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字從何而來

徽字從何而來

作為安徽人,一般都知道近代意義上的安徽省,省名取當時安慶和徽州兩府的首字合成。既然,安徽的“徽”字取自徽州,那么徽州的“徽”字呢,又是從何而來?宋《太平廣記》上說,徽州是以績溪境內徽嶺、徽溪、大徽村而名。宋代大詩人王安石,曾在此留下過“曉渡藤溪霜落後,夜過徽嶺雲明中”的詩句。

原因

作為安徽人,一般都知道近代意義上的安徽省,建省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當時安慶和徽州兩府的首字合成,因境內有皖山、皖水和古皖國,而簡稱“皖”。既然,安徽的“徽”字取自徽州,那么徽州的“徽”字呢,又是從何而來?

績溪西北方向的徽嶺,也稱大徽山,海拔不高但山勢險峻。綿延百里的徽嶺山脈,將績溪一分為二,嶺南與嶺北的風俗差異甚大,比如嶺北的“一品鍋”,嶺南就不時興。徽嶺同時也是績溪縣境之內,長江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主要分水嶺。《徽州府志》上說,宋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平了方臘之後,朝廷改歙為徽,取績溪大徽村為名。宋《太平廣記》上也說,徽州是以績溪境內徽嶺、徽溪、大徽村而名。還有,羅願的《新安志》、民國時期的《歙縣誌》,都有類似的記載,總之,從大多數文獻上看,徽州的“徽”字的確出自績溪。現存的大徽村遺址,當年是一個千灶萬丁的大村落,經數百年滄桑之變,往日的繁華早被雨打風吹去。

但是對於這一說法,多年以來,一直有人持有疑義。績溪在徽州一府六邑之中,不獨偏處東北一隅,而且是個“蕞爾小縣”,“田疇不抵婺源,商貿不如休歙”,蘇軾之弟蘇轍在此做縣令時,稱為“巴掌城”。歙州若要改名,盡可以從歙縣大好山水中任取一字,小小大徽村,如何可作大大徽州府的府名?

實證

但是當我們深入走訪,發現“徽”字出自大徽村的記載,確有史實依據。徽嶺一帶山水奇麗,風光宜人,宋代大詩人王安石,曾在此留下過“曉渡藤溪霜落後,夜過徽嶺雲明中”的詩句。在古代,大詩人的詩往往以春風一般的速度傳播,帶來很大的轟動效應。所以王安石之後,徽嶺的知名度迅速提高,文人們爭相追捧,如同今日冬粉們追星。清代休寧人趙繼序,就作過這樣一首詩:

大徽一徑傍山通,度嶺遊行雲氣中

自有荊公題句後,居然形勝壓江東

山多峭壁水清流,嶺下村莊景最幽

山海圖經供乙覽,歙州從此易徽州

“自有荊公題句後,居然形勝壓江東”,由此可知大徽嶺的名氣。

一時期,因為有兩條商道交匯於此:一條從縣城出望徽門而上徽

嶺一條由西南臨溪方向上徽嶺而過旌德,夾在商道之間的大徽村,就自然而然成了通衢幹道,經濟重鎮。而況朝廷動議改名,是在境內方臘起義被鎮壓之後,而“徽”字的古意,有美麗的意思,因此以府治最鄰近的績溪山水為思考線索,取一個吉祥美好的字眼,從情理上也說得過去。

如今,千灶萬丁,喧囂繁華的大徽村,已被青青桑田所覆蓋,空留下麒麟街的地名。麒麟街當地叫作“麒麟乾”,是一個很小的自然村。徽水訇然而下,周圍有氤氳的水汽。走出村子,偶爾還會看見一段鵝卵石鋪成的道路,堙沒在田野之間,是麒麟商道的遺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