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外科手冊

心血管外科手冊

《心血管外科手冊》是 2008年科學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耿希剛 。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共四第二十章,按病種系統劃分,查閱方便。主要內容包括各種心血管病的診斷命名、病理生理、診斷標準、診斷條件、分類、分期和分級、治療手段、手術方法以及預後等。

本書對心血管病診斷的標準化和療效的評定會對讀者有較大的益處,是一本內容豐富的心血管病診治工具書,可供臨床醫師參考。

目錄

第一篇 症狀

第一章 常見症狀

第二章 體格檢查

第三章 實驗室檢查

第四章 器械檢查

第二篇 先天性心臟病

第五章 房、室間隔發育異常

第六章 心臟血管發育異常

第七章 房室瓣發育異常

第八章 冠狀動脈發育異常

第九章 複雜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第三篇 後天性心臟病

第十章 瓣膜疾病

第十一章 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和外科治療

第十二章 主動脈平層

第十三章 心包疾病

第十四章 原發性心臟腫瘤

第十五章 心臟移植

第四篇 體外循環

第十六章 體外循環的設備及裝置

第十七章 體外循環的基本灌注技術

第十八章 體外循環在外科手術中的套用

第十九章 不同病種的體外循環管理

第二十章 體外膜肺氧合

參考文獻

試讀章節

第一篇 症狀

第一章 常見症狀

症狀(symptom)是指患者主觀感受到不適或痛苦的異常感覺或病態改變。體徵(sign)是指醫師或其他人能從病人身上客觀檢查到的病態改變。廣義的症狀也包括了體徵。症狀是醫師向患者進行疾病調查的關鍵性一步,是問診的主要內容,是診斷、鑑別診斷的重要線索和主要依據,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標之一。在詢問過程中,應注意患者起病及出現特徵性心臟雜音及症狀時的年齡,年齡越小,患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若成年後出現,則以風濕性心臟病為多見;若中老年後出現,則以冠心病、肺心病及高血壓性心臟病為多

見。採集病史過程中,要注意耐心、細緻,讓病人詳細敘述其主訴和與主訴密切相關的病史及其發生、發展過程。在病人敘述過程中,醫生可針對主要問題做一些必要的提問,但應避免誘使病人按照自己的主觀思維敘述病史。對所得到的病史應給予綜合分析,去粗取精,這樣才能為疾病的正確診斷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一節 心悸

(一)概述

心悸(palpitation)是一種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感或心慌感,常描述為叩擊樣、跳躍樣、賽跑樣、陷落樣或振動樣心跳。心悸時,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不齊。健康人一般僅在劇烈運動、精神高度緊張或高度興奮時才會感覺到心悸。

心悸發生機制:心悸發生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心動過速、每搏量增大以及心律失常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