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散文部分
以2004年初版為主線,2014年增補篇章補綴於後,篇名更改的作品,以2004版為正式名稱,2014版備註於括弧內。與魔鬼之子共舞(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本文在沒有邏輯結構的敘述下解剖自己的內心,講述自己的孤獨與敏感。
一個仰望天空的孩子——以散漫輕鬆的筆調娓娓道來作者喜愛的音樂、電影、書籍、書籍、作家、療傷方式、寫作。
六個夢——這是一篇樂評,作者在文中談到了朴樹、朱哲琴等音樂人,同時也特別談到了幾首較為突出喜愛的音樂作品:《當時的月亮》等。
寒武紀——講述了“我”在生物課上聽到的“寒武紀”這個名詞之後產生的一些聯想。
七天裡的左右手(七日左右)——對考試壓力的發泄,談到自己對難以選擇文理科的複雜心態,並將其形象的比喻為左右手。作者希望選擇文科,然而家長希望自己學理科的矛盾關係。
圍城紀事(小圍城)——通過作者的母校的三條校訓講述作者以及周圍人的高三生活,筆調詼諧、從容。
我上高二了——幾乎每段話之前加一句“我上高二了”,講述了作者對高二生活的想像與認識,並從中抒發升學的壓力。
桃成蹊里的雙子座人——作者以幾乎吐槽的筆調談桃成蹊里外的自己,以及桃成蹊里認識的朋友,既有對自己夢想漫無邊際的講述,也有對想像中社會的看似看透的認識。
十二月——講述了作者在即將到來的十二月的各種心態與事情。
四維讀書之寫在前面——講述作者對於讀書的種種理解。
水中的藍色鳶尾——讀後感,講述作者對自己喜愛的作家安妮寶貝的書籍的種種看法。
坐井觀天的幸福——讀後感,講述作者對自己喜愛的作家蘇童的書籍的種種看法。
一個人的城市——讀後感,講述作者對自己喜愛的作家劉亮程的書籍的種種看法。
永遠哀傷的孩子——對《彼得潘》的讀後感。
生活在別處——以蘭波的話為篇名講述作家對自己理想的生活的憧憬。
劇本——本文虛擬了兩種態度對待人生的兩個人,左岸和右岸,左岸激烈,右岸溫和老實,其實表達的是作者內心的兩種分裂的意識。
七天——篇名取自安妮寶貝的同名書籍,內容則是作者對於高三生活的種種感觸。
三個人——講述“我”和“我”兩個朋友“小蓓”和“小許”的故事。
陰天——通過“陰天”講述的其實是作者自己對憂傷的理解。
三月——講“我”在網上發表的一篇文字《三月》,“我”和“我”的朋友對它的看法。
明媚冬日——冬日裡“我”與幾個朋友的故事。
2000,我的泱泱四季——散漫的筆法講述“我”的四季。
小說部分
以2004年初版為主線,2014年增補篇章補於後,篇名更改的作品,以2004版為正式名稱,2014版備註於括弧內。
消失的天堂時光——昂維和崇明是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兩個少年,他們家境優越,昂維更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兩人的朋友葉展則是這個城市音樂的驕傲。三人一起在木棉天堂酒吧喝酒,暢談。昂維寫著這個城市最好的樂評,而崇明寫著最好的歌,葉展則將這首歌傳唱,他們都成了這個城市最知名的人。而一次喝醉酒的間隙,葉展的女朋友洛神告訴崇明她喜歡她,崇明憤怒的罵了她。因此事三人之間產生了罅隙,崇明與昂維很久不再與洛神、葉展來往,最後崇明決定去找葉展,而剛好那天葉展跳樓自殺了。昂維因為母親升職離開了這個城市,不久之後崇明便因為安眠藥過度而死。昂維活在寂寞之中懷念他的朋友。
崇明春天——崇明自小在上海長大,高中畢業後像是注定般來到了北京讀大學。在這期間他認識了自己喜歡的女生春天。雖然是一個優秀的設計專業的學生,然而在即將畢業的時候卻在北京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他的女友春天告訴他她的父親可以幫助他,他屢次在她即將說完的時候讓她住嘴,他認為這是瞧不起他,而春天其實只是想幫他。最後在無法找到工作的窘迫之中,崇明離開了春天回到了香港,不久,兩人相互在自己的工作之中表達了對對方的留戀,然而他們能否再在一起卻成了未知數。
天下(原收錄於《左手倒影,右手年華》,2014版增補時改收入本書)——十八年前,天下兩大高手蓮槳和花丞決鬥,結果兩人戰成平手,並相愛生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都取名“蓮花”,母親蓮槳帶走了兒子,父親花丞帶走了女兒去了大漠,兩人約定十八年後再戰。十八年之間,他們分別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了一流的高手。花丞帶著女兒來到了江南再次比武,花丞殺死了自己的愛妻,而蓮花(男)為報仇殺了自己的父親,在花丞死後他得知了真相,雖然後悔不已然而已於事無補。妹妹蓮花又來為父親復仇,蓮花(男)想讓讓她殺了自己。蓮花(女)殺了哥哥之後被婆婆告知真相心痛不已看破塵世,背劍回到大漠,在疏忽之中碰到沾有劇毒的銀針而亡。
