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縣位於我國東南沿海浙江省西南部,地處浙閩交界處的偏僻山區。在慶元縣地質遺蹟調查與評價工作過程中(廖克武等,2011),筆者在慶元縣淤上鄉發現了大量的古銀坑硐採礦硐群,並據此開展了進一步深入調查研究。該地共有規模大小不等的古銀坑礦硐群7處,尚可進入的礦硐單體
調查
摩崖石刻顯現神秘圖案 周邊村名和銀礦有何關聯
在慶元縣淤上鄉局下村,蟄伏在其後山的神秘礦洞群和那些謎一般的物件,歷來是村民茶餘飯後的談資。2013年3月26日,浙江省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許紅根和馮長根來到局下村,對蒙著神秘面紗的礦洞群進行了實地考察。
摩崖石刻顯現神秘圖案
礦洞群被當地人稱為銀坑洞,它位於慶元縣淤上鄉局下村蒼岱自然村的後山上。一路上茂林修竹,瀑布懸泉,景色奇美。
銀坑洞,顧名思義,這裡曾是產銀的地方。《慶元縣誌》上記載:“銀坑洞,在淤上鄉蒼岱村,明代,有大小礦洞200餘個。對其中5個礦洞進行勘察:1號洞洞口寬敞,進深15米處有3個分洞,深不可測;2號洞深6米,狹窄;3號洞高5米,寬0.55米,狹長,深不可測;4號洞高7米,寬2米;5號洞高3米,寬0.55米,洞內積水。礦洞基本保持原狀,並發現礦工遺物。”縣誌記載的地點明確無誤,而這一帶縣誌上原叫坑礱背礦址,後大家都叫銀坑洞,名字就沿襲下來了。上世紀70至80年代的區域地質礦產調查中發現,古礦洞群位於淤上鄉的西南面,穿過該縣安南鄉,綿延到閩北,範圍幾百公里。
明代宋應星編撰的《天工開物》這樣記載: “凡銀中國所出,浙江、福建舊有坑場,國初或采或閉。”明確道出在明代,浙江、福建一帶有銀礦,有的開採,有的被封閉。
據中國地質科普雜誌介紹,明清時期(1368~清末1840年),浙江發現較多的銀、銅、鐵、鉛等金屬礦產地。銀礦開採歲課占全國重要地位。明代前期出現了中國古代最後一個采銀高潮,主要銀場分布在浙、閩、川、滇四省。專家研究,明時,浙西南(以今慶元、遂昌)閩北的銀礦生產占了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距銀坑洞不遠處,發現有石刻的文字和圖案,因年代久遠,文字已模糊不清,但還是能依稀認出“成化十五年”幾個字。“成化”是明憲宗年號,它是指開採年代還是指封閉年代?那么,圖案可能是洞穴的平面圖嗎?專家們一時也給不出答案。
周邊村名和銀礦有何關聯
銀坑洞周邊的村子有叫局下村的,有叫火燒坪的,有叫草古地村的,這些名字的由來和銀坑洞有關係嗎?
現在淤上鄉政府工作的王偉松說,他翻過很多資料,發現凡有大型金礦銀礦的地方往往會有一個叫“局下”的村子,他曾向省國土廳的專家求證,原來古時金銀開採都是政府專營的,這個“局”就是當時官府收金收銀的機構,故而會將村子名曰“局下”。
那么附近火燒坪和草古地村又有什麼來由呢?
史書記載,這一帶歷史上曾發生過大規模礦工起義。《明史·列傳第六十》:“十三年冬,巡撫浙江。初,慶元人葉宗留與麗水陳鑒胡聚眾盜福建寶豐諸銀礦,已而群盜自相殺,遂為亂……偽署將帥,圍處州,分掠武義、松陽、龍泉、永康、義烏、東陽、浦江諸縣。”.
