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蔚藍的王國里,詩人在追尋俄羅斯語言,在追尋大自然;在兩首四行詩里,詩人在追尋正確與真理,在追尋愛之路:當我獨處的時候……我將想些什麼呢?——麻雀、鴿子和昆蟲;我夜裡起身,我將想些什麼呢?——玫瑰、岩石和我的樹;當我離世的時候……我將想些什麼呢?——沙漏、祈禱和敵與友;最後一次見面,我將想些什麼呢?——獵狗佩加茲、瑪莎和波琳娜;明天,明天!玫瑰花,多么美麗,多么鮮艷
在屠格涅夫這位俄羅斯文學大師筆下,俄羅斯的自然風光被賦予了哲學和人性的光芒,而俄羅斯的人物則具備了大自然的莊嚴、博大和肅穆。感人的筆觸、纏綿的情愫,《愛之路》是一曲俄羅斯的“愛之歌”。
作者簡介
屠格涅夫,俄國小說家、散文家。生於俄羅斯奧廖爾省一個貴族家庭。先後入莫斯科大學、彼得堡大學讀書。留學德國,長期僑居法國,一生反對農奴制。著作豐富
,長篇小說有《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等,中篇有《阿霞》、《初戀》等,散文集有《獵人筆記》、《文學與生活回憶錄》、《散文詩集》
等。他是俄羅斯語言大師,對俄羅斯語言規範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譯者簡介
張守仁,男,1933年生於上海崇明縣。畢業於南京外國語學校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先後在《北京晚報》、北京出版社工作。曾任《十月》雜誌副主編、編審,編
發過《高山下的花環》、《三生石》等多部全國獲獎作品,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曾連續擔任第一至第四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評審。現任“21世紀文學之星”
叢書編委會副主任。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寫作,著有散文集《廢墟上的春天》、《尋找勿忘我》、《愛是一種傷害》等。散文《林中速寫》獲“中華精短散文大賽
”獎,並被選人多種中學語文課本;《角落》獲“全國親情、友情、愛情徵文”一等獎;《感悟天壇》獲第三屆老舍文學獎散文獎。另有《屠格涅夫散文選》、《道
路在呼喚》等多部譯著。
目錄
鶇鳥——之一
無巢
鄉村
乞丐
狗
心滿意足的人
對手
我憐憫
“請聽聽蠢人的評判
瑪莎
東方傳說
傻子
兩首四行詩
麻雀
玫瑰
最後一次見面
菜湯
門檻
拜訪
昆蟲
蔚藍的王國
“啊,我的青春!啊,我的朝氣!”
老人
作家與評論家
兩個富人
記者
鶇鳥——之二
倆兄弟
悼念尤·彼·弗列夫斯卡婭
基督
利己主義者
獅身人面像
沙漏
敵與友
高級人士的宴會
女神們
岩石
鴿子
明天,明天!
我夜裡起身
大自然·
我將想些什麼呢?
“玫瑰花,多么美麗,多么鮮艷
海上航行
僧侶
當我獨處的時候
我們還要較量一番!
當我離世的時候
愛之路
祈禱
俄羅斯語言
正確與真理
哇哇
我的樹
樹林和草原
話說夜鶯
國外書簡(第一封信)
獵狗佩加茲
我們的人派我來的!
