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觀[廣東省汕尾市]

慈雲觀,原名上埔庵,位於廣東省汕尾市陸豐 潭西鎮上埔村東畔,古樹參天,環境清靜。清鹹豐六年(1856年),張信定、張信丹等道人始建,坐西北向東南,以二進的平房格式為殿宇,配兩側廂房,土木建築結構。前座為慈航殿,供奉慈航道人,后座為老母殿,供奉元君老母、瑤池老母、天后聖母等道教尊神,兩側廂房為宿舍和食堂等。建築面積560平方米,殿前和後面曠地面積2440平方米,四周以圍牆環繞,中建大門,大門前設放生池和菜園地,總占地面積5400平方米。已擬定遠景規劃藍圖,逐步籌資完善配套建設。

道觀介紹

慈雲觀多年來曾榮獲省、市級"文明宗教活動場所"和"和諧寺觀教堂"等榮譽稱號,2010年榮獲"首屆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的綏化市道教協會就設立在慈雲觀。如今,已成為黑土地上一大名勝並以其獨特的"慈雲文化"魅力吸引著八方遊人的慈雲觀,每逢廟會聖日更是香客如潮。慈雲觀已日漸成為人們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並道教文化的重要視窗。

道觀歷史

慈雲觀,原名上埔庵,位於廣東省汕尾市陸豐 潭西鎮上埔村東畔,古樹參天,環境清靜。清鹹豐六年(1856年),張信定、張信丹等道人始建,坐西北向東南,以二進的平房格式為殿宇,配兩側廂房,土木建築結構。前座為慈航殿,供奉慈航道人,后座為老母殿,供奉元君老母、瑤池老母、天后聖母等道教尊神,兩側廂房為宿舍和食堂等。建築面積560平方米,殿前和後面曠地面積2440平方米,四周以圍牆環繞,中建大門,大門前設放生池和菜園地,總占地面積5400平方米。已擬定遠景規劃藍圖,逐步籌資完善配套建設。

民國時期,林信宜等數位道眾仍在此堅持學道修持。1958年至1980年,道觀改作他用,道人散出,停止宗教活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重申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部分道人返回主持道觀事務。但因該觀長期失修,以致嚴重損壞及部分倒塌,在道教信眾和社會熱心人士的支持下,籌資修建。經過艱辛的努力,先後投入資金100多萬元,修復後面貌煥然一新,2003年,政府宗教工作部門批准登記為道教活動場所。

慈雲觀現負責人林崇源,常住道人3名,道教信眾300多名。該觀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實行民主管理,發揚道教“慈悲濟世”的優良傳統,保持勤儉節約、清淨樸素的道風,熱心支持社會公益福利事業。近年來,還收埋白骨3500多具,修鋪兩條長2千米寬6米的水泥道路,支援災區,關心五保老人、殘疾人、病難戶、困難兒童入學等共捐300多萬元,受到當地黨政部門的肯定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慈雲觀不僅是一處修身養性學習道藝的好場所,而且是一個觀光旅遊避暑納涼的好地方。

規劃布置

慈雲觀現有占地面積達8萬平米,總體布局為中、東、西、外四區。其間分布著慈航觀音大殿、關帝財神殿、九龍浴聖池、日月塔、八仙池及山門、鐘鼓樓、天台和地母殿、藥王殿、老祖殿、龍碑亭、"圐、參"神樹、龍祥清泉、公主殿、幽冥殿、壽星神像、護法殿並國學文化長廊、養生大齋堂、經堂、寮房及多處人文自然景觀。慈雲觀以其莊嚴玄妙、古樸獨特的神文建築並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吸引著廣大的香客遊人朝真祈福。慈雲觀規劃圖在文化交流方面,位於慈雲觀西區的綜合樓內設有道德養生文化院,以"慈雲文化"建設為宗旨,弘揚道德養生是科學養生的第一要素。重點開展道教文化研究及道德養生學研交流、慈善公益事業並琴棋書畫、武術養生和宗教文化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