翠竹有煙霞”。
當年慶雲寺高僧德溥禪師曾流連於此園,留下了《夜宿法輪塔院》之吟,詩曰:城西問訊老僧家,咫尺名園隔水斜。滿院煙浮孤塔影,數群鷗泛一溪沙。春風次第爭新草,山色朦朧親晚霞。好共徘徊高塔下,閒持茗碗對梅花。有居士在一覽慶雲風光後贊曰:禪院無須隱深山,香護綠隱生紫煙。老僧閒作庭院步,了悟何必坐蒲團。
慶雲龍藏
乾隆《大藏經》,又稱為“龍藏”。它是清代唯一的官修大藏經,由兩代皇帝雍正和乾隆敕命編修,由和頤莊親王允祿、和頤和親王弘晝主持編刻。自雍正十一年(1733年)編刻,至乾隆三年(1738年)12月15日完成,共收經1669部,7168卷。其所收經文之多,字型雕刻之精美,歷代藏經皆無出其右。
慶雲寺的這部《大藏經》,是光緒二十年(1894年)由京城請回。當時鎮江焦山定慧寺、金山江天禪寺,句容寶華山的隆昌寺、泰興慶雲禪寺等江蘇十大名剎聯合,結團偕往北京,具呈內務府,敬請十部龍藏,每寺一部。得到皇帝批准後,十大名剎自備紙張,僱工開版印刷。
印刷後,再請御旨,擇吉日遍請京內高僧啟建法會,裝箱起運。皇帝還賜金符鑾駕護送藏經,並賜請藏高僧紫衣玉印和錫杖如意。一路上請藏經的諸大寺皆制有“奉旨回山”、“欽賜龍藏”的牌匾,沿途官員接送,水陸車船,上上下下,十分風光便利。
請回來的經,只是宣紙捲兒。然後將它折成經折本,每冊再用泰興特有的銀杏樹製成夾板,九冊一盒。盒子採用香檀木,計750餘盒,分裝十幾大櫥櫃。盒子上、夾板上皆刻上經、律、論的名字。取閱時,先看目錄,抽取一盒,不動余盒。
因文革之難,“龍藏”流落民間慘遭破壞。落實宗教政策後,慶雲禪寺恢復重建,歷經劫難的“龍藏”被重新迎回,現存於藏經樓中。
朱銘盤與慶雲寺
朱銘盤(1852—1893),字俶僴,江蘇泰興人,晚清著名的學者,詩人,書法家。幼年朱銘盤家中貧寒,衣食堪憂,但其聰慧好學,過目成誦,於儒、釋道三家皆有究心。時城中有巨剎,名“慶雲寺”,建於北宋鹹平二年(999年),歷代高僧輩出,人文薈萃。朝庭曾御賜楠木匾額及龍藏,享譽大江南北。寺中藏書豐富,住持照潭和尚是一位得道的高僧,學識淵博。朱銘盤常出入於慶雲寺,向照潭和尚請教學問。和尚見其性情耿直,不拘小節,聰穎清雅,虛心好學,頗具釋子之風,十分喜愛。斷定此子必有大用,便應機相授,任其遍閱寺中藏書,時時以禪理相論,雖無師徒之名,實成忘年之交。很快朱銘盤便脫穎而出,弱冠時已負才名,與南通張謇、范當世,如皋顧錫爵、海門周家祿並稱為“江蘇五才子”。
同治十年(1871年),朱銘盤離開家鄉,惜別照潭和尚,隨讀於六合學署。同治十三年為兩淮鹽運使方浚頣聘為記室,辦理文牘三年,深受器重。方贊其書法詩文“高古奇逸,離塵絕俗,近今人士,得未曾有。”其間朱銘盤書法漸成一家,除善篆隸外,其魏體熔魏碑和漢隸於一爐,氣魄雄厚,風格獨特。他用魏體手書“東陽古剎,西京宗風”一聯贈於慶雲禪寺,照潭和尚命人勒石于山門兩側牆上。
光緒三年,朱銘盤應聘於南京浦口慶軍統領提督吳長慶軍中,與張謇、周家祿、束綸、邱履平、林葵等名士同為軍幕,深受吳長慶賞識,待以師禮。八月,有人告知朱銘盤,吳督擬為朱、張二人捐官為部郞,朱 銘盤不願藉人力進身,以書信相詢於照潭和尚,和尚支持其以科名正途進身的想法。朱、張二人遂再三推辭吳督好意。光緒八年朱銘盤中舉,光緒十一年張謇中舉,二十一年中狀元。不久光緒帝戊戌變法,廢除科舉,張就成為了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狀元。
其間,照潭和尚整修慶雲禪寺,朱銘盤雖軍務繁忙,仍抽出空來幫慶雲禪寺謀劃募捐,不久寺內殿堂樓閣為之一新。光緒六年九月十二日,照潭和尚在慶雲禪寺圓寂,享年五十五歲,朱銘盤聞之十分悲痛,回鄉哭祭。
光緒十年,吳長慶於金州軍中病逝,賓客星散,朱銘盤與張謇諸人述別南歸。回鄉後,朱銘盤愈發崇信於佛法,時時往來於慶雲寺,並與方丈貫之禪師交好。對於貫之禪師不執於經文,於行住坐臥中參禪悟道十分稱道。他對貫之禪師圓融處事、統理大眾井井有條很是佩服,故貫之和尚圓寂後他曾作一輓聯吊曰“不執三藏經律論,只知柴米醬醋茶”。
光緒十一年五月,慶雲寺為照潭和尚舉行荼毗之典,造身塔於寺西普同塔院。朱銘盤徹夜難眠,寫下了著名的《慶雲寺照潭和尚身塔銘》,並書寫刻石於寺內(即原慶雲寺中之六角碑)
光緒十三年,朱銘盤丁憂回鄉,常小住於寺中修身養性,並修訂朱氏宗譜序。十七年,因軍功朱銘盤被保為知州,效命於金州軍營。光緒十九年十一月十八日,病逝於金州軍營,年僅四十一歲。直隸總督王文韶奏請朝庭,按知府陣亡例賜恤。第二年甲午戰爭爆發,因日寇入侵,朱銘盤眷屬扶柩南歸,曾停靈於慶雲禪寺超度。後張謇為他經紀喪事,並安排眷屬生計。
文革之中,原慶雲寺被毀,寺院兩邊牆上朱銘盤手書對聯同遭破壞,其與慶雲寺往來信札、刻有照潭和尚身塔銘的六角碑和貫之和尚碑銘等遺存一同不知所蹤。值得慶幸的是,改革開放後,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慶雲禪寺於1989年重新建成開放,雖無晚清鼎盛時期的宏大規模,但也殿堂樓閣井然,道風純正,修學並重,香火旺盛,不失當年之風貌。在現任住持能慧法師的主持下,慶雲寺積極發掘古老的文化積澱,搜尋文革中流失的文化遺存。2005年11月,貫之和尚靈塔在一戶居民院中被發現,並迎請回寺院。此塔呈六角形,四面雕花,一面刻字,內容為變體篆書:“傳臨濟正宗四十三世泰興慶雲堂上第十一代上貫下之平公和尚之塔”,字形優美,筆力圓潤,據老人們回憶為當年朱銘盤手書。現重現於世,回歸慶雲,向我們證實了當年那段少有人知的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