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內容分為十章。第一章是概論,主要向讀者概要介紹資信評級的基本理論,使讀者能夠了解什麼是資信評級,資信評級產生和發展的理論基礎,資信評級的基本作用,資信評級的基本做法和基本理念。
第二章主要對國外評級的發展歷史進行簡要介紹,對比較著名的國際評級機構的基本做法、主要經驗進行總結,形成對國際資信評級機構的正確看法。
第三章主要對我國信用制度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對我國資信評級業的發展進行總結,讓投資者更好地了解我國資信評級業。
第四章主要介紹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對今後我國企業債券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研究。企業債券是評級機構的傳統業務和主要業務。
第五章對企業債券評級的具體評級方法、體系、標準和操作步驟等進行了詳細介紹,是掌握資信評級實務的重要參考。
第六章主要介紹我國貸款企業評級,對貸款企業
評級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有關經驗等進行了總結,同時對可能影響資信評級業發展的《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分析。
第七章主要介紹我國新興的上市公司可轉債、債券基金的資信評級體系。
第八章主要對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信託產品、信用擔保機構等的風險特點、評級體系與標準進行分析。
第九章主要介紹現階段我國資信評級中應注意的特殊問題,如財務報表真實性問題、企業體制問題、政府支持問題等。
第十章主要介紹資信評級機構在我國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作用,我國信用體系的建設對我國資信評級業的影響,信用評價方法的新發展和評價,結構融資評級的主要風險、市場前景、評級基本觀點,評級機構在定量資信評級方面的發展,公司治理結構評級、基金管理公司投資風險管理能力評價的意義、評價體系和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