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櫟

德州櫟(學名:Quercus texana Buckley)是殼斗科櫟屬植物,落葉大喬木,樹高可達28米,直徑可達90厘米。樹冠廣圓形。葉長10-20厘米,寬5-13厘米,具有5-7個深裂片。種實為長2-3厘米的卵形,帶有深的被鱗殼斗。

原產於美國(密西西比州、伊利諾州、田納西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荷馬州、阿拉巴馬州、肯塔基州、密蘇里州和德克薩斯州)。 集中分布在墨西哥灣沿海平原。分布區的氣候濕潤,年降水量為1270-1650毫米,在密西西比三角洲河岸一線台地排水不良的沖積性黏土和酸性土上生長良好。

德州櫟是生長於墨西哥海灣沿海平原、密西西比河和紅河流域的排水不良低地上的少數幾個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樹種之一。

(概述圖參考來源: )

形態特徵

落葉大喬木,樹高20-28米,直徑30-90厘米,其主幹直立,枝葉濃密,主幹和分枝粗壯,枝角較大,主要枝幹平展略有下垂,樹冠呈塔狀或廣圓形,冠幅約12米左右。葉長10-20厘米,寬5-13厘米,具有5-7個深裂片。葉頂部呈硬齒狀,葉面正呈深綠色、背呈暗綠色,有叢生毛;在秋季其葉呈紅色或是紅棕色,樹幹表皮呈灰色或棕色且表面光滑,顏色在每年的11月開始變紅,次年2月開始落葉種實為長2-3厘米的卵形,帶有深的被鱗殼斗。

德州櫟 德州櫟

產地生境

原產於美國(密西西比州、伊利諾州、田納西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荷馬州、阿拉巴馬州、肯塔基州、密蘇里州和德克薩斯州)。

德州櫟集中分布在墨西哥灣沿海平原。分布區的氣候濕潤,年降水量為1270-1650毫米,其中4-8月為生長季,降水量630-760毫米。夏季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43℃,冬季平均氣溫7-13℃,極端最低氣溫-26℃。在美國密西西比三角洲河岸一線台地排水不良的沖積性黏土和酸性土上生長良好。

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

德州櫟種子存在內休眠現象,需要經過後熟處理才能整齊發芽,最有效的辦法是進行低溫層積。德州櫟種子需要維持高含水量才能保持生活力。低溫層積的方法是用濕沙拌種,放在容器內,置於涼爽而濕潤環境下,貯藏溫度1-4℃,種子含水量維持在種子乾重的30%以上,一般砂藏1-2個月。砂藏時要求有良好的通風以防發熱,維持穩定而較高的含水量,維持適度的低溫,以免發霉和過早發芽。

播種方法

苗床用紅磚或木板砌邊做高床,寬1-1.2米,床間距40厘米,長度依地形而定,床內鋪地布,床面中央略高,裝入黃心土進行育苗。芽苗苗床做好後可用敵克松或多菌靈等殺菌劑進行全面殺菌消毒。將德州櫟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種子橫放,然後覆蓋1層消毒基質或過18目篩的河砂或黃心土,厚2-3厘米,覆土後噴淋透水,然後用弓片做成小拱棚,再用薄膜覆蓋。

基質配比

育苗基質為東北泥炭:珍珠岩:穀殼:黃心土=5:1:1:3,穀殼發酵6個月以上,基質中添加控釋肥2.5千克/立方米,控釋肥選用美國愛貝施(EPX)長效控釋肥,基質要求充分攪拌均勻。為預防苗木發生病蟲害,基質需嚴格進行消毒,可用50%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液等噴灑基質。採用無紡布容器袋,規格為直徑×高=14厘米×18厘米。

栽培技術

芽苗移栽

芽苗長出-5片真葉時進行芽苗移栽。先將配製好的基質裝入14厘米×18厘米的無紡布容器袋中,置於自控蔭棚中擺放整齊,澆透水。將芽苗從苗床上拔出,直接移植到容器袋中,壓實並澆水。