三言兩語談談格蘭諾夫斯基
我所見到的別林斯基
莎士比亞誕生三百周年
在莫斯科普希金紀念碑揭幕典禮上的演說
致波琳娜·維亞爾多
致阿列克賽.謝爾蓋耶維奇。蘇沃林
致斯帕斯克一魯托維諾村的農民們
致列·尼·托爾斯泰
譯後記
附錄:林中速寫(張守仁)
……
[看更多目錄]
推薦理由
守仁是著名編輯家。同時,也寫過不少情真意切的散文,出版過五部散文集。在此之前翻譯過三部俄羅斯文學作品。這部屠格涅夫的《愛之路》譯作,由“散文詩選”和“散文選”兩輯組成。 第一輯“散文詩選”,是屠格涅夫晚年(1878—1882)的主要作品。他把老年人的思考、感受、體驗濃縮到精短的篇章里。其中有對俄羅斯鄉村風貌的讚美(如《鄉村》),有對母愛的歌頌(如《麻雀》),有對忠貞愛情的記述(如《瑪莎》),有對獻身精神的禮讚和懷念,(如《門檻》、《悼念尤?彼?弗列夫斯卡婭》),也有老人晚年的感傷、沉重的嘆息、孤獨的痛苦(如《當我離世的時候》、《無巢》、《玫瑰花,多么美麗,多么鮮艷……》等)。 這些散文詩,仿佛是散文和詩熔煉成的合金,結實、厚重,內涵豐富;又像壓縮了的彈簧,富有激情和力度。 本書第二輯中的《樹林和草原》,作為《獵人筆記》的尾聲,是世界散文史上的絕品。 屠格涅夫一生給女友寫過一百多封書信。譯者選擇了一封。
文摘
鶇鳥——之一
我躺在床上,但我不能人睡。憂慮咬齧著我的心。單調得令人厭倦的、痛苦的思緒,緩緩地閃過我的腦海,猶如陰霾天氣里從灰色山頂上不停地飄過的、綿延不斷的
雲霧。
啊!那時我熱戀著,那種無望的、痛苦的愛情,只有被歲月的冰霜磨礪過的人才能產生。我的心靈雖然沒有被生活所損傷,可已變得並不年輕!不年輕了……即使想
變得年輕些,也是無用的、徒勞的。
在我面前,窗欞呈現出淡白的影子。依稀能辨別屋裡種種家具。在夏日清晨半明半暗的曦影里,一切顯得更寂靜,更安謐。我看看錶:兩點三刻。屋外也是萬籟無聲
……露珠,一片露珠的海洋!
在露水裡,在花園中,就在我的窗子上面,一隻黑色的鶇鳥已經開始歌唱、鳴囀,嘹亮而又自信地滴溜溜啁啾著。抑揚頓挫的鳴聲,送入我靜寂的房間。它們灌滿了
整個屋子,灌滿了我的耳朵,灌滿了我那被失眠和痛苦的思慮折磨得昏昏沉沉的腦袋。
這些鳥語,顯示出一種清新、恬淡和永恆的力量。我從鳥語裡面聽出一種大自然本身的聲音,一種悅耳的、無意識的、永無始終的聲音。
這隻黑鶇鳥歌唱著,自信地讚美著。它知道,不要多久,照例會耀眼地升起永恆的太陽。在它的歌聲里,絲毫沒有屬於它自己的東西。它這隻黑色的鶇鳥,一千年前
曾迎接過同樣的太陽,數千年後也將迎接這個太陽,——那時,我遺留在世上的東西,在充溢著它的歌聲的氣流里,也許將像肉眼看不見的塵埃那樣,圍繞著它鳴叫
的軀體鏇轉。
於是我,一個可憐、可笑、熱戀著的人,想對你說:感謝你,小鳥;感謝你在那不幸的時刻,在我窗下突然唱起有力、奔放的歌聲。
鳥兒沒有安慰我,我也沒有尋求安慰……但我的眼睛裡噙滿了淚花。我心情激動,沉重的負荷,稍稍有所鬆動。啊,黎明前的歌手,和你歡樂的鳥語相比,即使是有
生命的東西,也顯得缺乏青春和朝氣!
當四面八方都已泛濫著寒冷的波濤,它們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將把我卷進無邊的大海,這時候是否還值得去悲傷,去痛苦,去考慮自己呢?
眼淚在流淌!……而我那只可愛的黑鶇鳥,卻若無其事地繼續唱它那無憂無慮的、幸福的、永恆的歌!
呵,終於升起的太陽,在我發燙的臉頰上,照見了怎樣的淚水啊!
