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這是德陽市的一個民間文藝家的協會,旨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收集整理民間文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百科名片

德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協會簡介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收集整理民間文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間文藝家協會責無旁貸的責任,過去的一年,德陽市民協在省民協和市文聯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我市民間文藝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積極開展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市民協一年來所作的工作及工作構想匯報如下:
一、工作總結
一年來,市民協乘著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春風,緊緊圍繞災後重建中心工作,在德陽市文聯的正確領導下,因地制宜,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發掘、搶救、保護、傳承、宣傳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活動,整理、記錄、書寫、編撰民間文化藝術,展示民間工藝技術,做了大量富於開拓性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收集整理民間文學,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年來,市民協和各縣(市、區)民協積極組織廣大會員收集整理民間文學資料,認真創作文藝作品,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由會員呂雄文主編的民協會員馮發泉編著的《歲月留影》中集出版。會員譚明全收集整理的民間故事《月老祠》,在中國民協主辦的刊物《民間文學》上發表,他還採寫編輯出刊了什邡沿山旅遊景觀《雙流風光》一書。會員于榮光的中國民間藏品專著《大唐金銀器》擬於年底公開出版。什邡市民協組織召開了馬井鄉土文學座談會。廣漢民協在民間文藝的蒐集、整理和再創作方面,強化輸血造血功能。參加2011年廣漢松林桃花詩會等採風活動,創作民間故事、民間傳說、民間繪畫等各類稿件40餘件,在《上海故事》發表故事2篇,在《巴蜀風》發表1篇。在“5.23”之際,會員劉合根就如何收集、整理,如何深化主題、組合成情節,如何寫好故事等方面,精心輔導,談了經驗體會。自費出版長篇民間故事《馬祖傳奇》。蔣朝參主編的《速海文苑》發表文藝作品10餘篇;向陽彩虹俱樂部編的內刊《彩虹文藝》出刊4期,發表民間文藝、詩詞等作品40餘篇。中江縣民協堅持每周同省老年詩詞創作研究會一道研討文藝。會員在《巴蜀詩詞》、《頌歌獻給黨》、《四川省毛澤東詩詞研究會》、《作家村》等市以上刊物發表詩詞、民間文藝作品20餘件。會員塗繼成出版書法、詩文兼顧的國學名家叢書。廖興洲主編《萬鳳之歌》,段啟文主編《<西眉春秋>觀感集》問世。羅江縣民協出版地方歷史文化綜合刊物《醒園》4期,發掘並研究整理李調元《弄譜》資料,《弄譜》雕塑牆等創意與速成。綿竹市民協以綿竹年畫博物館新館重建為依託,著力打造“中國年畫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創作系列精品力作在省、國家級相關平台展示、助推,卓有成效。
(二)積極開展文藝演出,頌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各級民協組織和民協會員,積極認真把民間傳說編成文藝宣傳作品,組織開展文藝演出,大力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行動成為人民民眾的自覺行動。什邡民協指導成立了民間文藝演出藝術團,堅持自編自演各類民間文藝節目,參加什邡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市文聯主辦的春節什邡之夏文藝宣傳活動、鎣華紀念地震三周年文藝演出活動,及皂角街道辦慶祝建黨九十周年演出,並送文化到回瀾柏樹村、外西街社區、白果社區,演出10餘場次,觀眾達兩萬人次,什邡電視台、什邡視聽報進行了宣傳報導。禾豐鄉風民樂隊和民歌之鄉八角等特色鎮民間文藝演展創作頻繁,城鄉互動什邡民間文藝活動蓬勃開展。廣漢市民協所屬的團體會員金雁藝術團和向陽彩虹俱樂部,在慶祝建黨90周年、國慶62周年以及送戲下鄉等方面,自編自演20多個節目,深入農村、城市積極組織文藝演出活動演出10場次,觀眾上萬人次,深受民眾喜愛。會員孟開金、張楊惠組織綿竹清平羌漢山歌演出隊,自編自演羌漢山歌《土石流無情人有情》、《紀念紅軍到清平》等節目,排演《太陽出來照白岩》等原生態羌山情歌,深入駐綿武警部隊、四川省水利工程人員、省煤田局、省地質資源廳、省巴蜀公司工程人員等慰問演出4次,觀眾達兩萬人次。山歌隊還受邀到成都市金牛區,參加由公安部、中央電視台、省公安廳聯合舉辦的“推薦十大英雄民警”演出2次,觀眾上萬人次,《四川日報》等媒體作了報導,在省內外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此外,山歌隊除參加本地的廟會演出、鹽井村演出外,還組隊參加了德陽、綿竹兩地的才藝大比拼活動8次,獲綿竹“千坤杯”才藝大比拼第4名,並得獎盃。目前,已經籌建了綿竹市清平鄉九頂山羌漢文化山歌協會,強勁助推清平羌漢山歌文化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傳承、保護和打造。
