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切事物的背後最終都是躲不掉的死亡,都是囊括一切的黑暗……我們需要的是和死亡無關的生命……不會泯滅的善,超越自然之萬事萬物的善……我們大多數都是如此……只要稍稍表現出易怒的弱點,潛伏於內心深處快樂之泉的深層恐懼就會徹底暴露,將我們全部變成憂鬱的形上學者。
--威廉·詹姆斯,《宗教經驗種種》
1973年12月的一天,下著雨,天灰濛濛的,為《今日心理學》雜誌供稿的哲學家山姆·金(Sam Keen)翻過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本拿比一家醫院的圍牆,準備採訪一位臨終病人。醫生說,他撐不了幾天了。金走進病房的時候,這位瀕死的病人不乏諷刺地對他說:"我就要死了,你來的正是時候。我寫的那些關於死亡的內容可以測試一下了,我也有機會讓大家看看一個人是怎么走向死亡,怎么接受死亡的了。"
這位躺在病床上的就是文化人類學家歐內斯特·貝克爾(Ernest Becker),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著書立說。他從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宗教、文學及流行文化多個角度入手,旨在弄清一個自古困擾著大家的問題--是什麼讓人們有如此的行為?
在他最新的著作《拒斥死亡》一書中,貝克爾總結說,人類的行為很大程度上都是來自一種無意識的努力,這種無意識的努力就是拒絕和超越死亡。貝克爾認為,這本書才是他第一本"成熟的著作"。他對山姆·金說:"我們構建性格和文化,只是為了遮掩我們意識到內心無助時的崩潰和對於必然到來的死亡的恐懼。"現在,貝克爾躺在臨終的病床上,解釋說,他一生的工作就只剩向死亡妥協了--此刻,它正回頭看著他,咧著嘴笑呢。
1974年3月6日,歐內斯特·貝克爾與世長辭,享年49歲。和很多空想主義者一樣,貝克爾也是英年早逝。兩個月後,《拒斥死亡》獲得了普利茲獎。
回到20世紀60年代晚期,貝克爾還是一位反叛的知識分子,他備受學生歡迎,講座也向來座無虛席。然而,當時大學的同事及校方的管理者卻不怎么垂青這位跨學科的思想家,整個學術界的邊邊角角、公共話語、通俗文化,他無一不涉獵,對校方的學術及政治正統形成了挑戰。
就這樣,貝克爾成了學術界的浪子,從美國雪城大學(1960~1963年)輾轉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當學校人類學系拒絕跟他續約時,學生主動提出支付其薪水。在舊金山州立大學(1967~1969年)待了一段時間之後,貝克爾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的溫哥華西蒙弗雷澤大學(1969~1974年)找到了學術歸屬感,在此期間,他完成了《意義的生與死》(The Birth and Death of Meaning)的第2版和《拒斥死亡》兩本著作,《逃離罪惡》(Escape from Evil)也於其去世後出版。
幾年之後,即20世紀70年代晚期,本書的三位作者在美國堪薩斯大學參加實驗社會心理學博士生項目時見到了彼此。很快,我們便發現,大家對於理解引導人類行為的根本動機都感興趣。研究和討論最終讓我們將注意力放在了兩個基本的人類行為傾向之上:其一,我們會被迫保護自尊;其二,我們強烈需要維護相對於其他群體的優越性。
但是,直到20世紀80年代,偶然發現了貝克爾的著作,我們幾位年輕的教授才明白了人類種種傲慢與偏見的基礎。正如羅塞塔石碑一樣,這些書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啟示。貝克爾將深刻的哲學散文題材和直白的外行話相結合,解釋了對於死亡的恐懼是如何引導人類行為的。數年來我們潛心研究、教授,卻一直沒有完全理解的眾多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現象都因受他啟發而有了進展。為什麼我們會如此拚命地想要獲得自尊?為什麼我們害怕、討厭,有時甚至想要幹掉和我們不一樣的人?突然間,我們對這些問題有了一定的理解。
在1984年美國實驗社會心理學協會的會議上,我們按捺不住青春的熱情,激動地將貝克爾的觀點與其他社會心理學家分享。我們向大家介紹了"恐懼應對理論",之所以這么命名,是為了以貝克爾的說法為基礎--人類拚命想要人生有意義,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應對對死亡的恐懼。當提到我們的理論廣受社會學、人類學、存在哲學及精神分析的影響時,與會人員開始離場;當談及克爾凱郭爾、弗洛伊德、貝克爾等人的觀點時,著名的心理學家們紛紛朝會場的出口涌去。
這樣的結果讓我們茫然,但是,我們依然不屈不撓,給美國心理學協會的王牌期刊《美國心理學家》寫了一篇論文。幾個月後,我們收到了反饋:"我一點兒也不懷疑,這篇論文任何心理學家都不會感興趣,在世的、已故的都是如此。"就這么一句評價,很簡潔。但是,我們不停地和編輯聯繫,反覆請他解釋為什麼我們的觀點沒有價值。我們的質詢還沒結束,可是編輯已經離職了,最終,第二位更具同情心(或者說遭到更多圍困)的編輯倒是給了我們一定的方向。"也許你們的觀點有一定的正確性,"他說,"可即便如此,你們也得找證據加以論證,否則,沒人會重視。"這時我們才漸漸明白,在實驗社會心理學研究生期間的訓練就是最好的準備。
