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晚婚線

多數女性認為35-40歲沒有結婚的男性是純剩男,而多數男性認為30-35歲沒有結婚就是剩男。 多數女性認為30-35歲才會被稱為剩女,但八成男性認為女性一過30歲就是剩女。 多數女性認為35歲-40歲沒有結婚的男性是純剩男,而多數男性則認為30-35歲沒有結婚就是剩男。

概念簡介

據“新聞晨報”等媒體報到,“多大年紀才算剩男剩女?”據調查結果,有人給出了一個適合於大多數人的年齡線,即心理晚婚線,就是說人們容忍自己不結婚的底線年齡是多少。心理晚婚線,是一種建立在研究男性與女性對於晚婚年紀認可的心理趨向基礎上,算出的基準年齡線。多數女性認為35-40歲沒有結婚的男性是純剩男,而多數男性認為30-35歲沒有結婚就是剩男。多數女性認為30-35歲才會被稱為剩女,但八成男性認為女性一過30歲就是剩女。
男性與女性,對心理晚婚線的認知和標準是不統一的,家長和社會人士也都有各自看法,但普遍認為,女性的心理晚婚線為30歲,男性心理晚婚線為35歲,男性高於女性。

概念起源

2014年1月10日,百合網聯合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共同發布《2013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該報告採用網際網路線上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數據收集歷時2個月,獲取的有效樣本近10萬份。報告分調查看點和“2013年情感十大熱詞句”兩個主要部分,旨在揭示在多元文化交匯下當代人的婚戀觀,聚焦婚戀現象的深層原因。

社會觀點

30歲是普遍認同的“心理晚婚線”,比法律規定(男25歲、女23歲)的晚婚年齡晚5-7年。另外,對“剩男”、“剩女”的看法,男女之間差異很大。多數女性認為35歲-40歲沒有結婚的男性是純剩男,而多數男性則認為30-35歲沒有結婚就是剩男。多數女性認為30-35歲才會被稱為剩女,但八成男性認為女性一過30歲就是剩女,其中六成男性集中認為28-30歲是剩女的終極門檻。不同的生活群體,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心理素質,都會影響心理晚婚線的高低,比如低學歷、低收入者晚婚心理線要低很多,高學歷、高收入晚婚心理線會高一些,大城市比小城市的心理線普遍要高。因此,晚婚心理線也是具有地域差異和群體差異的。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中國人在2013年的婚戀狀況,那么就是——緊迫感。當然,晚婚並不是心理疾病,父母不用太為子女操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