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惑亂

內容介紹

"本書是女性主義理論的經典著作,更是酷兒文化的理論奠基之作。全書圍繞著一個主題:如果將性別的不同簡化為生理的差異,將是過於單純天真的想法。身體的奧秘難以言盡,宗教文化政治的影響,都會左右性別與身分的認同,換言之,身分是需要經由不斷地實踐來鞏固的。巴特勒巧妙地將心理分析與知識權力論互動論述,為的是在理論文本的解析中,將性別乃至認同的桎梏,從根本上解脫。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章 性/性別/慾望的主體>重思「女人」作為女性主義主體的地位,以及性/性別(sex/gender)區分的問題。
第二章 禁制、心理分析和異性戀矩陣的製造>選讀結構主義、心理分析和女性主義,解釋亂倫禁忌(incest taboo)強化了異性戀框架內分明而內部協調的性別身分,深入的探討同性戀的問題。
最後一章 身體顛覆行為>始於對茱麗亞.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母體建構說的省思,彰顯她著作裡主宰著性(sex)和性意識(sexuality)的文化不可辨識性之隱含成規,並兼論傅柯對克莉絲蒂娃的批判,以及他所顯露的知識權力論述。

作者介紹

1956年出生於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修辭與比較文學系教授。巴特勒是當代最著名的後現代主義思想家之一,在女性主義批評、性別研究、當代政治哲學和倫理學等學術領域成就卓著,主要著作有《性別麻煩》、《身體之重》、《消解性別》、《欲望的主體》等。
譯者簡介:
文學博士,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先後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做博士後研究和訪問學者。曾任教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國立安東大學。主要學術領域為婦女、性別與文化研究。著有《多重主體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研究》,譯有《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合譯)、《激情的疏離: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導論》(合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