過去的25年,我們都在研究對於死亡的恐懼是如何影響人類事務的。一開始,我們在自己的學生中間做了實驗。後來,在我們理論的吸引下,世界各地的同行紛紛加入其中。如今,其他學科的心理學科學家及學者也在廣泛研究恐懼應對理論,並有了一系列的發現,這遠遠超出了貝克爾的預期。
現在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威廉·詹姆斯一個世紀之前就提出的說法確鑿無疑,即死亡的確是人類內心最深的恐懼。意識到我們人類終將死亡對於我們的思想、情感、行為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刻且普遍的影響--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事實都是如此。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對於死亡的恐懼引導著藝術、宗教、語言、經濟、科學的發展。它讓埃及的金字塔高高聳立,讓曼哈頓區的世貿雙塔遭到了破壞。它促成了全球的大小衝突。從更為個人的層面來說,認識到死亡終至,使得我們鍾愛昂貴的轎車,將自己曬成不健康的膚色,刷爆信用卡,像瘋子一樣飆車,渴望和假想敵大打出手,渴望出名,哪怕轉瞬即逝,即便要在《生存挑戰》電視系列節目中喝氂牛的尿液也在所不惜。死亡讓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有了不適感,對性有了矛盾感。如果不改變應對策略,意識到死亡不可避免也會招來我們自身的滅亡。
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行為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在本書中,我們將向讀者介紹,這種恐懼是如何引發人類種種行為的,我們中的多數人都遠遠沒有意識到這件事。實際上,這種驅動力之大,甚至在努力回答"人類為何做出這樣的行為"這一問題時,不把對於死亡的意識作為核心要素都遠遠不足。
在本書中,我們將介紹恐懼應對理論以及和人類學、考古學等其他領域相關發現結合在一起的研究。在闡明觀點的時候,我們列舉了歷史例證,也囊括了當今例證。在描述研究本身時,我們儘可能地避免學術術語,並將冗長的技術細節儘可能簡要概括。為了讓一些關鍵實驗的敘述更為生動,我們從個體被試的角度去描述,當然,我們對他們的名字已經做了處理。
在第一部分,我們介紹了恐懼應對理論的基本原理以及應對恐懼的兩大支柱:文化世界觀和自尊。在第二部分,我們深入探討古代歷史,旨在回答"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發現死亡這一問題的""他們是如何應對的"等問題。在第三部分,我們從個人努力和人際努力兩個層面講述死亡終至這一暗示的影響。最後一章是該書作者對於理解現代世界、應對死亡這一現實意義的幾點想法。
我們將繼續貝克爾的知識之旅,旨在揭示認識到我們終將死亡對於人類最高尚、最討厭的追求的各種潛在影響,並指出這些見解將如何促進個人成長及社會進步。
目錄
推薦序
序言
第一部分 應對恐懼
第1章
如何應對對死亡的恐懼 // 2
如何應對恐懼 // 7審判妓女 // 9
第2章
事物的格式 // 14
對於心理安全的需求 // 15信任與磨難 // 18感受事物的格式 // 19
孩子是如何發現死亡的 // 21避開死亡 // 24欲哭無淚 // 26團結在國旗周圍 // 27喚起與生俱來的恐懼 // 30可怕的距離 // 33
第3章
自尊:堅毅的基礎 // 35
自尊是什麼 // 36自尊是如何緩解焦慮的 // 37死亡和自尊尋求 // 42自尊心不足的折磨 // 43缺乏自尊的代價 // 48真自尊和假自尊 // 50"食物很美味" // 53
第二部分 不同時代的死亡
第4章
猿人:從靈長動物到人類 // 58
人類認知的黎明 // 59死亡終至的恐懼和超自然的創造 // 61儀式:用行動表現的美好夢想 // 63祭品和死亡儀式 // 65藝術與超自然 // 67
哥貝克力石陣的神秘之處 // 69神話和宗教 // 72跨越"令人瞠目結舌的鴻溝" // 73
第5章
真實的永生 // 75
視死如視生 // 78靈魂簡史 // 81祈求長生的煉丹術 // 84現代的永生主義者 // 86
第6章
象徵性永生 // 94
家族才是永恆 // 97聲名遠揚 // 98富裕生活:財富的誘惑 // 102英雄民族主義和魅力型領導者 // 108"只要我們無法確保獲得永生,我們便將無法獲得安寧" // 112
第三部分 現代的死亡
第7章
人類毀滅本性的解析 // 116
貶低與非人化 // 120文化的同化與吸收 // 121妖魔化與毀滅 // 125 2001年9月11日:攻擊與反擊 // 128實驗室里的"奇愛博士"(核武器科學怪人) // 133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事 // 136人類處於危險境地? // 137