篇章目錄
2004年初版 | 2014年增補版 | ||
---|---|---|---|
序:與魔鬼之子共舞 | 序: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 | ||
白晝明媚 | 白晝明媚 | ||
1. 一個仰望天空的孩子 | 2. 六個夢 | 1. 小圍城 | 2. 七日左右 |
3. 七天裡的左右手 | 4. 寒武紀 | 3. 我上高二了 | 4. 寒武紀 |
5. 圍城紀事 | 6. 我上高二了 | 5. 六個夢 | 6. 十二月 |
7. 桃成蹊里的雙子座人 | 8. 十二月 | 7. 明媚冬日 | 8. 劇本 |
9. 消失的天堂時光 | 10. 四維讀書之寫在前面 | 9. 三個人 | |
11. 水中的藍色鳶尾——讀安妮寶貝 | 暗夜未央 | ||
12. 坐井觀天的幸福——讀蘇童 | 13.一個人的城市——讀劉亮程 | 1. 創世紀 | 2. 四季焚香 |
14. 永遠哀傷的孩子——讀《彼得潘》 | 3. 崇明春天 | 4. 陰天 | |
暗夜未央 | 5. 三月,我流離失所的生活 | 6. 消失的天堂時光 | |
1. 生活在別處 | 2. 劇本 | 7. 楊花 | 8. 回首又見他 |
3. 七天 | 4. 三個人 | 9. 天下 | |
5. 崇明春天 | 6. 陰天 | 夜頁 | |
7. 三月,我流離失所的生活 | 8. 三月,我流離失所的生活(續) | 1. 寫在前面 | 2. 一個仰望天空的小孩 |
3. 桃成蹊里的雙子座人 | 4. 永遠哀傷的孩子 | ||
9. 明媚冬日 | 10. 2000,我的泱泱四季 | 5. 水中的藍色鳶尾 | 6. 一個人的城市 |
後記 | 7. 坐井觀天的幸福 | 8. 關於《生活在別處》的生活 |
人物簡介
散文部分
“我”——喜歡閱讀,喜歡音樂,喜歡寫作,文科理科成績不相上下的好,但是喜歡文科,父母和朋友卻都不支持他的喜歡。
小A——在序言、《我上高二了》和《七天裡的左右手》等篇章中可見,文科極好,而理科極差,對“我”多有勸導,是“我”的摯友。
小蓓——是“我”最好的異性朋友,一個“不怎么寂寞的孩子”。見於《三個人》。
小傑子——見於《明媚冬日》,“我”的朋友。
小說部分
《消失的天堂時光》
昂維——文章中的“我”,家境優越,“從小就耳熏目染地學會了極度商業化的微笑和八面玲瓏的辭令”,“在包括老師在內的大人世界裡贏得了很好的評價”,後來吃安眠藥而殺。
崇明——是個富有而寂寞的孩子,父母雙亡,“不太愛說話,喜歡溫柔平滑的黑夜”。
葉展——“找天堂樂隊”的成員,“是這個城市年輕人的驕傲”。後來跳樓自殺。
洛神——葉展的女朋友,後來又變成崇明的女朋友,漂亮而瘋狂,是個三心二意的女人。
《崇明春天》
崇明——從小在上海長大,後來大學去了北京學習設計。
春天——最明顯的標誌是“濕漉漉的頭髮總有一股春暖花開的味道”,崇明的女朋友。
《天下》(原收錄於《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蓮槳——女,江南第一殺手,冷酷無情,手持唱月劍。
花丞——男,星目劍眉,大漠第一殺手,深愛蓮槳,手持葬月劍。
蓮花(男)——蓮槳與花丞之子,星目劍眉,從小由母親撫養從小在蓮漪山莊長大,“總是黑色的長袍,頭髮用黑色的繩子高高束起,額前有凌亂的髮絲四散飛揚。”蓮槳死後,持唱月劍。
蓮花(女)——蓮花(男)的妹妹,從小在大漠由父親撫養長大,花丞死後,持葬月劍。
創作歷程
《愛與痛的邊緣》是郭敬明在高三時期所寫的一部散文、短篇小說合集。當時的他正處於緊張的備考之中,由於學校管理嚴格,學生無法經常外出學校,郭敬明極少的幾項消遣活動之一就是寫作,這些零零散散寫作的篇章既使得郭敬明釋放了心中的壓力,也讓閱讀的同學們感到新奇和好玩。以後郭敬明將這些篇章合錄出版了這本《愛與痛的邊緣》。
作品賞析
