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嬰兒成長為成人過程中的情緒類別,由單一到多樣,從原始、簡單、基本情緒到複雜的高級情感的發展過程。加拿大心理學家K.M.布里奇斯1930~1936年間提出情緒分化的較完整的理論。她認為嬰兒從出生到3個月之間,一種原始情緒分化為痛苦和歡樂兩種情緒反應; 在1歲之內痛苦又分化為忿怒、厭惡和懼怕;快樂又分化為高興、親愛和歡樂;到2歲左右,兒童已顯示出大部分成人的複雜情緒。中國心理學家林傳鼎於1947~1948年觀察了500名嬰兒後認為,新生兒有愉快和不愉快兩種情緒反應;到3個月末有欲求、喜悅、厭惡、忿急、驚駭、煩悶6種情緒反應相繼發生;到2歲時,已有親愛、尊敬、同情、好奇、羨慕、慚愧、失望、厭惡、憤怒、恐懼等20多種情緒反應。蘇聯心理學家雅科布松把兒童情緒的發展變化概括為以下幾個特點。即:情緒的衝動性和境遇性逐漸減少,穩定性逐漸增加,情緒生活逐漸社會化。儘管還有一些不同的分化內容,但都認為是由簡單到複雜、由單一到多樣化的。
相關理論
布里奇斯的理論
加拿大心理學家布里奇斯(bridges,k·m·1932)的情緒分化理論是早期比較著名的理論。她通過對一百多個嬰兒的觀察,提出了關於情緒分化的較完整的理論和0一2歲幼兒情緒分化的模式。
她認為,初生嬰兒只有皺眉和哭的反應。這種反應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動,是強烈刺激引起的內臟和肌肉反應。3個月以後,嬰兒的情緒分化為快樂和痛苦。6個月以後,又分化為憤怒。厭惡和恐懼。比如,眼睛睜大、肌肉緊張,是恐懼的表現。12個月以後,快樂的情緒又分化為高興和喜愛。18個月以後,分化出喜悅和妒忌。
布里奇斯的情緒分化理論被較多的人接受。一些人還用不同的形式把它的情緒分化模式表示出來。但是,布里奇斯的理論也受到批評。心理學家認為,她的情緒分化階段缺乏具體的指標,因此難以鑑別每種情緒是如何區分出來的。也沒有說明形成分化的機制。
林傳鼎的理論
我國心理學家林傳鼎觀察了500多個出生後1到10天的嬰兒所反應的54種動作的情況(1963)。根據觀察結果,他提出既不同於華生所提出的原始情緒高度分化的理論,也不同於布里奇斯關於出生時情緒完全未分化的看法。他認為。新生嬰兒已有兩種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緒反應,即愉快和不愉快。二者都是與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有關的表現。他認為,不愉快反應是通常自然動作的簡單增加,為所有不利於機體安全的刺激所引起。飽滿的反應和不愉快的表現顯然不同,它是一種積極生動的反應,增加了某些自然動作,特別是四肢末端的自由動作,這種動作也能在嬰兒洗澡後觀察到,這就說明了一種一般愉快反應的存在,它為一些有利於機體安全的刺激所引起。
他提出從出生後第一個月的後半月,到第三個月末,相繼出現6種情緒,用情緒辭彙來說,可稱做:欲求,喜悅,厭惡,忿急,煩悶,驚駭。這些精緒不是高度分化的,只是在愉快或不愉快的輪廓上附加了一些東西,主要是面部表情。而驚駭則是強烈的特殊體態反應。4一6個月已出現由社會性需要引起的喜悅、忿急,逐漸擺脫同生理需要的聯繫,如對同伴、玩具的情感。從3歲到入學前,陸續產生了親愛、同情、尊敬、羨慕等20多種情感。
伊扎德的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伊扎德的情緒分化理論在當代美國情緒研究中頗有影響。他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腦的發育,情緒也逐漸增長和分化,形成了人類的9種基本情緒,愉快、驚奇、悲傷、憤怒、厭惡、懼怕、興趣、輕蔑、痛苦。每一種情緒都有相應的面部表情模式。他把面部分為三個區域:額-眉,眼-鼻-頰,嘴唇一下巴,並提出了區分面部運動的編碼手冊。
我國心理學家孟昭蘭對嬰幼兒情緒進行了實驗研究,其結果支持了伊扎德的現點。孟昭蘭指出,只有當嬰兒面部各部位肌肉運動達到足夠的程度時,其面部模式才是典型的。如果面部某部位肌肉運動和另一部位的肌肉運動所代表的表情不相同,那就成為難以辨認的複合表情。她的研究發現,興趣和痛苦也是最早發生的情緒,輕蔑和害羞在1一1.5歲時也已經發生。
總之,可以認為,初生嬰兒的情緒是籠統不分化的,後逐漸分化,兩歲左右已出現各種基本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