第8章
身體與心靈:艱難的結合 // 139
人類把自己與動物區別開來並且蔑視動物 // 140肉體的死亡 // 142為了美,我們必須承受痛苦 // 143"性與死亡是孿生子" // 148"放蕩的女人" // 152
第9章
死亡早晚將至 // 157
死亡:眼不見,心不亂? // 159無意識的力量 // 165死亡對你的健康是有危險的 // 167
第10章
盾牌上的裂痕 // 176
精神分裂症:對死亡的挑戰 // 181恐懼症與強迫症:死亡的轉移 // 182創傷後應激障礙:粉碎的盾牌 // 187抑鬱症:可以看見的死亡 // 190自殺:死亡的實現 // 193酒精、毒品和麻醉藥:死亡的擴散 // 194修理"盾牌"上的裂痕 // 196
第11章
生與死 // 202
但願我能在死亡之前醒來 // 205伊壁鳩魯學派的辦法 // 208死亡恐懼的持續 // 209與死亡達成妥協,接受不可避免的死亡現實 // 211文化世界觀:岩石與硬地 // 215關於死亡的最後一些想法 // 218
致謝 // 220
推薦序
死亡雖是終點,但人生的意義卻不會因此湮滅;死亡雖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視角卻可以讓人們獲得拯救。
--歐文·亞隆,《直視驕陽》
人類進化到有自我意識開始,關於死亡這個話題的思考就沒有停止過。當我們的祖先最初意識到人類是一種生命體,同所有生命體一樣受制於自然的力量,最終都會結束時,這種對死亡的意識就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成為人類行為的根本驅動力。
古代的宗教、神話、祭祀與儀式,都是在創造一種超自然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有神靈,可保佑人類永生不死。當蘇格拉底喊出"認識你自己"的箴言之時,人類的理性被喚起,思辨和理性的力量開始在人類面對終極話題中發揮作用。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是非理性的,他說:"我在,死亡就不存在;死亡來臨時,我就不在",因而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這種邏輯思辨和理智思考的影響一直持續到近代的存在主義哲學。存在主義哲學創始人之一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指出,正是由於有了恐懼的情緒,才讓人類有可能成為本真的存在,恐懼沒有具體的對象,是人類有限性的表現,它使人類看到自身的終極--死亡。所以,在他看來死亡是一種人類時間的有限性,正是帶著對自身時間有限的畏懼感,人類才可能成為本真的自己。至此為止,死亡以及伴隨死亡的畏懼都屬於宗教和哲學話題。人類在幻想死亡的不存在時,通過創造一個靈魂永生的樂園和神靈的保佑來將死亡逐出我們的世界,建造出宗教和神學的大廈,同時在運用理性和思辨的力量來正視和剖析這種與生俱來的恐懼中創造出許多偉大的哲學思想。
現代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我們對於物質世界的認識越來越深刻,這包括我們人類自身這個物質身體。科學證據越來越成為人類的信仰,過去那些靈魂不滅的宗教信念越來越被懷疑,而伴隨死亡的恐懼與焦慮又一次成為潛在的驅動力,推動人類去發明另一種工具來應對它。這個時候,心理學在此作為一種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結合應運而生。
最初十分關心死亡這種人類終極話題的心理學分支是從存在主義哲學中演變過來的存在主義心理學。與哲學更關注死亡概念和死亡意義不同,心理學更關注死亡焦慮影響下人類的行為,因而心理學的成果更有可能貼近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儘管是如此宏大的終極話題,但它背後影響到我們每一個小的行為,可能是不通過心理學研究就難以意識到的。如果說哲學的任務是告訴人們死亡的本質和伴隨死亡恐懼的本質的話,那么心理學的任務就是解答人類在面對死亡恐懼時會有怎樣的行為,以及如何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更好地生活。存在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歐文·亞隆從他的心理治療臨床經驗中總結和創造了諸多精妙的方法,體現在他關於應對死亡焦慮的著作《直視驕陽》中,比如通過親密關係尋求人生的意義,創造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波動影響"。