在《愛與痛的邊緣》這部文集裡,音樂、電影、寫作、夢境、閱讀、友情、愛情,這些話題無不關乎個人的日常生活與喜好。碎片式的生活片斷,長短不一的青春囈語,展露了作者對生活的切實感受和情懷。在《愛與痛的邊緣》中,郭敬明也傾向於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及青春期敏感而細膩的情愫。“有人說我很會講故事······我只是善於把自己一點一點地剖開,然後一點一點地告訴他們我的一切。我不會是個好的寫小說的人,因為我不習慣去講別人的故事。哪怕我想寫一個宋朝勤勞的農民,寫到最後我還是會扯到自己身上來。”“白天的時候我是個明朗的孩子,大多數朋友總是認為我是個沒有憂傷的孩子,手中握著大把大把的幸福,甚至有時候不懂得珍惜而肆意地揮霍,憂傷是嵌在心裡的不可名狀的灼熱,不可言說”。可以看出,由於生活閱歷及人生體驗相對有限,郭敬明的“小情懷”普遍表現為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情感。這與林白們的“身體寫作”及“新生代”作家的欲望訴求迥然有別。
作者在自序中這樣說:“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一個雙子星的孩子站在曠野之上,站在巨大的藍色蒼穹之下仰望他聖潔的理想。他張開雙手閉著眼睛感受著風從身體兩側穿過時帶來的微微搖晃的感覺。他像這片曠野一樣敞開了自己充滿疼痛與歡樂的成長。在《一個仰望天空的小孩》、《消失的天堂時光》、《崇明春天》等等篇章中,唯美細膩的青春憂傷、悽美感傷的情感故事,總給人疼痛之感,而疼痛之感則是一個十七歲青年關於青春心靈成長的體驗與訴說。
郭敬明用華美的語言所營造的憂傷氛圍對於他的“冬粉”來說有著強勁的傷力。如《一個仰望天空的小孩》中這樣寫道:“我是一個在感到寂寞的時候就會仰望天空的小孩,望著那個大太陽,望著那個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滿淚水。”“在天空清澈的夜晚,我總會在CD機中放進一張民謠。我總是喜歡揚琴丁丁冬冬的聲音,像一個滿腹心事的宋朝女詞人的淺吟輕唱。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打窗台濕綾綃。”“身邊的人說我走路的姿勢是寂寞的,雙手插在口袋裡,眼睛盯著前面一處不可知的地方。朋友說我寫字的時候才是真正寂寞的,眼睛裡是忽明忽暗的色澤,姿勢是一種完美的防禦。其實當我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我才是真正的寂寞,可是我總是在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才仰望天空”。像這樣的句子在《愛與痛的邊緣》這部集子中比比皆是。青春讓人感傷,成長也讓人寂寞,郭敬明的文字以充滿綺麗的想像和隱忍的性格,建構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世界。
版本變遷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備註 |
---|---|---|
2001年9月 | 東方出版中心 | 初版 |
2003年 | 東方出版中心 | 封面重新設計 |
2014年 | 長江文藝出版社 | 內容重新修訂,改 名《白駒守歲》 |
作者簡介
郭敬明(1983—),四川自貢人,現居上海。當代作家、導演。2003年以長篇小說《幻城》蜚聲文壇,在當年拿下全國文學類暢銷書第一名。此後陸續出版的《夢裡花落知多少》、《小時代》都獲得驚人的銷量。郭敬明的語言風格清澈、柔婉、空靈、華美,在青少年一代有極大影響,但同時又在文學界極具有爭議性。社會評價
媒體評價
金鷹網:“仔細閱讀郭敬明的文字,沒有韓寒的叛逆,亦沒有安妮寶貝的頹廢。而是專屬於他的風格——憂鬱。”
新浪網:“作者從追溯自己降臨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試圖剖析自己性格成長及心靈旨趣變化的內在動因。作者是一個憂傷的孩子,一個性格矛盾的孩子,一個有著鮮明個性、渴望獨立自由生活的孩子,同時也是一個具有強烈現實感的孩子。他厭惡學校里壓抑沉悶的生活,但他也明白當前惟有聯考才是證明自己的成功之階;他探尋並嚮往作家豐富的精神世界,但同時又對世俗的金錢、物質有著毫不掩飾的欲望與夢想。所有這些,在作品中都有形象而生動的反映。”
騰訊網:“他非常迅速的,從一個連書名都取得略有鄉鎮感的小城孩子,進化成了他想要成為的城市少年。”
學者點評
郁文:“捧一本《愛與痛的邊緣》就捧到了一股清新的風,不管它是吹自山明水秀的田野,還是吹自喧囂繁華的城市,都是沒有經過任何過濾也沒有摻雜任何異質的原汁原味。這原汁原味,我們久違了。”
劉桂茹:“寧靜的憂傷一直都是貫穿郭敬明《愛與痛的邊緣》中的敘述基調,但郭敬明在《愛與痛的邊緣》里那種發自內心本真的‘憂傷’及其蘊含的生命體驗,經過多番演繹已慢慢變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