(三)加強宣傳報導力度,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
會員郭輝圖作為馬祖禪文化研究會會長,為傳承與弘揚什邡馬祖文化、紅豆村婚慶愛情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項目、助推地方旅遊文化事業發展,做出了不竭的努力。會員譚明全、呂雄文多次到什邡師古鎮、綿竹九龍鎮政府銜接,協助強力打造紅豆村婚慶愛情旅遊文化品牌、九龍沿山旅遊文化品牌,爭取地方支持。為了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力度,綿竹民協積極依託綿竹年畫博物館為視窗、載體,在傳承、保護與宣傳綿竹年畫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綿竹年畫博物館新館建成完工,不斷收集大量的展品、資料等,用於新館的布置。積極做好5.12特大地震災害後綿竹年畫資料的整理彙編,大力做好綿竹年畫的外宣工作。參加2011年由中國文聯主辦綿竹市承辦的第十屆“中國綿竹年畫節”。重視館藏文物保護工作。雖然現有的管理條件差,但每天仍堅持專人24小時看護。積極帶頭、協助江蘇援建年畫村、年畫傳習所的工作,協調年畫商家,給他們提供專業上、技術上的支持。組織指導好了鎮鄉年畫傳習所的建設。充分發揮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利用年畫村、年畫傳習所的條件堅持後續人才的培養,全年接待大中專院校以及中國小師生一萬餘人,館裡的專家去給他們做年畫知識的教授,年畫技能的培訓。組織全館職工積極創作,根據感恩、重建的題材創作新年畫。繼續做好了“綿竹年畫著作權”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認真思考綿竹民協的發展思路及綿竹年畫產業的發展思路。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有效提升年畫博物館人的專業形象。
(四)積極開展文藝交流,保護非遺成效顯著
2001年8月13日,德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第四屆四次理事會議,在雒城廣漢隆重舉行,來自廣漢、什邡、綿竹、中江、羅江、旌陽區等地的八十學子群英薈萃,共商本土民間文藝復興大計。會上,各縣、市、區民協主席分別介紹了協會活動和工作情況,市民協主席喻曉鋼作工作總結和工作部署,宣讀省民協主席、秘書長對民協理事會成功召開發來的賀電,市文聯副主席徐春城作了重要指示。會上,學習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學習傳達中共德陽市委李向志書記在市委常委(擴大)會暨中心組學習會議上的講話及《中共德陽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一三五八”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精神。對已故的為德陽民間文藝事業做出顯著貢獻的老一輩民間文藝工作者劉樹模、劉仁鑄、張君平、權德澤等表示了深切緬懷。研究市民協今後工作及人員調整。會議還特邀了著名民間文藝作家譚明全就民間文學創作作了《我在收集整理民間文學中得到的教益》專題性交流發言。會後,由本土著名民間文藝家蔣立雲、孟開金、張楊惠率隊表演的原汁原味的富於川西民俗風情的刮打板、羌漢山歌、鍋莊舞等形式的節目,精彩紛呈,將會議推向高潮。會議在團結、友好、進取、民主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為了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各縣、市民協組織理事、會員積極開展活動,研討民簡文藝走向、評議刊物、籌備內刊號讀物組稿事宜等。
2011年4月,會員胡光葵獲中國民協“中國木版年畫搶救與保護貢獻獎”,6月,“綿竹木版年畫活態傳承展”獲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太陽神鳥獎”。
組織譚明全、孟開金等會員參與省民間藝術大師評審申報工作。組織第十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參評工作。
二、工作構想
(一)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
在各縣、市民協經費緊張、辦公條件艱苦的情形下,結合建黨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及5.12災後文化重建等主題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等時代要求,各民間文藝演出隊以豐富多彩的自編自演的民間文藝展演形式,送文化下基層不少於80次,開展各種文藝活動,為災後重建提升文化軟實力。
(二)繼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
開展李調元文化研究,整理出版李調元著作。繼續組織會員蒐集、整理民間故事、傳說、笑話、諺語等,對有基礎有特色的民間文藝作品進行再創作,大力扶持“民間文藝寫作組”,突出抓好新故事、民間故事、傳說傳奇創作,力爭編印《俗文雅匯》第二輯,編著旅遊文集3本,編印會員自費作品集8至10本。在《故事會》、《巴蜀風》等刊物上發表作品7件以上。
(三)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交流
舉辦民間文藝、非物質文化研討會力爭在20次以上,服務地方旅遊文化產業等經濟發展,為文化強市做貢獻。
(四)做好各級民協組織的換屆準備
做好各級民協組織的換屆準備,加強組織建設、改選工作,充實領導班子。注重發展年輕會員,辦理好會員證換證手續,收繳會費,建立各種登記註冊檔案,增強協會對會員的凝聚力。做好上級民協會員的推薦工作,整體提高協會實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