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大恐則損傷於腎,可出現骨痿、精滑、小便失禁等。因恐的情志為腎所主,恐則氣下,耗及腎氣之故。《素問·五運行大論》:“其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靈樞·本神》:“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
相關詞條
-
驚恐傷腎
驚恐傷腎證,中醫病證名。是大驚卒恐,傷於心腎,氣機逆亂,氣血不達宗筋,不能作強而出現的證候。常見於陽痿。
病因病機 辨證要點 臨床表現 治法 方劑 -
恐
字目:恐 拼音:kǒng 五筆輸入法:amyn 結構:上下 筆畫數:10; 部首:心;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 -
情志傷腎
情志傷腎 ,驚恐可干擾神經系統,出現耳鳴、耳聾、頭眩、陽痿,其可致人於死亡。
簡介 備註 -
思勝恐
思勝恐,思與恐五行相剋關係,故憂思能克制恐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恐傷腎,思勝恐。”王冰註:“深思遠慮,則見事源,故勝恐也。”
概述 參考 -
恐郁
恐郁,病名。七情郁證之一。恐為腎之志。恐郁則傷腎精虧,治宜溫腎養精。
-
腎主恐
腎主恐,指心中畏堪不安為恐。
-
喜怒憂思悲恐驚
七情,就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活動,中醫認為它是人體對外界環境的生理反應,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直接致人於病的。
-
五志[中醫術語]
,肝由余則怒不止等。同樣,過喜傷心,過怒傷肝,過思傷脾,過悲傷肺,過恐傷腎...,恐傷腎。”病理上,當五臟發生虛實盛衰變化時,往往對外界某種刺激極為敏感...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但由於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志...
概念 解讀 中醫套用 -
腎虛
,或少年頻繁手淫。2、思慮憂鬱,損傷心脾,則病及陽明沖脈。3、恐懼傷腎,恐則傷腎。4、肝主筋,陰器為宗筋之匯,若情志不遂,憂思郁怒,肝失疏泄條達...
概述 中醫分析 滋補 醫學介紹 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