可是我仍像往常那樣微笑著。
1877年7月
無巢
我到哪兒去安身呢?該怎么辦呢?我像一隻無巢的孤鳥。它蓬鬆起羽毛,棲息在光禿禿的枯枝上。留下來感到難受……可是飛到哪兒去呢?
瞧,它張開了自己的翅膀,迅捷、筆直地飛向遠方,像一隻被鷂鷹驚起的
後記
雨滴在窗玻璃上流淌,像是透明的小蟲子向下扭曲爬行。窗外,江南雨季中梧桐滴水的南京頤和路,一片迷濛。圍牆外毗鄰的西式小樓落地窗前,有個少女臨窗彈奏
李斯特的鋼琴曲《愛之夢》。琴聲穿越雨絲,飄入濃蔭,像清泉似的滲進我當年任軍事譯員的小屋。在那被春雨打濕了的鋼琴聲伴奏下,年輕的我,用稚拙的文字練
習文學翻譯,然後拿自己的譯文和名家的譯文比較,從中學習譯事的技巧,並尋找自己的不足。屈指算來,那已是半個世紀前的事了。
無論是在南京或者是北方,我都是南京新街口和北京王府井外文書店的常客。每當覓到屠格涅夫的原文版作品或者是泰戈爾親自英譯的散文詩集,即使阮囊羞澀,我
也要節省下飯費、零用錢,拼湊起來買回去慢慢欣賞。
幾十年來,我對散文這種文體情有獨鍾,先後出版了《廢墟上的春天》、《尋找勿忘我》、《愛是一種傷害》等多部散文集,並榮獲了多種散文獎,這和我上外專和
大學時迷醉於外國古典散文有關。
我翻譯屠格涅夫散文,已有相當長的時間了。翻譯期間,常常是前天晚上把原文熟讀數遍,爛熟於心,然後入睡,醞釀一夜,第二天早晨,趁頭腦清醒之際動手。一
個早晨,我一般只翻譯五六百字。生怕譯多了,神思分散,筆力不逮,達不到等值翻譯的要求。我苦心琢磨每一個字句,讓它們在腦子裡翻滾、比較,幾經反覆斟酌
,才能確定。即使如此慘澹經營,我還常為只能譯出原文水平的十分之七八而感到遺憾。
學習屠格涅夫作品,使我懂得要像畫家那樣觀察大自然的顏色。有一年秋天,我到伊春去組稿。伊春市文聯的朋友興奮地告訴我,現在正是“五花山”季節,秋林很
美,建議到興安嶺林區看看。我進入北方森林,經過仔細觀察、比較,發現那些顏色斑斕的葉子,那些變橙、變黃甚至變紅的葉子,大都系材質很差的雜木、灌木、
藤木植物所長。
序言
屠格涅夫散文詩集《愛之路》,我自1961年譯出,隨後報刊選登、香港《文藝世紀》連載,“文革”中被斥為“封資修大毒草”。到1981年首印單行本,90年代三次重版、十多次重印。不覺間,迄今已歷半個世紀。
屠格涅夫的主要著作,特別是他晚年寫的散文詩,內容豐富,語言簡潔、生動,有一個共同的永恆主題:張揚一切美好事物,鞭撻假、醜、惡,謳歌人類善的、美的心靈,尤其是歌頌愛,歌頌愛情,歌頌人性的純樸、平和、憐憫與真誠。我想,所有這些,就是他的散文詩之所以被許多國家譯成多種文字流傳、廣為讀者喜愛的根本原因。
久有盛譽的商務印書館,向來出書嚴謹。他們對拙譯《愛之路》有興趣重版,我欣然同意,鏇即簽約,決定保留拙譯本原貌,重排印行。趁此機會,我將拙譯本認真校閱了一遍。
屠格涅夫散文詩,在我們大陸老一輩知識分子和大學生中,曾擁有眾多讀者。時至今日,社會上雖然物慾橫流,沉渣浮起,但我們也看到,許許多多青年有智慧、有能力,自強不息,有所作為。我相信,他們將同老讀者一樣,愛讀和能夠理解、欣賞屠翁的散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