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象法

心象法

心象法,也叫回憶反思法,是在運用各種記憶原理的基礎之上,藉助於形象、聯想及感覺來重溫過去已經學到的知識

心象法,也叫回憶反思法,是在運用各種記憶原理的基礎之上,藉助於形象、聯想及感覺來重溫過去已經學到的知識。大多數人在閱讀之後所獲得的知識往往並不會深深地鐫刻在腦海中,很大一部分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遺忘。研究表明,學習過後的24小時之內,所學東西的80%都會被忘記。最後留下的必然只是一些零散的信息。由於理解新知識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已經在頭腦中銷聲匿跡,吸收新的信息便自然困難。在這種狀態下,應考者學習起來必然非常吃力,記憶也殘缺不全。"整個學習、理解和記憶過程都是枯燥乏味和充滿艱辛的。"

這就要求我們勤於複習,在再次閱讀或回想過程中隨時將原來漏掉的東西補上,以便在學習、理解和記憶三者之間建立一種良性循環,從而使備考過程輕鬆順暢地進行。當然,回憶反思不是專注於具體事物和形象,而是靠潛意識來回顧以往的經歷和體驗。以關鍵性的記憶形象為中心來構建一個多維的、形象的心象記憶圖,將各種各樣的知識信息有機地銜接起來。

心象法的運用,沒有固定模式,也無需制定一個嚴格的計畫。關鍵是結合自身情況持之以恆,,反覆進行。為了提高效率,每一個應試者都應該搞清楚自身的記憶節奏(即記憶力的高潮與低潮出現的時間及持續過程的長短)並根據記憶節奏找出整個學習期間那些高效率的時間段,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進行複習。一般來說,學習初期和末期所學的東西以及相互聯繫的或突出的東西,在人們的頭腦中留下的痕跡往往較為深刻,而在學習中段所學的以及那些彼此毫不相干的知識則易於被遺忘。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在於人的記憶痕跡彼此之間會互相抑制和逆向抑制,順向抑制則剛好與此相反它是指人們在連續記憶相似的東西時,後來的記憶抑制原有記憶的現象。兩者互動作用,就會使記憶衰退。但是,最先的記憶雖然也要受到逆向抑制的影響,但在它之前沒有更先的記憶,因而它便免除了順向抑制的作用。與此同理,發生在最後的記憶雖然受到順向抑制的作用,但由於它後面再也沒有別的記憶,因而不可以不受逆向抑制的影響。正因為這樣,最初與最後的記憶,才會比中間的記憶更深刻,更持久。因此,我們應該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學習初期或末期來記憶。而且,一個人學習持續的時間也並非越長越好。應該結合自身的身體狀況和習慣來決定。一味地爭時間並不可取。因為,較長一段時間不休息,不只是增強了應試者的疲勞與睏倦,而且還會使他的回想力也越來越弱,前後信息之間的大量聯繫也因此而被割斷。這種做法有時真是得不償失,遠不如稍微增加一些休息的時間與次數,一來使自己身心不斷得到放鬆,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提高學習效果。因為休息期間大腦有機會對已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類,從而使下一階段的學習具有更為堅實的基礎,備考者的理解力以及吸收新知識的能力也因此而得到加強。總之,休息期間對於所學知識的記憶不是比持續學習少,而是更多。

回憶反思法可以在任何時刻進行,通常情況下臨睡前的效果最好。備考者首先應該粗略地瀏覽一下備考內容的主要部分,理出一個大致的框架,在思想上明確彼此之間的聯繫,然後將相關的內容串聯起來,以加深記憶,增強理解。待反思結束以後,最好對照檢驗一下回憶的準確程度。這樣,那些尚未記憶的以及記憶不太確切的信息便會在你的頭腦中比平常留下更深的印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