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化學反應[生物學]

愛情化學反應[生物學]
愛情化學反應[生物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腦科學以及心理學研究發現浪漫、轟轟烈烈的此類愛情是一種生物程式。有關愛的行為都是源於多種吸引力。生物學對愛情的解釋是通過進化的力量主導,通過激素起作用,所有瘋狂的行為只為了把基因傳遞給後代。 而其中起到主導的激素則是多巴胺。最新科學發現共度20年的伴侶中,大約十分之一的人看到愛人照片後,腦部迅速分泌大量化學物質多巴胺。

主要原理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不僅能左右人們的行為,還參與情愛過程,促進人對異性(也包括同性)情感的產生。但是促使多巴胺等大量愛情激素的分泌則來源於基因。

大腦中心——丘腦是人的情愛中心,其間貯藏著丘比特之箭——多種神經遞質,也稱為戀愛興奮劑,包括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當一對男女一見鍾情或經過多次了解產生愛慕之情時,丘腦中的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就源源不斷地分泌,勢不可擋地洶湧而出。於是,我們就有了愛的感覺。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們感覺愛的幸福。人們品嘗朱古力時或癮君子們在“騰雲駕霧”時,所體驗到的那種滿足感,都是同樣的機制在發生作用。幸好,我們的大腦能夠區別彼此之間的不同。多巴胺好像一把能打開許多鎖的萬能鑰匙,根據所處情景不同,在體內產生不同的反應。朱古力的氣味、口味告訴大腦,我們正在吃東西;情侶的體味和香味提醒大腦,我們正在身陷愛中,並促使我們進行交配,以此繁衍後代。

多巴胺帶來的“激情”,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愛可以永久狂熱。不幸的是,我們的身體無法一直承受這種像古柯鹼的成分刺激,也就是說,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處於心跳過速的巔峰狀態。總是有一段冷淡期。所以大腦只好取消這種念頭,讓那些化學成分在自己的控制下自然新陳代謝。這樣一個過程,通常會持續一年半到三年。隨著多巴胺的減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變為平靜,從而進入冷淡期。

科學家揭示出了愛情在大腦中的位置,以及組成愛情的獨特化學成分——多巴胺。研究同時表明,愛情帶來的迷狂,在化學組成上,與人發瘋的時候幾乎完全一樣。所以,那些表白“親愛的,我愛你愛得發瘋”的男女們,其實並沒有誇張,他們在無意中,說出了一個偉大的科學預言。

真愛彌久

愛情化學反應[生物學] 愛情化學反應[生物學]

最新科學發現共度20年的伴侶中,大約十分之一的人看到愛人照片後,腦部迅速分泌大量化學物質多巴胺。 作為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傳遞喜悅興奮感,堪稱“快樂激素”。上述多巴胺爆發的化學反應在新情侶腦部出現得較為普遍。

傳統觀點認為,人類愛情和性渴望在感情關係確立初期達到極致,而後日益淡漠。情侶間如膠似漆、意亂情迷的浪漫狀態在雙方相處15個月內開始淡化,10年後已經消逝。看來這是人們的一個認識誤區,愛情或者婚姻並不是從七年以後才開始癢的,而是四年後感情開始淡化,我們每個人都要在此時保衛愛情,如果保衛的好,會像天鵝伴侶一樣白頭偕老。

激素愛情

科學家還告訴我們:多巴胺的強烈分泌,會使人的大腦產生疲倦感。大腦疲倦了以後,減少多巴胺的分泌(也就是俗稱的“情到濃時情轉薄”),。由此引發的後果就是,或者愛情變淡,或者乾脆分手。同時,科學家也警告所有正在發誓天長地久的瘋子們:戀愛期間最長的保質期是四年。

以前我曾經關注過一位名人的愛情,那時候他正在熱戀,找了位絕色女友,時不時的看見他帶著女友出席各種場合,也時不常地聽到他熱烈的愛情表白,有一次,在一個情感訪談節目裡,他公開向傳統的“七年之癢”的說法挑戰,他說他不信這個,他覺得自己的愛一定會超越世俗。為此,我更加執著地關注著他的愛情動向,誰曾想,在他口出狂言的兩年後,也就是在他與那女子相識相愛的四年後,他的多巴胺物質果然迅速減少甚至停止分泌,兩人出現了感情危機,直至離了婚。

當然,我們也不必為戀愛時期的短暫而感到悲觀,不是所有的人因為多巴胺的減少就會選擇分手,大多數的人因為責任、孩子、父母等等因素選擇了堅守愛情與婚姻,還有為數不少的人,還在源源不斷地為愛情注入著新的活力、新的內容,為愛情的天長地久做著不懈的努力,真是因為他們的不懈努力,最終突破四年之後的戀愛冷淡期成功將愛情的期限延長到20年之久。這種超越了戀愛期限的更廣闊意義上的愛,或許就是我們人類身上最可貴最可愛的地方。

好在,愛情並不是只有四年的時間就會結束,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里,都有一個四年,可以忘我地付出、熱烈地戀愛,像一個瘋子一樣做著一切稀奇的愛的舉動,以突破四年後的冷淡期,對待愛情,且讓我們借用科學家的理論,嚴謹一點地來說,就是:當多巴胺風起雲湧的時候,我們狂熱地愛與被愛著,盡情享受愛的甜蜜;當多巴胺風平浪靜的時候,我們坦然處之,仍然為愛奉獻與努力,最終像天鵝一樣不離不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