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武石社區

慕武石社區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北宅街道慕武石社區在嶗山第二高峰青峰頂山南麓,距北宅街道辦事處駐地東南3.5公里的山坳中,有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慕武石村。該村三面高山環抱,西鄰上葛場村。村民房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該村現有村民75戶,236人,有姜、孫、王等姓氏,其中以姜姓人家居多。

慕武石村貌慕武石村貌

村莊由來

清康熙年間,姜氏祖“福元”從夏莊宅子頭遷此建社區。姜姓來此之前已有一孫姓人在此居住,倒是姜姓人來了以後子孫繁衍,遂成村落。該社區原名磨五石村,1934年,經青島市政府批准更名為幕武石村。
政區人口

位於嶗山第二高峰——青峰頂山南麓,距北宅街道辦事處東南3.5公里。2004年有75戶,236人,居民以姜姓居多,另有孫姓、王姓幾戶居民。
社區特色

在社區北通往青峰頂約2里長的山澗中等距離並排羅列了五個形似蘑菇,高達八九米的碩大圓形巨石,在這連綿群山中十分醒目,蔚蔚壯觀。傳說當年玉皇大帝的女兒與八仙之一的何仙姑雲遊至此,喜愛這裡的風景秀美,便在青峰頂之上玩起了拾伍兒(一種孩童玩耍小石頭的遊戲)的遊戲,後因技藝不抵何仙姑,一時惱怒,隨手一扔,將手中的五塊小石子撒落在此,遂形成了這五大黑石崮。因這五個大黑石崮是經仙人之手摩擦過的,表面非常光滑圓潤,故名磨五石。令人可惜的是這五個令慕武石社區添色增輝的巨石在那動亂的年月被全部打光,僅剩下一些散碎的石塊和那美麗的傳說了。另有傳說社區東的山頂曾有鳳凰棲息過,山下秀水淙淙,蓮花盛開。蓮池旁有一酷似古人長靴的靴子石,邊上又有一巨石,平展如炕,故有“頭頂鳳凰頂,腳跐蓮花灣,脫了靴子就上炕”之說。
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後,社區依靠當地生態條件,重點發展畜牧業,養殖奶山羊。80年代這個社區的奶山羊發展很快,數量達到了幾百隻,日產奶一千多公斤。後來由於封山育林,加之奶價偏低,養羊戶逐漸減少,到現在為止餵養奶山羊的已經很少了。該社區現有耕地147畝,山嵐面積1130畝,居民在田野地邊、家前院後、溝旁壑沿栽種果樹,主要有櫻桃、杏、山楂、李子等,每到春暖花開之際,一派世外桃源景象。隨著櫻桃節的舉辦,遊客們相約來到該社區,採摘品嘗滿樹紅亮透明的櫻桃。由於該社區環境好,氣候宜人,這個社區先後有秀水山莊、麒麟山莊等在此開業。客人們在體驗鄉土風情的同時,還能品嘗到正宗的山菜野味農家宴。2004年,全社區總收入345萬元,人均4492元。
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政府和幫扶單位的扶助下,把社區大小胡同和公路路面進一步拓寬硬化,實現了有線電視的入戶豐富了山區百姓的文化生活。這個社區由於山高坡陡,雨季到來時,山雨匯集該處,水很大,但雨一過,水很快流走,造成這裡水缺乏,每到大旱之年吃水更是十分困難。1998年大旱,政府曾派送水車為社區居民供水。2000年在社區北河道處建一攔水壩截流,基本上解決了社區居民的用水難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