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榮格去世前不久,他讀了一篇禪宗佛學的文章,並告訴一位採訪者:我覺得我們好像在討論同一件事情,只不過是用了不同詞語而已。用不用詞語“潛意識”並不起決定作用,關鍵是藏在這個詞背後的概念。作者簡介

愛德華滋深入蠻荒向印第安人宣教,晚年新任新澤西大學(後來的普林斯頓大學)校長。
目錄

例1:“對不起,我不是我自己”
例2:動機性遺忘
例3:瑪麗的夢想
例4:奧克女士
例5:凱庫勒的夢
例6:富於表現力的藝術治療
例7:叢林殺手
例8:琳達遺忘的童年記憶
例9:我們之間的潛意識生活世界
例10:梅爾路肯人的豬頭女神
話語社區與知識構建
第2章 從歷史視角看意識與潛意識
想像、創造和無形的世界
潛意識的各個方面:文學、哲學和科學
心因性和分裂型精神病理學方法
下意識觀念及狀態
走向弗洛伊德
第3章 弗洛伊德、阿德勒和榮格:不同潛意識心理學
觀點的對比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防禦、壓抑及其後果
關於潛意識的四種觀點
本我、自我、超我及其他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榮格“與潛意識的衝突”
同步性和心理感染
小結
第4章 交替話語的發展:沙利文、皮爾茲和鮑斯
哈瑞·斯塔克·沙利文
弗瑞茨·皮爾斯
梅德·鮑斯
小結
第5章 關於“潛意識”的精神分析進展
人際圖式和發展過程
發展的偏離性格防禦
壓抑與分離:潛意識根源的兩個隱喻
分離、多樣性和碎片性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的“潛意識”
動力潛意識
未壓抑的潛意識:前思潛意識
未確認的潛意識和未表達的體驗
前思的、動力的以及未確認的
絕對的和相對的潛意識
潛意識溝通
小結
第6章 認知治療、認知科學和認知潛意識
第7章 超個人潛意識的發展:看不見的世界、潛意識領域和非自我核心
第8章 意識和潛意識:接下來的一百年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