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與幸福(virtue and happiness)西方倫理思想史上關於道德與幸福關係的理論。大致有道德本身即幸福和幸福本身即道德兩種觀點。古希臘羅馬的蘇格拉底、柏拉圖、斯多亞派認為人的幸福不在於感官快樂、財富、權勢,而在於靈魂的本身完善,道德本身就是幸福。中世紀基督教把仁愛、信仰、希望作為三主德,認為人具有這些美德就是最高的幸福,不應希求塵世的物質利益和感官享樂。17世紀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提出“幸福不是德性的報酬,而是德性自身”,道德上的至善是最高的幸福。這種觀點強調道德根植於心靈自身,忽略人的感官需要和物質利益。古希臘羅馬的伊壁鳩魯派則認為幸福本身即道德,幸福是道德生活的中心和目的,道德是獲得幸福的手段。近代資產階級功利主義倫理思想家從人的趨樂避苦的本性出發,認為幸福就是追求最大的感官快樂,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獲得最大利益;幸福就是道德的標準,道德科學的根本目的就是求得人的幸福。這一觀點強調道德中人的感官需要的滿足和現實的物質利益。此後,德國哲學家康德試圖調和德行和幸福關係土兩種對立的觀點,認為德行和幸福的統一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實現的,必須假設靈魂不朽和上帝存在,從而在超驗的本體的道德世界中實現德行和幸福的統一。倫理史上關於德行和幸福的論爭,反映倫理學家對道德和現實物質生活關係的探索及不同的看法。
相關詞條
-
德行天下·幸福中華公益大講堂
緣起: 今日世界物質發展已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巔峰,科技發展更是如日中天,便利程度與過往更是不可同日而語,然而我們的幸福指數卻並未隨之上升多少。究其根源則是...
活動背景 活動目的意義 課程宗旨 活動參加對象 特別聲明 -
德行第一
德行第一出自《世說新語》,德行指的是美好的道德品行,強調自身修養的重要性。即擁有良好的德行受人尊敬。 每個時代所特有的道德觀念,決定人們的言行,支配著人...
作品全文及翻譯 作品出處 作者簡介 -
《世說新語·德行》
《德行》是劉義慶《世說新語》的第一門,共47則,記述了漢末至東晉士族階層人物認為值得學習、可以作為準則和規範的言語行動的美好道德品行。涉及面很廣,內容非...
題解 原文+譯註 作者簡介 小說提要 -
世說新語·德行
《德行》是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的第一章,記述了漢末至東晉士族階層人物認為值得學習、可以作為準則和規範的言語行動的美好道德品行。涉及面廣,內容豐富,從不...
作品內容 世說新語 作者介紹 -
幸福學
幸福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幸福的本質規律,用以指導人類獲得幸福的綜合性科學。幸福學也可以稱之為幸福哲學。幸福學是一門新學科,涉及到倫理學、心理學、文藝學、經濟...
定義分類 相關詞 類似定義 原理 提升正能量是獲得幸福的前提 -
幸福原理
幸福是人們的渴求在被得到滿足或部分被得到滿足時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渴求就是人們希望實現某個不太容易實現的事情的願望。仔細體會一下不難理解,在我...
幸福的原理 前言 何謂幸福 幸福與不幸福 建立幸福方法 -
幸福力:一生必讀的七堂幸福課
《幸福力:一生必讀的七堂幸福課》的作者是王薇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於2014年8月出版。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後記 序言 -
《幸福論》
《幸福論》有兩個解釋:其一是倫理學著作,其二是歌曲。
倫理學著作 歌曲 -
這一站幸福
《這一站幸福》是一篇議論文,作者蘭婷。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相關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