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體感音樂可以改善睡眠、促進血液循環、平衡內分泌、緩解疲勞、減輕和消除憂慮等等不利情緒,所以稱為健康由心生——從身體內部調節場能環境、而從外部展現正向能量輻射,實現人與人之間正向能量互動作用。欣悅動力體感音樂療法(即音樂聲波療法、聲振動療法)(簡稱VAT),是一項專利的聲學治療技術。心身平衡快速調節系統通過體感音樂療法,它將音樂中16~150Hz的低頻信號,經增幅放大和物理換能後,通過聽覺、尤其觸振動覺的傳導方式,使音樂的“外源性振動”與人體的“內源性振動”產生同頻共振,從而對人產生快速、深度的放鬆和理療作用(譬如植物神經功能的調整、微循環的改善等),具有良好的生物學效應。根據目前國內外所掌握的臨床資料,體感音樂療法所帶來的快速深度的放鬆和理療作用,還用於緩解神經肌肉的緊張、痙攣、疼痛和運動障礙,改善睡眠和大腦情緒、認知、聽覺、言語等方面的功能,不失為一種安全有效的自然聲波療愈手段,讓人“在享受中得到康復,在放鬆中得到治療”。
功能介紹
本系統有助於高品味放鬆,安撫疲憊心靈。躺在上面,低頻16~150Hz的音樂振動與聆聽同步。透過骨骼和神經傳導,作用在你的內腹及全身每一個細胞、肌肉里,另血液循環快速平穩下來。同時緩解和改善身心兩方面症狀、無創傷,簡單易行的藝術療法:調節情緒與壓力、修復心身能量、精神衛生康復、心理危機干預、神經免疫調節等。在調節中,新皮質熟睡、身心感覺舒適,表層自我防衛機制暫停,最適合自我實施催眠治療,令疲憊的身心和自律神經重新恢復平衡、精神免疫機能增強,身心舒展滋潤,享受平衡和諧的美好心境。透過您的骨骼,神經感受著音波能量,就像全身泡在音樂中,調節心理情緒,促進氣血循環,渾身的血管都麻酥的感覺,充分感受放鬆。伴隨著低頻音樂的振動,調整著您的疲勞,緊張的神經,減輕您的壓力,緊張,憂鬱,恐怖感,加速身心恢復,讓您儘快放鬆下來,該系統還有助於在短時間內即可快速誘導鬆弛,激活大腦骨皮質與生物本能,使意志力沉積在音樂中,大大減輕不安,令您在陶醉中達到最高質量的放鬆,很快進入自由自在的鬆弛狀態……!
技術特徵
功能音樂處方平台:“體感音律共振系統”是一個集中醫“中國五音療法”理論和現代“醫學共振音樂”原理為一體的功能音樂處方平台。它通過體感音樂設備的完善還原,能與人體的組織、細胞等產生廣泛的“同頻共振”,從而具有舒解壓力,平衡身心和疏通臟腑經絡、調節神經一免疫一內分泌系統等功能;並可協助治療師實施“身心合一”式的全新治療。超低頻體感振動換能器:“體感音律共振康健系統”己獲得國家六項發明專利。該平台主體內置的TGYY超低頻體感振動換能器,能真實地再現50Hz以下超低頻音樂正弦波,伴隨音樂的波動而產生數百至數乾微米的精密振動,讓人仿佛置身於音樂的噴泉和聲場中,起到快速放鬆、調整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和改善人體微循環等作用。音波共振效應
與人體相同或相近的波段或波長的輻射能量極易被吸收,並產生疊共振效果,進而將生物能量充分吸收,使核酸與蛋白質被激發到高振動能級,進而促進新陳代謝、調節循環系統,達到調節人體生物波和健康的功能。共振效應作用時,人體會產生熱效應現象及水分子共振現象,肌體細胞動能增加,如同保持微量運動或微按摩狀態。◎降低血液粘稠度 ◎強化新陳代謝◎活化細胞 ◎促進血液循環及改善微循環 ◎調節經絡平衡 ◎預防有害細胞的生長◎抗輻射、抗紫外線臨床報告
臨床觀察表明,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功能,促使人體分泌一種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活性物質,可以調節體內血管的流量和神經傳導。另一方面,音樂聲波的頻率和聲壓會引起心理上的反應。良性的音樂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可以改善人們的情緒,激發人們的感情,振奮人們的精神。同時有助於消除心理、各種因素所造成的失眠、緊張、焦慮、憂鬱、恐怖等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應激能力。專家建議:先天性心臟病、較重心臟病、放置心臟起搏器或支架、內出血、孕婦等不宜使用。1995年,日本東邦大學牧野真理子等用體感振動音樂療法治療55例心療內科患者,結果顯示,體感振動音樂療法可明顯減輕患者緊張和抵抗感,增加親和力,減輕抑鬱焦慮感。同時治療期間指端皮溫升高,血壓降低。 1996年,愛沙尼亞塔林教育學院的Ruutel等人的研究結果顯示,音樂振動療法對心臟病、痛苦、神經過敏、睡眠障礙、頭疼等均有積極的治療效果。1997年,日本橫濱市立市民醫院岩谷房子採用體感振動音樂療法對22例腫瘤晚期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結果顯示,22例抑鬱狀態顯著減輕,便秘症狀得以明顯改善,鎮痛鎮靜藥服用量減少,沒有褥瘡的發生。 1998年,日本山梨縣中巨摩郡秋山醫院,套用體感振動音響分娩台在1年內觀察300名產婦順利分娩。結果表明:在無痛分娩、優生優育方面,體感音樂能消除緊張、減輕痛苦,刺激子宮收縮縮短產程、為順產創造良好條件,甚至對降低嬰兒腦缺氧可能導致的腦癱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2003年中日友好醫院魏育林研究員成為國際體感音樂療法在中國開展科學研究的第一人。依照循證醫學方法,做了各種中心樣本統計,對國外科研印證的最終結論令人滿意,並連續發表了多篇高質量論文。繼而在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的支持下成立體感音樂療法學組,協助醫學專業人士進行多方面科研和臨床套用。 2006年,衛生部中日醫院魏育林、孔晶等人以164例經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定存在睡眠障礙者進行測試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體感振動音樂療法可以有效改善睡眠狀況。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睡眠門診,醫生和患者對體感音樂的卓越效果非常看好。 2006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歷時一年多對59名中國現役優秀運動員(國家國際健將)進行測試。2007年8月8日成功召開了課題結題會,結果證明對緩解運動員心理和生理疲勞具有明顯效果,甚至對於激發潛能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