葉宗留,淤上葉村人(今蔡段草古地村)。1444-1449年,葉宗留領導了銀礦礦工起義。起義軍兩度攻克處州府。起義被鎮壓後,明政府關閉了浙閩贛邊界的所有銀礦,並拋荒耕地、堵塞道路,以示懲戒。後葉宗留被滅族,因而民間把葉村所在被稱“抄家地”,後人取其諧音,謂“草古地”。慶元方言“抄家”和“草古”同音。而另一個叫火燒坪的,也是起義失敗後被滅村的地方。
人們在蒼岱自然村的一處牆角下還發現了兩個重達10公斤左右的石鎖,它是派什麼用場的?是粉碎礦石用的還是起義礦工練武用的?這也是個未解之謎。
礦洞深幽不知何處為出口
坊間傳說,這一帶原來的村莊均已被焚毀,村民或死或逃,幾百年間都沒有人跡。現在蒼岱的柳姓是福建遷入的,局下自然村的姓氏很雜,都是各處遷入,居住歷史不過百年。對於銀坑洞的歷史和典故知之甚少,有的也只是猜測和傳說。
蒼岱村今年79歲的柳長通老人說,他小時候常在礦洞玩,村民躲壯丁也會躲到洞裡去。聽大人說,這裡以前是開銀礦的,還說是英國人來開的。後來他長大了,當了村裡的黨支部書記,為了弄清楚這些礦洞究竟是啥用的,就去縣裡問這個事情,查過資料後才知道這是個明代的礦洞群。
但是村民們始終不知道這些礦洞究竟有多深。柳長通老人說,他的爺爺年輕時曾帶領四五個後生打著火把進過洞,幾個人在裡面走了一天也沒走到出洞口,竟然還聽到裡面傳來雞鳴狗吠之聲,幾個人不敢再往前走,嚇得退了回來。
後來這事就神了,很久都沒人再敢去探洞。也有人猜測那雞鳴狗吠之聲也許是另一洞口傳過來的,但誰也不能確認這洞穴究竟有多深有多奇。
1968年,柳長通又組織幾個膽大的後生探洞,幾個人用松明當火把,身上還綁了十多公斤的松明,結果這十多公斤的松明都快點完了,還是沒找到出口。幾人只好又退回。
從那以後,再無村民去探洞深。這些只看到進口看不到出口的礦洞,也成了村民心中的一個謎。
洞穴千奇百怪卻通風良好
誰也不知道這山上究竟有多少個洞穴,另一位叫柳長益的老人說,從蒼岱村到官山頭兩地之間(約7華里),大小洞穴就有1000多個,其中較大的有200多個。
走進礦洞,宛如走進一個巨大的地下迷宮,寬敞處有會議室那么大,狹窄處只可容身,道路相交,洞連洞,洞套洞,有游者謂之曰“十字街頭”、“總統套房”。
幾個特殊一點的礦洞,村民們根據洞穴的形狀和功能分別給它們取名為大洞、間洞、風洞、水洞。大洞就是進口最大的洞;間洞就是裡面呈樓層狀的洞,從下往上像一間一間的房子;風洞就是出風的洞,站在洞口就能感受到從洞裡吹出來的風;水洞就是出水的地方,這裡終年有水淌出。村裡的會計葉日朋二十多年前到洞裡抓蝙蝠時曾走過水洞,發現裡面有一個個小水潭,水從哪裡流來也不得而知,因為水洞也探不到盡頭。
而那個風洞更是非常神奇,據說這風冬暖夏涼,人們懷疑它就是對整個礦洞起通風和調節作用的,也有人猜測它應是運送礦石的一個出口,位置在間洞的旁側,因為風洞和間洞是相通的。但為什麼這樣的出口卻能起到調節間洞通風的作用呢?古人在挖出口時,難道同時也進行了通風的設計?還是僅僅是一個巧合?柳長通老人說曾在一個風洞裡看到過木炭,現在這些木炭可能還原封不動地在那裡。老人說,他的爺爺還和村裡的青壯年一起在一個洞裡卸掉過4扇石砌的門,到第5扇時,大家都不敢動手了,一是不明白為什麼要砌這么多門,擔心是不是用來堵水的,萬一裡面衝出大水來就完了,逃都沒處逃;二是迷信的想法,怕洞內封鎮著惡魔,一旦打開,壞了村裡的風水。老人說,如果到洞裡去找的話,肯定還能找到那個地方。
