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拉府

惹拉府

惹拉府位於馬來亞半島上。惹拉府人口66.1%為馬來民族,習操馬來語。68.9%信奉回教,另26.2%信奉佛教。

基本信息

簡介

惹拉府惹拉府

惹拉府(泰文:จังหวัด ยะลา,英文:Changwat Yala)在香港報章中往往被譯為也拉府,是位於泰國最南部的一個不甚安寧的府份。在馬來語中,惹拉府又被寫作“玉羅”( Jolor)。

概況

惹拉府位於馬來亞半島上。本府行政上被劃分為8個大區(ampoe),又進一步被劃分為56個社區(tambon)及341個村(muban)。 惹拉府人口66.1%為馬來民族,習操馬來語。68.9%信奉回教,另26.2%信奉佛教

基本資料

惹拉府惹拉府

首府: 惹拉市
面積: 4,521.1 平方公里
排名:48
人口: 415,537 (2000)
排名: 59
人口密度: 92 /平方公里
排名:47
ISO 3166-2: TH-95
府尹: Thira Mintharasak
(自2006年11月起)

歷史沿革

歷史上惹拉府曾經是北大年蘇丹國的一部分,北大年由於歷來向素可泰王國及大城王國的泰王納恭而保持其半獨立性地位。後來,大城王國於1767年被緬甸軍攻陷,北大年蘇丹宣告脫離大城王國完全獨立。但是泰王並沒有承認這個獨立宣言,拉瑪一世在擊敗緬甸之後又將北大年蘇丹領地置於暹羅的直接控制之下,直到1909年英國與暹羅訂立條約,北大年被分為陶公府、北大年府和惹拉府歸泰國管轄,而吉打州和吉蘭丹州則歸英屬馬來亞管轄。在泰國南部地區的分離主義分子從不承認這一條約,他們在2004年1月認為時機成熟,開始襲擊泰國軍方及警方,製造叛亂氣氛。

象徵物

府徽上示意描畫出一群使用鋤頭、十字搖臂、吊藍的採礦工人。惹拉府原先盛產礦石和礦石。府樹是 Red Saraca(學名:Saraca declinata)。府花則是 Bullet Wood(學名:Mimusops elengi)。

現狀

惹拉府惹拉府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惹拉府、北大年府陶公府地區曾有零星的民族糾紛,後來被泰國政府逐漸化解矛盾,局勢呈現相對平靜。而2001年他信當選泰國首相之後,由於其政府側重建設泰國北部,在泰國南部漸失人心。2004年1月4日,一群手執武器的人在黎明時分襲擊鄰近陶公府內一個的軍營,殺害了四名軍人並搶走一百多支美制自動步槍,該事件象徵著泰南地區暴亂的開始,一直持續至今日。2004年7月,泰國國防部公布在泰南三府發生的暴力事件中已經有七百人喪生。到了2007年3月,該數字已上升至二千人以上,使得泰南三府被列為世界上除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外最不安全的地區,能和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帶相提並論,惹拉府在三府中又首當其衝。

泰國行政區劃

泰國全國共有76個一級行政區,其中包括75個“府”(จังหวัด,changwat)與直轄市的首都——曼谷。這76個行政區一般被劃分為5個主要地區,包括北部、東北部、東部、中部與南部地區,每個府都是以其首府(เมือง,Mueang)作為該府的命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