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悲從弟敬德
銜哀過舊宅 ,悲淚應心零 。
借問為誰悲 ?懷人在九冥 。
禮服名群從 ,恩愛若同生 。
門前執手時 ,何意爾先傾 !
在數竟不免 ,為山不及成 。
慈母沈哀疚 ,二胤才數齡 。
雙位委空館 ,朝夕無哭聲 。
流塵集虛坐 ,宿草旅前庭 。
階除曠游跡 ,園林獨餘情 。
翳然乘化去 ,終天不復形 。
遲遲將回步 ,惻惻悲襟盈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從弟:同祖父的弟弟,即堂弟。敬德:一作“仲德”。按陶淵明另一位從弟名“敬遠”,當以“敬德”為可信。其生平事跡不詳。
銜哀:心懷哀痛。三國魏嵇康《養生論》:“終朝未餐,則囂然思食;而曾子銜哀,七日不飢。”銜,含。過:訪,探望。這裡有憑弔之意。舊宅:指柴桑敬德的舊居。
悲淚:悲傷的眼淚。應(yìng):隨著。零:落下。
借問:古詩中常見的假設性問語。一般用於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
懷人:所懷念的人。九冥(míng):猶“九泉”,指陰間。
禮服:指五服親疏關係。古代按血統的親疏關係,把服喪的禮服分為五個等級,叫五服。群:眾。從:指堂房親屬。如堂兄弟稱從兄弟,堂伯叔稱從伯叔。
同生:謂同父所生。《國語·晉語四》:“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
執手:握手告別。《詩經·鄭風·遵大路》:“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鄭玄箋:“言執手者,思望之甚也。”
何意:哪裡料到。《後漢書·申屠蟠傳》:“蟠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為可與言也,何意乃相拘教樂貴之徒邪?’”爾:你。傾:指死。
在數:謂由於天數。數,指自然的定數。一作“毀”。竟不免:終不免於死。不,一作“未”。
為山:指建立功業。《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簣(kuì):盛土的筐子。
沈:同“沉”。哀疚(jiù):悲痛。多指居喪。疚,內心痛苦。
二胤(yìn):兩個孩子。胤:子嗣,後代。
雙位:夫妻靈位,指仲德與其妻之靈位。位,一作“泣”。委:置。
朝夕:猶言從早到晚,整天。形容長時間。《詩經·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
流塵:指灰塵。三國魏曹植《仲雍哀辭》:“流塵飄蕩魂安歸。”集:聚,落滿。虛坐:空座。坐,通“座”。晉潘岳《寡婦賦》:“奉虛坐兮肅清,愬空宇兮曠朗。廓孤立兮顧影,塊獨言兮聽響。”
宿草:隔年的草。《禮記·檀弓》:“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孔穎達疏:“宿草,陳根也,草經一年則根陳也。朋友相為哭一期,草根陳乃不哭也。”後用為悼念亡友之辭。旅:寄生。一作“依”。前庭:正屋前的庭院。漢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三:“白露塗前庭,應門重其關。”
階除;台階。漢蔡邕《傷故栗賦》:“樹遐方之嘉木兮,於靈宇之前庭。通二門以征行兮,夾階除而列生。”曠:空缺,荒廢。游跡:行走的蹤跡。指敬德而言。
獨:唯有。余情:遺留下來的情意。
翳(yì)然:隱晦的樣子,即暗暗地。乘化去:順應自然的變化而逝去。化,造化。 晉陶潛《歸去來兮辭》:“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終天:終古,永久。謂如天之久遠無窮。晉潘岳《哀永逝文》:“今奈何兮一舉,邈終天兮不反。”形:指形體。
遲遲:這裡形容不忍離去而行走遲緩的樣子。《關尹子·三極》:“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則聲淒淒焉,有思心則聲遲遲然。”
惻惻:悲痛;淒涼。漢揚雄《太玄·翕》:“翕繳惻惻。”范望註:“鳥而失志,故高飛,飛而遇繳,欲去不得,故惻惻也。惻,痛也。”襟盈:滿懷。襟:襟懷。盈:滿。悲襟盈,一作“襟涕盈”。
1.從弟:同祖父的弟弟,即堂弟。敬德:一作“仲德”。按陶淵明另一位從弟名“敬遠”,當以“敬德”為可信。其生平事跡不詳。
2.銜哀:心懷哀痛。三國魏嵇康《養生論》:“終朝未餐,則囂然思食;而曾子銜哀,七日不飢。”銜,含。過:訪,探望。這裡有憑弔之意。舊宅:指柴桑敬德的舊居。
3.悲淚:悲傷的眼淚。應(yìng):隨著。零:落下。
4.借問:古詩中常見的假設性問語。一般用於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
5.懷人:所懷念的人。九冥(míng):猶“九泉”,指陰間。
6.禮服:指五服親疏關係。古代按血統的親疏關係,把服喪的禮服分為五個等級,叫五服。群:眾。從:指堂房親屬。如堂兄弟稱從兄弟,堂伯叔稱從伯叔。
7.同生:謂同父所生。《國語·晉語四》:“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