苗期管理

德州櫟 德州櫟

水肥管理:德州櫟幼苗生長迅速,在5月至7月上旬進入速生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為緩速期,8月中下旬至9月底為第2次速生期,之後生長速度減慢,10月底基本停止高生長。水分對納塔櫟容器苗生長至關重要,幼苗期澆水應適量多次,苗木速生期澆水應量多次少,在基質達到一定乾燥程度後再澆水。澆水時間控制在10點前或16點以後進行,中午高溫時不應澆水,特別是夏季中午嚴禁澆水。冬天適當澆水,且選擇晴天氣溫較高時進行。納塔櫟喜大水大肥,在培育過程中應適當追肥。在速生期前可撒施氮肥,施肥後立即噴灌避免肥害發生。在苗木速生期可使用複合肥,或施用氮肥並適當添加磷鉀肥。生長後期停施氮肥,以促進木質化,防止徒長。

光照控制:光照是植物生長的基礎,光照強度控制是容器苗調控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全自動遮蔭棚中培育納塔櫟容器苗,通常利用遮光設施來減少高溫對小苗的傷害以及節約用水。芽苗移植初期和夏季高溫期間需對苗木進行遮陽,高溫強光照天氣,一般在10點至16點遮陽,在陰天、夜晚開遮陽網,10月中旬溫度降低以後可撤掉遮陽網。納塔櫟生長前期(3月至5月底),苗木幼小,宜採用50%光照強度,避免苗木灼傷,苗高速生期(6月至8月底)採用75%光照強度,秋季轉移到全光照下培養,可延長速生期。

整地

場地清理:認真處理工地內的建築垃圾,如礫石、雜草等,並保持乾淨整潔。

挖種植穴:挖穴的時候,應在不影響瀝青路和人行道基層的情況下儘量挖大一點,同時,開挖的深度要考慮換土層的深度在內,即土球的深度加上換土層的深度。另外,由於德州櫟雖然耐水濕性很強,但喜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壤,因此,在挖種植穴的過程中,還應加大深度,並且樹穴底部應大於口部,再在底部用鋼釺打入深孔,填入珍珠岩,底層再鋪設排水層,以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

基層處理:由於混凝土為鹼性,對德州櫟的生長不利,灰土裡面也含有石灰,遇水後會產生高溫,會燙傷甚至燙死樹根系,對此,本工程前期組織了一次對樹穴里混凝土和石灰的徹底清理,並嚴格檢查清理結果,然後再回填適合德州櫟生長的種植土。土層高度先回填致土球高度下5厘米,並在樹穴邊上堆一些余土,以便種植好樹後的回填使用。

種植換土:由於德州櫟的生長喜酸性或微鹼性土壤,而本工程中的土壤經過檢測為弱鹼性,德州櫟可以生長,但是,為了保證德州櫟的成活率,本工程除了對種植穴中鹽鹼雜質清理外,還在種植土壤進行了更換,並增施了適量的改良劑和底肥,以調節適宜德州櫟最佳的土壤酸鹼度,同時還可以消滅地下蟲害並預防根腐病的發生。

土方沉降:換好土後放置一段時間讓它沉降,以增加土方的密實度,減小種植後樹根與土壤之間的縫隙。在本工程中,由於時間緊,因此採用了灌水沉降法,即土方回填好後就對土方澆水,澆透,第一次澆透後歇兩天再澆一次,以讓土方完全沉降。

定植

樹木卸車:由於德州櫟的主幹比較光滑,因此在起吊的過程中,應注重綁紮牢固,避免打滑傷害主幹或者樹枝。樹木入場後,要根據德州櫟的形態特徵檢查品種、規格一致,主幹無明顯彎曲,樹皮沒有大傷,有中央領導枝,樹枝伸展良好,根須良好,無病害,土球綁紮無鬆脫。

