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墨如金

惜墨如金

本意為惜墨像吝惜金子一樣。指作畫時先淡後濃,不輕易用重墨。後指寫字、作畫、作文態度嚴謹,力求精煉。原指作畫時墨色宜一遍遍的薄塗,最後才能達到漸次深入、濃淡有致的深厚效果,而不宜一次大量使用濃墨。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作畫用墨最難,但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後用焦墨、濃墨,分出畦徑遠近,故在生紙上有許多滋潤處。李成惜墨如金是也。」清˙閻爾梅˙葉澹生山人訪我黃龍潭上贈之詩四首之四:「傳梅得杏鉛華謝,惜墨如金筆意閒。」宋.費樞《釣磯立談》(據《說郛.卷三一》引)李營丘惜墨如金。

基本信息

惜墨如金
拼音:Xímòrújîn
惜墨如金jpg惜墨如金jpg

中國畫術語。意即用墨要恰如其分,不可任意揮霍,儘可能做到用墨不多而表現豐富。相傳北宋山水畫家李成“惜墨如金”,所畫寒林,以渴筆畫枯枝,樹身只以淡墨拖抹,但在畫面上,仍然獲得“山林藪澤、平遠險易”的效果。

釋義

語出宋.費樞《釣磯立談》。後用「惜墨如金」比喻寫字、作畫態度謹慎,不輕於落墨。原指作畫時墨色宜一遍遍的薄塗,最後才能達到漸次深入、濃淡有致的深厚效果,而不宜一次大量使用濃墨。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作畫用墨最難,但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後用焦墨、濃墨,分出畦徑遠近,故在生紙上有許多滋潤處。李成惜墨如金是也。」清˙閻爾梅˙葉澹生山人訪我黃龍潭上贈之詩四首之四:「傳梅得杏鉛華謝,惜墨如金筆意閒。」

典源

宋.費樞《釣磯立談》(據《說郛.卷三一》引)
李營丘惜墨如金。
註解
李營丘:李成(公元919~967),字鹹熙,號營丘。祖籍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避戰亂遷居青州益都(今山東營丘)。五代、宋初著名畫家。善琴棋書畫,尤擅畫山水。初師事荊浩、關仝,後自成一家。好用淡墨表現煙雲變幻,有「惜墨如金」之稱。與范寬、董源為北宋山水的三大主流派,對後世影響甚大。現存作品極少,僅有與王曉合作的讀碑窠石圖,為宋代摹本。
參考資訊
另可參考:明.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

典故說明

李成,號營丘,宋代人。其先人為唐朝的宗室,五代時為逃避禍亂移居至青州的營丘,所以又稱李營丘。他出身於貴族家庭,頗富才華,由於時局不定而不甚得志,故縱情于山水之間,以畫自娛。初習山水畫時,李成師事荊浩、關仝,成熟後畫風脫離荊、關二人而獨樹一格。他畫山水,不輕易下重筆,都是先用淡墨一遍遍的薄塗,然後才用濃墨潤色點綴,達成漸次深入、濃淡有致的深厚效果。宋代費樞在《釣磯立談》中評論他這樣的繪畫方式為「惜墨如金」。可知「惜墨如金」原特指這種作畫時的用墨技巧,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但語義略有轉變,泛用於比喻寫字、作畫態度謹慎,不輕易下筆。

書證

《說郛.卷三一》引宋.費樞《釣磯立談》:「李營丘惜墨如金。」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作畫用墨最難。但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後用焦墨濃黑,分出畦徑遠近。故在生紙上有許多滋潤處,李成惜墨如金是也。」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催老融墨戲》:「古人惜墨如惜金,老融惜墨如惜命;濡毫洗盡始輕拂,意匠經營極深敻。」清.閻爾梅〈葉澹生山人訪我黃龍潭上贈之〉詩:「傳梅得杏鉛華謝,惜墨如金筆意閒。」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寫字、作畫態度謹慎,不輕易下筆。
使用類別 用在「寫作謹慎」的表述上辨識
近義一字不苟
反義率爾操觚
成語接龍
惜墨如金
金蟬脫殼

評價

清代吳歷曾說:“潑墨、惜墨,畫家用墨之微妙,潑者氣磅礴,惜者骨疏秀。”錢杜說:“雲林(倪瓚)惜墨如金,蓋用筆輕而松,燥鋒多,潤筆少,以皴擦勝渲染耳。夫渲染可以救枯瘠,生雲煙,迂翁何嘗頃刻離是法哉!特不肯用濕筆重墨耳。”(《松壺畫憶》)都闡述了“惜墨如金”的含義和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