洞內岩壁上的“銀窩”究竟是什麼
同樣處於浙西南的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也保存了與慶元縣類似的古代礦洞。洞穴內的“銀窩”,被遂昌金礦的陳少華高級工程師認為是“燒爆坑”。一直對此持懷疑態度的許紅根、馮長根高工在考察淤上鄉的老洞後,認為淤上老洞保存了非常好的堆積層,在銀窩密集分布的地方可以見到很厚的毫米級碎片層,他們認為淤上老洞將有可能給出銀窩成因的確鑿證據。
許高工說,遂昌礦洞雖然保存完好,但已開發的4號老洞中的堆積層大部分被清除了。就目前來看,與銀窩有關的堆積物,遂昌還沒發現,而慶元則保存良好。
專家在洞中找到了堆積的礦沫,這些礦沫,其專業術語叫毫米級碎片層。馮長根、許紅根高工非常感興趣地蹲到礦沫跟前,撮了一撮在手上,仔細觀察後,跟邊上的人說:“這些礦沫應該是用工具粉碎的,我們一直懷疑‘燒爆法’之說,眼前這些礦沫就是推翻‘燒爆法’之說的有力依據!”
“燒爆法”,在遂昌金礦中是這樣解釋的。 “燒爆法是‘燒石潑水開礦’,即用大量的木炭堆在礦體周圍,燃火燒透,當岩體達到一定的溫度時,再潑上冷水,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將礦石炸開,提取黃金。”這就是“燒爆法”之說,它的根據就是金窟壁上隨處可見的一個個半圓形的光滑小坑。
萬曆年間采黃岩坑(銀坑山),銀坑山(治嶺頭)礦區發現古礦銅10餘處,分5個開採中段,採礦方法發明了“燒爆法”采銀技術,大大提高了采銀效率。
但兩位高工對這一說法一直持異議。他們認為如果是採用“燒爆法”,則坑面不可能這么光滑細膩,通過“燒爆法”開裂的岩礦應該是不規則的,表面也是粗糙的,這么細膩的坑面只有打磨才能磨得出來。但一直來又找不出更有力的依據推翻“燒爆法”之說。現在這堆礦粉給了他們充實的依據,他們相信這堆礦沫是用工具敲打出來的,那圓坑其實就是礦工研磨礦石的地方,長期的研磨導致坑面光滑細膩。
專家期待破解明代煉銀技術
在蒼岱自然村,許多村民家中都放著石磨,有的已經碎成幾塊,有的當了水缸腳墊。這些石磨不像是平時家用的石磨,因其用來磨合的一面是光滑的,而家用的石磨是打有凹槽的,這就是說,這些石磨肯定另有用場。
專家分析說,這些石磨就是用來粉碎礦石用的。也就是說,礦石從礦洞運出後,在就近的地點冶煉,其中一道工序就是粉碎。而前面看到的石鎖,也可能是粉碎的工具之一。先把大塊礦石砸得相對碎一些,再用石磨磨成更細的粉沫,進而通過後面的幾道工序把白銀提煉出來。
除了石磨,這裡的山田裡還埋藏著一個個神秘的泥潭。有一村民說,他家早年建房挖地基時,曾挖到過類似石灰作底的泥潭。專家說,這很可能就是用來洗礦粉的礦池,那層類似石灰的東西很可能就是洗礦的留存。
另一位村民說他解放初期挖地基時不僅挖到過泥潭,還挖到過黑黑的礦渣,當時是用畚箕挑出去倒掉的,共挑了有30多擔。
馮高工說那可能是經過煉製後的殘餘,如果還能找到該堆積,對研究明代的煉銀技術至關重要。
專家建議淤上鄉政府發動村民收集石磨,尋找礦池、冶煉爐、礦渣堆積。如果能將明代的煉銀過程破解,這將是對研究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貢獻。
景觀
慶元古銀礦硐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