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慢性主動脈周圍炎包括IRF、IAAAs和動脈瘤周圍腹膜後纖維化.這三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現。其中IRF最常見,表現為腹膜後纖維炎性組織增生,包繞周圍結構,如輸尿管、小腸和血管,造成這些器官梗阻,但不伴有腹主動脈擴張。IAAAs表現為腹主動脈瘤樣擴張,周圍有團塊狀的炎性組織包繞動脈瘤周圍,腹膜後纖維化在三者中受累範圍最廣,也最為少見,患者的腹主動脈瘤周圍有均勻的纖維組織增生,並向腹膜後組織延伸,造成相應部位的梗阻和狹窄。病變累及胸主動脈,可出現胸主動脈瘤樣擴張,動脈周圍出現的纖維化組織可在縱隔蔓延。
慢性主動脈周圍炎的早期症狀多為腰背痛或下腹痛,以及衰弱、厭食、體重減輕、乏力、低熱等。隨著病情進展,出現組織包裹、臟器受累、血流受阻等一系列臨床症狀。累及腎與泌尿系統可出現腎積水、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不全、無尿、少尿、血尿、尿頻、腎血管狹窄和持續腎盂積水等表現。當纖維化組織延伸至小腸、結腸、腸系膜和主膽管時,可出現相應的消化系統症狀,如腸梗阻、大便習慣改變、膽汁淤積等。由於髂血管受壓引起單側下肢水腫、間歇性跛行、深靜脈血栓形成、下肢動脈搏動減弱等。
檢查
1.本病無特異的實驗室指標,因此影像學檢查至關重要。B超是最初發現疾病的檢查手段,可直接顯示腹主動脈周圍的團塊和腹主動脈壁的鈣化斑,確定是否引起了腎盂、輸尿管積水,但敏感性較差,無法鑑別腫物的良惡性。
2.CT和MRI是診斷本病和隨診判斷療效的主要方法。CT可以顯示動脈壁本身和纖維化層面,MRI可以顯示動脈瘤、血管狹窄的程度以及CT上表現為正常的硬化區域。
治療
臨床上一般使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套用免疫抑制劑,配合手術治療。當慢性主動脈周圍炎處於炎症活動期時,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甲氨蝶呤、環孢黴素等已用於慢性主動脈周圍炎的治療。他莫昔芬在臨床治療IRF有效。手術和介入治療在防止IAAAs破裂和解除梗阻兩方面有效。
預後
本病常呈緩慢發展,結局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