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2010年底,全村有355戶,1313人,其中:男680人,女633人,勞力820人,少數民族占全村總人口的91%,其中水族人口483人,占全村總人口的36.8%,苗族人口199人,占總人口的15.2%,侗族人口279人,占總人口的21.2%,是少數民族聚居雜居地。民眾居住在烏紅河和冷堆河兩岸,居住河谷地帶的有怎冷村一組、二組、新寨、里口、冷報、烏紅等6個村民小組,居住在山腰、半山腰的有月亮山、故最、階加3個村民小組,河谷地帶海拔360米,山腰半山腰海拔400餘米,全村耕地面積759.5畝,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人均耕地面積0.63畝,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148元,人均吃糧350公斤。村內設有完小一所,在校教師22人,學生396人,有鄉醫院一所,醫務人員9人,床位17個。全村9個村民小組均通國電,還有階加不通公路。新村建設
三江有烏下溪、烏紅溪和里口溪三條溪水在怎冷匯合。景點為三條溪縱山縱水匯合處。建立三座公路橋,每座
橋長50至80米。溪旁兩岸闊葉林木、杉樹、榕樹、竹子雜夾房屋其間,舉目四眺,綠樹成蔭,烏語聲聲,飛來飛去,溪水緩緩地流,人聲、車聲叫響。怎冷橋面上,車水馬龍,人們在橋上趕場,土特產品交易。橋上觀賞自然風光,別有一番新鮮。三江水族鄉坡高路陡,人民生活居住條件惡劣,為從根本上幫助山區民眾脫貧致富,三江鄉黨委、政府實施移民搬遷扶貧工程,並將此項工作列入全鄉“民生工程”予以重點支持,無償劃撥地基、接電、接水、通路等為民眾修建房子,並對搬入新區的貧困戶給予經濟補助,在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民眾積極籌資建房,一棟棟樓房如雨後春筍新建起來。據統計,現全鄉入駐新城區120多戶,同時鄉黨委、政府還把移民扶貧與生態環境、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引導搬遷戶開闢新的增收門路,為民眾脫貧致富獻計獻策。如今,有的搬遷戶做起了旅店、門市、屠宰、木材、房屋裝修、飯館等。圖為三江水族鄉怎冷村新城區一角。人文歷史
清代以來,鄉內留存的古墓較多,尤以水族古墓最為特色。水族古墓有圓形封土圈石墓,也有方形盒子石雕
墓。門樓式墓碑,八字形墓門。碑上刻有香案牌位,牌位上寫著墓主姓名,兩旁雕刻有龍鳳,形象生動,凸現出水族碑刻的匠心獨運。水族墓門,除雕刻有太極圈、龍魚吻、葫蘆寶頂、麟鳳獅龍,白鶴長蛇、八仙過海、官宦戰將、古塔祠廟外,還雕刻有花鳥蟲魚,水牛望月,肥豬吃潲、猴子爬樹,岩鷹捕鼠等。水族古墓較有名的有:怎冷村里口寨潘公墓,墓碑雕有“猛虎下山”、“猴子爬樹”、“岩鷹捕鼠”、“畫眉鳴枝”以及盤中供品,肥大美味的山中四足叉螃(又稱石磅)的兩股間,雕有雌性器官,顯示出構圖者的藝術創造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怎冷街楊公墓雕刻有漁翁鉤魚,雙馬交配,以及飛禽走獸等圖案。故衣下寨背後坡石公墓,墓門雕龍畫鳳,有水牛交配等圖案。除此之外,其他村寨有很多雕墓。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13畝(其中:田726畝,地287畝),人均耕地0.99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9133.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畝,主要種植梨、桃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2畝,其中養殖面積40畝;草地100畝;荒山荒地560畝,其他面積1436.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電、路、電視、電話四通,無路燈。有27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79戶通電,有1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和8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4戶(分別占總數的81%和66%)。
該村到鎮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2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60畝,有效灌溉率為35.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6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6戶;建有小水窖11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160戶。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農村經濟總收入104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5萬元,占總收入的22.5%;畜牧業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11.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39頭,肉牛105頭,肉羊217頭);漁業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0.7%;林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1.2%;第二、三產業收入652萬元,占總收入的62.3%;工資性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1.8%。農民人均純收入151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3人(占勞動力的15.9%),在省內務工112人,到省外務工1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養植業、種植業,主要銷往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殖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79戶,鄉村人口1079人,其中男性548人,女性531人。其中農業人口1012人,勞動力70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656人,彝族378人,其他民族2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9人,占人口總數的15.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86人,參合率95%;享受低保6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684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94人,距離共和鎮中學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5人,其中小學生87人,中學生38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4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1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3萬元,有固定資產22.7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5人,少數民族黨員23人,其中男黨員38人、女黨員7人。
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共有團員23人。
人文地理
該村委會民風淳樸,傳統文化歷史悠久,當地的村民喜愛民間傳統藝術---手工刺繡、彈弦子、跳左腳舞歌舞等,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該村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進行村容村貌整治、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