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介紹
房屋格局多為兩開間一廂房,立面端正、規劃工整,富有濃郁的海派風情。由於地處蘇州河畔,當年許多銀行、錢莊的老闆選擇在此處蓋建倉庫,同時也在此處居住,慎余里一度成為上海富豪與名流的聚居地。
保護性拆除
閘北區慎余里身陷“被拆除”困境。
2012年9月4日,閘北區天潼路,寫著“慎余里”名號的過街樓屋頂已經被拆除。
對於慎余里的拆除,閘北區規土局表示,慎余里里弄中,一部分有價值的建築將予以保留,其他建築將進行保護性拆除,其中部分建築擬在未來予以復建。
然而早報記者在拆遷現場看到,過街樓以及天潼路臨街的建築拆除過半,被拆房屋的磚瓦、木料幾乎都被毀。閘北區舊改辦則明確表示,慎余里及周邊里弄都將全部拆除。
網友呼籲“救救慎余里”
近日,上海弄堂建築愛好者林先生在其微博“里弄里-儂吾伊”上稱,上海市第四批擬定歷史保護建築慎余里告急,過街樓已經被拆掉一半,並呼籲大家“救救慎余里”。微博中殘缺不全的慎余里過街樓照片令許多上海老建築愛好者嘆息不已。
慎余里所處街區舊稱“唐家弄”,位於蘇州河北岸,因唐姓商人最早於此修築里弄住宅而得名,小刀會起義後,唐家弄所處區域被強行納入美租界,自1860年左右起,這片地界的舊式里弄建築開始興起,並逐漸繁榮。
慎余里內有7條弄堂,佇立著約50幢磚木結構的二層石庫門建築,規劃嚴整,全部為雙開間一廂房。每一幢房子清一色青磚到頂,樓頂有曬台,二樓都有鋼筋水泥結構的陽台,整個建築群保存得非常完好。
“閘北原有眾多石庫門建築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炮火炸毀,唐家弄因為當時處在租界,才得以保存下來,是如今閘北區為數不多被完好保存的石庫門房 子,慎余里是其中的精華。” 閘北區民間裡弄研究者溫舉珍介紹,慎余里大約建於1932年,北接天潼路,南抵蘇州河,東西鄰分別為四平里和承吉里。
歷史建築名單
慎余里究竟是不是優秀歷史建築?記者查詢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網站發現,在2004年10月公布的“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名單公示”中,確實有“慎余里”的名字,不過在2005年正式公布的“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名單 ”中卻不見了慎余里。
曾在市房管局歷史建築保護處工作過的一位知情人介紹,慎余里確實被閘北區申報為市級優秀歷史建築,也被公示。不過,“考慮到慎余里所在地塊未來要建大型公共綠地,又取消了申報,所以沒入選最後名單”。
市民和網友的質疑,閘北區房管局住宅建設管理科有關人士表示,今年4月,閘北區多部門舉行了一個關於慎余里及周邊地塊拆遷的工作會議,會議已形成一個會議紀要,明確要對慎余里進行保護性拆除。
閘北區規土局也證實,慎余里區域規劃為沿蘇州河的公共綠地,慎余里里弄中,一部分有價值的建築將予以保留,進行保護性拆除,拆下的房屋建材將被編號保存,其中部分建築擬在未來予以復建。
不過記者在拆遷現場看到,該地塊目前的拆除並非“保護性拆除”。站在天潼路上,只見標著“慎余里”三字的過街樓已被掀頂,臨街的房屋更是被拆除過半,有些地方僅剩宅基,被拆房屋的磚瓦、木料幾乎都被毀。
穿過過街樓走入里弄縱深,大多建築已人去樓空,部分建築也被拆除。“大部分居民已經簽約離開了,聽說房子要全部拆掉,一幢也不留。”62歲的陸 雄是慎余里22號的居民,他是為數不多還留下來的居民之一,與22號隔一條弄堂的建築已經拆除過半。“都是掄錘子砸掉的!” 陸雄說。
“沒聽說要保留,也不知道如何‘保護性拆除’。” 閘北區舊改辦一位王姓負責人表示,慎余里將全部拆除。負責這片地塊收儲的北站街道舊改指揮分部一位負責人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隨意拆除將不能復建”
“如果進行破壞性拆除,將來就不可能進行復建。”歷史建築保護專家王安石此前曾參加過閘北區有關慎余里項目的專家論證會,他表示,慎余里項目整 體保存完整,也代表了上海石庫門發展的一種風格,“將來如果進行復建,至少應該保持十六幢以上的體量,這樣才能體現出一片裡弄的特徵。”
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教張松表示,閘北區應該以歷史風貌保護區的形式來保護包括慎余里在內的整片裡弄區
張松認為,拆除慎余里這樣有代表性的石庫門是一種短視行為,“包括慎余里在內的唐家弄區域是閘北為數不多的石庫門式歷史建築,既體現了閘北的歷史進程,也保存了建築的多元化和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