8.執手:握手告別。《詩經·鄭風·遵大路》:“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鄭玄箋:“言執手者,思望之甚也。”
9.何意:哪裡料到。《後漢書·申屠蟠傳》:“蟠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為可與言也,何意乃相拘教樂貴之徒邪?’”爾:你。傾:指死。
10.在數:謂由於天數。數,指自然的定數。一作“毀”。竟不免:終不免於死。不,一作“未”。
11.為山:指建立功業。《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簣(kuì):盛土的筐子。
12.沈:同“沉”。哀疚(jiù):悲痛。多指居喪。疚,內心痛苦。
13.二胤(yìn):兩個孩子。胤:子嗣,後代。
14.雙位:夫妻靈位,指仲德與其妻之靈位。位,一作“泣”。委:置。
15.朝夕:猶言從早到晚,整天。形容長時間。《詩經·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
16.流塵:指灰塵。三國魏曹植《仲雍哀辭》:“流塵飄蕩魂安歸。”集:聚,落滿。虛坐:空座。坐,通“座”。晉潘岳《寡婦賦》:“奉虛坐兮肅清,愬空宇兮曠朗。廓孤立兮顧影,塊獨言兮聽響。”
17.宿草:隔年的草。《禮記·檀弓》:“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孔穎達疏:“宿草,陳根也,草經一年則根陳也。朋友相為哭一期,草根陳乃不哭也。”後用為悼念亡友之辭。旅:寄生。一作“依”。前庭:正屋前的庭院。漢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三:“白露塗前庭,應門重其關。”
18.階除;台階。漢蔡邕《傷故栗賦》:“樹遐方之嘉木兮,於靈宇之前庭。通二門以征行兮,夾階除而列生。”曠:空缺,荒廢。游跡:行走的蹤跡。指敬德而言。
19.獨:唯有。余情:遺留下來的情意。
20.翳(yì)然:隱晦的樣子,即暗暗地。乘化去:順應自然的變化而逝去。化,造化。 晉陶潛《歸去來兮辭》:“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21.終天:終古,永久。謂如天之久遠無窮。晉潘岳《哀永逝文》:“今奈何兮一舉,邈終天兮不反。”形:指形體。
22.遲遲:這裡形容不忍離去而行走遲緩的樣子。《關尹子·三極》:“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則聲淒淒焉,有思心則聲遲遲然。”
23.惻惻:悲痛;淒涼。漢揚雄《太玄·翕》:“翕繳惻惻。”范望註:“鳥而失志,故高飛,飛而遇繳,欲去不得,故惻惻也。惻,痛也。”襟盈:滿懷。襟:襟懷。盈:滿。悲襟盈,一作“襟涕盈”。
白話譯文
憑弔舊宅含悲痛,心傷難止淚飄零。
問我如今為誰悲?所懷之人在幽冥。
按禮成服為堂弟,恩情不減同胞生。
門前執手話別時,誰料你會先凋殞。
天數命定不免死,建功立業竟未成。
慈母哀傷心沉痛,二子尚且是幼童。
夫妻靈位置空館,早晚寂寞無哭聲。
灰塵堆積在空座,隔年雜草生前庭。
台階荒廢無蹤跡,唯有園林留遺情。
暗隨自然消逝去,終古不再見身形。
腳步沉重緩緩歸,憂傷悲痛淚沾襟。
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於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陶淵明四十八歲。這一年,陶淵明全家離開南村,回到闊別六年的上京里老家。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陶淵明全家回到上京里後,感到物遷人非,非常惻愴,他憑弔了從弟敬德的舊宅,寡奶遺孑,虛坐生塵,更觸動悲懷。
儘管陶淵明深知自然規律不可抗拒,人死不能復活,仍為從弟功業未成一簣而悲嘆,為從弟在“上有老下有小”最需要他的時候辭世而感傷。從弟的舊宅如今已物是人非,只剩下他和妻子落滿灰塵的靈位和庭園荒草以及園林餘情了,陶淵明不禁步履沉重遲緩,眼淚沾滿衣襟。
禮服制度決定人與人的親疏關係,金錢財富決定人與人的感情距離。陶淵明對失去從弟會如此悲痛,反映了他不受禮法制度和世俗偏見的約束,將情感置於禮法和世俗之上,從容於禮法和世俗之外。全詩體現了陶淵明情感至上和逍遙自佚的性格特徵。
這首詩寫得較長,分五層委婉道來,有的句子似不甚精思,如“悲淚應心零”、“何意爾先傾”,殊不知悲之至而不擇語,隨口道來,更能體現其任真。陶淵明雖然淡泊,然對於親友,正是一位十分重感情的人。
名家點評
清代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特多弱句。
現代龔望《陶淵明集評議》:說盡真情,使人一讀慘然。……悽愴之狀如見。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歲到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義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