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澄法師

心澄法師

佛教人物。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心澄法師 心澄法師

心澄法師,字應觀,俗姓梅,江蘇東台人,生於1963年。現任中佛協常務理事、副會長,江蘇省佛協會長、鎮江佛協會長、焦山定慧寺方丈、金山江天禪寺方丈。

成長曆程

心澄法師幼受家庭薰陶,深信佛教。1983年來金山江天禪寺,依慈公上人初出家,師見其天資聰穎,學習又能刻苦,遂送其至南京棲霞佛學院就讀,後又繼續深造於中國佛學院,直至研究生畢業。心澄法師佛學造詣深厚,專於三論,尤精書法。1992年回到金山,擔任監院,(時寺院要按研究生的標準發放單資,超出幾位老監院,其執意自行減低,列在諸監院之後)。積極協助慈公上人,從事寺院建設和管理,創辦金山佛學院,出任副院長兼教務長,工作卓有成效。1996年4月,慈舟方丈在妙高台舉行授記儀式,立心澄法師為法子。1999慈舟三次要求禪位,讓心澄法師接席。

2001年,茗山法師圓寂後,焦山定慧寺住持一職空缺,因茗老德高望重,學識淵博,能繼承茗老衣缽的人不易尋求,後經各方推薦,一致認為茗老的戒弟子心澄法師學修並重,堪此重任,2002年重陽節,舉行了升座儀式,心澄法師成為焦山定慧寺第99代方丈。主持工作後,對焦山殿堂進行修輯,面貌煥然一新。

2003年初,慈公上人圓寂,彌留之際,託付金山後事,後經上級有關部門決定,心澄法師回金山主持全面工作,他盡心盡職,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維護寺院的合法權益,帶領僧眾繼承慈老遺願,使寺院穩定發展。心澄法師曾赴加拿大、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港台弘法或參加國際會議,並多次率金山法務團赴新加坡、台灣等地弘法,曾在海峽兩岸發表過多篇佛學文章,如《百論初探》、《緬懷先哲,展望未來》等十餘篇,與徐巧道合著《慈舟禪師傳略》,主編《慈舟禪師紀念文集》系列叢書,參加了《新編金山志》、《寶華山志》的編纂工作。近年編輯、出版的有《浮玉清韻》、《金焦文叢》等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