這些創造性的應對方法建立在大師的臨床經驗和觀察之上,它可能很大程度上適合解決你的問題,但也很有可能讓你覺得並不一定合適。正如歐文·亞隆自己所說,在臨床工作中要"為每一位來訪者創造一種獨特的技術"。每一個人面對一種情緒體驗的時候,可能需要的解決辦法並不一樣,這是心理學臨床工作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注點。所以目前心理學在科學研究的進程上越來越多地強調實證的方法,通過越來越精妙的實驗設計和統計方法,力圖找到人類心理機制的共同部分。本書便開創了這一先河,運用現代科學的實證方法探索人類幾千年來苦苦追求而不得答案的終極話題。死亡是一個宏大的主題,所以需要一個龐大的研究團隊和研究項目。過去的30年,作者和他們的團隊都在研究對於死亡的恐懼是如何影響人類事務的,直到今天,他們得出了豐碩的成果--我們眼前的這本書。
也許,你現在正在遭受死亡焦慮的困擾和侵襲,又或許,你意識中並沒有多少關於死亡的擔憂和恐懼。但本書並不是教你一招可以立即消除對於死亡的恐懼。任何一種情緒不論積極還是消極,它都不會消失,只是它是否出現在了恰當的情境中,以及我們對此的行為反應是否有益於我們的生活和健康。就比如一條兇狠的大狗向你撲過來,如果你沒有出現恐懼和害怕的消極情緒,你可能就很平淡地待在原地,無法做出及時的逃跑等應激反應,從而受到它的傷害。所以,認識死亡焦慮以及它帶給我們的潛在影響,不僅是為了消除這種焦慮和恐懼,而是當它在我們內心深處悄悄地產生影響,讓我們在無意識中做出糟糕的行為反應時,我們能夠認識到--原來是這"生命中死亡的力量"悄悄地把我們推向了懸崖。而當你能夠覺察到它的力量時,它會帶你獲得全新的成長。
曾旻於北京師範大學
2015年11月8日
作者簡介
謝爾登·所羅門(Sheldon Solomon)
傑夫·格林伯格(Jeff Greenberg)
湯姆·匹茨辛斯基(Tom Pyszczynski)
3位社會心理學家,分別在斯基德莫爾學院、亞利桑那大學、科羅拉多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
他們在研究和寫作上的合作已經延續30多年了。他們在對死亡的恐懼這一主題上的研究不但獲過獎,還受到了美國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在這一研究中,他們將存在主義思想融入現代心理科學當中,使用最尖端的科學研究方法來探索這一長期以來被認為超越了科學研究範疇的領域。不同角度的整合帶來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式,思考關於文化、自尊和引發人們做出他們最高貴和最卑鄙行為的那些因素。
名人推薦
這是一部深入、重要、優美的作品。《怕死:人類行為的驅動力》一書描述了一項令人震驚的、創新的科學研究,研究對象是一種驅動我們生活的強大力量,但因為它太可怕了,所以我們不能清晰地思考它。本書向我們展現:如何將理性之光照耀在人類黑暗面的中心。
-- 丹尼爾·吉爾伯特,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撞上幸福》作者
本書運用現代科學的實證方法探索人類幾千年來苦苦追求而不得答案的終極話題。死亡是一個宏大的主題,所以需要一個龐大的研究團隊和研究項目。過去的30年,作者和他們的團隊都在研究對於死亡的恐懼是如何影響人類事務的,直到今天,他們得出了豐碩的成果--我們眼前的這本書。
-- 曾旻,心理學科普作者
"記住你即將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幫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選擇。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榮譽、所有的驕傲、所有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這些在死亡面前都會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東西。你有時候會思考你將會失去某些東西,"記住你即將死去"是我知道的避免這些想法的最好辦法。你已經赤身裸體了,你沒有理由不去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
-- 史蒂夫·賈伯斯,蘋果公司創始人
很多人很納悶,作為一個企業家,為什麼不務正業去登山,這么多年過去了,我想說的是正因為登山使我能面對死亡,這是我登山最大的收穫。實際上,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從生命到死亡,如果沒有死亡不可能有生命。如何面對死亡,我們的態度截然不同。正因為登山,進山之後,甚至都不知道明天一早,還能不能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經歷使你必須考慮原來迴避的問題--如何面對死亡。
-- 王石,著名企業家
死亡雖是終點,但人生的意義卻不會因此湮滅;死亡雖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視角卻可以讓人們獲得拯救。
-- 歐文·亞隆,心理治療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