栽植修剪:在施工場地內,對篩選後的德州櫟進行修剪,應注意幾點:保證德州櫟的塔型樹冠,剪口平滑整齊,不傷樹皮,不要留樁,其位置應保持與芽有0.5-1厘米,剪口剪成45°斜面,對於弱小且稀疏的新舊枝條,修剪時可齊枝條的著生部位剪除;對於粗壯大枝,因剪口大,對樹體的傷害較大,應儘量保留,並視生長的方向適當修剪,如果必須剪除,應對剪口、傷口需及時塗抹適量的封口劑,避免影響主枝生長。

樹木定植:修剪後的德州櫟要及時種植,避免暴露導致水分蒸發,下坑時要輕放,隨後根據樹冠形狀調整好朝向,以保證觀賞效果。在回填土時,應再次測量調整樹幹中心位置在種植點上,調整好深淺度。定植過程採用二次沉降法,即樹木調整完成後,先回填部分土壤並對其沖水,邊沖邊拌讓土形成泥漿,待其自然沉降,之後再用此操作方法,對填土進行第二次沉降。通過採用二次沉降法,很好地保證了土球和樹穴的緊密結合。

養護

種植中的養護:定植後,連續澆灌三次水,第一次澆水在定植後24小時內,水量滲坑土下30厘米即可,主要目的是通過澆水使土壤縫隙填實,保證樹根與土壤緊密結合,同時應檢查有無樹身倒歪並及時扶正;第二次澆水在第一次3天后開始,水量應與第一次相當;第三次在第二次澆水7天后開始,此次要澆透澆足,要保證水量能滲透到全坑土壤和坑周圍土壤內。另外,由於本工程地處比較空曠的位置,容易受到大風的襲擾,因此對所有的樹體都進行了支撐固定。

夏季的養護:在種植第一個夏天就遇到了高溫乾旱天氣,並且中國江陰整個夏天幾乎沒有下雨,最高時室外溫度達到45°以上,德州櫟種植在人行道上,樹穴四周都是混凝土層,透氣性差,混凝土調節氣溫能力差,樹穴周圍地表溫度比綠化地高5°以上,道板磚傍晚退溫慢,中午升溫快,中午樹穴的溫度遠遠高於德州櫟能承受的溫度,形式很嚴峻。為了保證德州櫟的成活率,澆水採取早上8點半前澆完或者晚上6點以後開始澆,樹穴及樹穴周圍的地面採用草包鋪地,草包隔2-3小時澆一次水,用來降低地面溫度保護德州櫟的根系。

冬季的養護:中國江陰地區冬季還是比較寒冷的,德州櫟種植的第一個冬季採用的樹穴復土法來保溫,即在種植好的樹穴上復50厘米厚土層,再在土層上覆蓋薄膜,增加抗凍係數。來年春天揭掉薄膜,扒掉復的土層。當然樹幹上也需要繞草繩

病蟲防治

病害:在苗期(5-6月)易發生根腐病。在育苗實踐中,採用多菌靈溶液澆灌2-3次,具有一定效果。幼苗期未發現蛀乾害蟲,主要病害有莖腐病、根腐病、葉斑病等。兩年生以上苗木可在4-5月間在樹幹蟲眼注射吡蟲啉、氯胺磷等藥物或噴灑噻蟲啉、“綠色威雷”等防治蛀乾害蟲。

蟲害:苗木生長期易遭受紅天蛾幼蟲、東亞飛蝗若蟲等蠶食新梢和嫩葉,嚴重影響其生長及樹形的形成;也有少量的蠐螬等地下害蟲為害,應及時採取防治措施。當病蟲害發生時,採取捕殺、燈光誘殺、毒餌誘殺為主,化學農藥儘量使用擬除蟲菊酯類、植物性殺蟲劑等。

主要價值

德州櫟是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樹種之一。 其主幹直立,生長速度快,樹冠塔狀,樹形美觀,秋季葉亮紅色或紅棕色,樹皮灰色或棕色,每年11月初葉片開始變化,12月底落葉,是冬季觀葉的良好樹種,具有觀賞價值。因該樹種適應性廣,耐水濕,是低濕地重要的造林樹種和行道樹、庭院綠化樹種。

保護級別

德州櫟 德州櫟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