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越天山

1987年9月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獲中國文學學士學位。 1998年獲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社會學第二學士學位。 2002年獲國際伊斯蘭大學教育行政管理碩士學位。

內容介紹

《悲越天山:東乾人記事》內容簡介:筆者知道“東乾人”的事,應該是在幼小時常聽爺爺一直嘮叨“同治之亂”“白彥虎出關外”等,但不是很明白。20世紀80年代在蘭州西北師範學院(今西北師範大學)讀書時,每天有看讀報紙的習慣。有一天,在《參考訊息》讀到一篇文章,介紹在當時蘇聯境內,有一批陝甘回民的後裔,雖在蘇聯100多年,但仍然保持著中國西北人習慣,吃飯使用筷子,睡覺仍然有土炕,講的是陝甘方言,做的食品多是西北人地道的餃子、包子、韭菜麵條和饅頭等。當時,中蘇關係不正常,兩國之間的聯繫很少,但對於這個訊息,筆者一直記憶在腦海中。

作者介紹

尤素福·劉寶軍,祖籍中國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1987年9月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獲中國文學學士學位。1989年旅居馬來西亞。1998年獲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社會學第二學士學位。2002年獲國際伊斯蘭大學教育行政管理碩士學位。現為馬來西亞大學人文學博士研究生。已出版著作有:《黃河東流去》、《中國穆斯林一瞥》(英文本)、《中國穆斯林發展概況》(馬來文本)、《中國穆斯林書法》(漢文、英文、馬來文對照本)《中國穆斯林》(英文、馬來文對照本)、《海外回族與華人穆斯林概況》、《鄭和》等。

作品目錄

序引言開端新渠東乾人的遷徙悲越天山天山那邊發生的事營盤白彥虎“我來了,我回來了”大漠之情雨過天晴獻給母親和東乾人不盡滾滾中華情游伊塞克湖風煙繚繞二道溝江爾帕克—提別碎葉城—托克馬克再返阿拉木圖在卡拉奧什卡邂逅老鄉納戎城見聞走回逃亡的路去阿斯塔納打獵“石頭城”的東乾朋友中亞現狀觀感附錄:中亞三國東乾人分布概況參考資料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