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惜秋華·八日飛翼樓登高
思渺西風,悵行蹤、浪逐南飛高雁。怯上翠微,危樓更堪憑晚。蓬萊對起幽雲,澹野色山容愁卷。清淺。瞰滄波、靜銜秋痕一線。
十載寄吳苑。慣東籬深把,露黃偷翦。移暮影、照越鏡,意銷香斷。秋娥賦得閒情,倚翠尊、小眉初展。深勸。待明朝、醉巾重岸。
作品校注
①危:一作“花”。
②把:一作“處”。
③影:一作“景”。
創作背景
“八日登高”,即重九節前一日。因重九有登高的習俗。“飛翼樓”,從此詞中“清淺、瞰滄波、靜銜秋痕一線”,及“移暮影、照越鏡”和詞人另一首《醜奴兒慢·麓翁飛翼樓觀雪》詞中有“幾度問春、倡紅冶翠,空媚陰情”,及“相扶輕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層”等句意看,應在越地。朱祖謀箋:王邁《飛翼樓》詩:“亭前一望海東流,更有雄樓在上頭。燕子飛來春漠漠,鴟夷仙去水悠悠。”題注曰:“舊傳說,范蠡故址。夏承燾箋:《太平寰宇記》按《越城記》六樓八門並四水門,共十二門樓,飛翼最高。沈立《越州圖序》:飛翼樓高十五丈,范蠡所以壓強吳者也。按《吳越春秋》為勾踐立飛翼樓以象天門。詞有憶姬語,當是姬去後之詞。
作品鑑賞
《惜秋華》,夢窗詞入夾鍾商。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韻,下片六仄韻。《夢窗詞》收此詞調五首,也因句逗有異可分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
此詞上片“思渺”兩句,觸景生情。言詞人在重陽前一日登上飛翼樓眺望湖山秋色。見滿湖秋風掀浪,無休無息地追逐著南飛的鴻雁,不覺思緒萬千想到自己也像那雁兒般的羈旅行役,行蹤飄忽,不禁惆悵不已。“怯上”兩句是說:重九登高,本是從古至今的習俗,現在我因為年老力衰,怕上高山,所以選擇這“飛翼樓”作憑欄眺望湖景夕照的地點,以寄託登高之意。“蓬萊”四句,“蓬萊”指紹興蓬萊閣。此述詞人登樓眺望的印象。詞人眺望隔湖山色,發覺淡綠色的遠山仿佛籠罩著一層憂愁的面罩,那幽雲繚繞使對岸的蓬萊閣恰如仙境般的飄渺微茫。他瞰視樓前,湖水清淺,湖面一碧萬頃,浩浩蕩蕩,“秋水共長天一色”。上片述登樓觀景寄興。
下片“十載”三句,憶在吳之時。“十載”,約數也。“東籬”、“露黃”,指菊花,這裡借喻所愛之伊人。此言詞人曾在蘇州客居了十餘年,當時年紀尚輕,風流倜儻,所以慣於憐香惜玉,和所愛的女子經常在暗中約會。“移暮影”兩句,嘆如今。言如今自己已是衰老暮年,重返飛翼樓觀看那湖山舊景,不覺自感意銷氣餒,更何況在愛情上杭妾亡、蘇姬去,只剩孤身一人,不禁興悲。“秋娥”四句。言詞人曾在中秋佳節賦詞一首寄情,詞中回想:從前倚傍在湖畔的花叢中,杭妾初展雙眉捧酒勸飲的快樂情景,這是多美妙的時刻啊!可是今天登上是樓,卻不見伊人,能不悲乎?所以還是到明天重陽節喝得醉熏熏的去湖岸邊追尋夢境吧。下片登樓追憶往事。
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