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鄉[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復興鄉]

復興鄉[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復興鄉]

復興鄉,1950年為復興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53公里。面積21.7平方公里,人口1.0萬。通公路。轄蔡家灣、李家灣、五根樹、萬靈、新祠、古井、朱家廟、大樹8個村委會和復興場社區居民委員會。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薯類、油菜籽。特產茶葉、花生、台柚。復興花生以子實香脆聞名。

復興鄉[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復興鄉] 復興鄉[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復興鄉]

復興鄉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森林覆蓋率24%,土壤肥沃,光、熱、水、土等自然資源組合協調,盛產糧食、生豬、水禽、柑橘、茶葉、蠶繭、花生等。 榮縣復興鄉全鄉轄8個村、74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委員會、3個居民小組,幅員面積21平方公里。2003年底總人口9410人,總戶數2730戶,其中農業人口9106人,年末耕地9792畝,人平1.08畝。 農村經濟情況:全鄉有果園面積1800畝,其中*柑有1600畝、產量650噸;豐水梨150畝、產量30噸、花生面積800畝畝、產量100噸,茶葉面積2600畝、產量150噸,蠶桑面積3000畝、發蠶種3000張,產繭50噸,有麻竹1800畝,可產鮮筍筍1500噸。復興鄉有豐富的文化石資源和龐大的未開發的恐龍化石群。

榮縣復興鄉全鄉轄8個村、74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委員會、3個居民小組,幅員面積21平方公里。2002年底總人口9410人,總戶數2730戶,其中農業人口9106人,年末耕地9792畝,人平1.08畝,當年退耕還林減少1500畝。耕地面積中:田7190畝,土2603畝。

農村經濟情況:全鄉有果園面積800畝,其中椪柑有600畝、產量150噸;豐水梨50畝、產量10噸,花生面積300畝、產量40噸,茶葉面積600畝、產量50噸,蠶桑面積1000畝、發蠶種1000張,產繭15噸。全鄉退耕還林發展筍材竹1800畝,預計幾年後產筍1500噸。

復興鄉人傑地靈,在中國近代史上,革命家范燮、范模、但懋辛赫赫有名,乃叱吒風雲的人物,詩人徐振在當代文壇也有一席之地。

范燮(1880-1912)字華階,號鴻衡,四川榮縣人,中國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時期哥老會中進步的反清英雄、傑出的農民武裝起義領袖和民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光緒六年庚辰歲(1880年)生於四川省榮縣清流鄉大屋溝(今屬榮縣復興鄉新祠村八組)。

范模(1882-1912)字受全,四川榮縣人,中國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時期哥老會進步的反清英雄、傑出的農民武裝起義領導人和民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光緒八年壬午歲(1882年)生於四川省榮縣清流鄉大屋溝(今屬榮縣復興鄉新祠村八組),是范燮的二弟。

但懋辛(1884——1965),字怒剛,生於復興場方沖。1903年去日本東京求學,親聆孫中山教誨,1905年加入同盟會。參加廣州起義受傷被捕,經營救出獄,後回川參加重慶起義,先後任蜀軍政府參謀總長、中路總指揮、川南總司令等職。 1913年8月,任川討袁軍總司令兼前敵指揮官。1918年代理四川省長,次年任第一軍軍長。 “四·一二”政變後,但懋辛退出政壇。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任南京軍事委員會參議和重慶國民參政會參政員。解放戰爭時期,任四川第二行政區立法委員。解放初期,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和西南行政委員會委員兼法務部長,當選為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省人民代表和省政協一、二、三屆副主席。但懋辛生前工書法,擅長碑書,重慶滄白路“張培爵烈士紀念碑”、南溫泉的“飛泉”等均是但懋辛的手筆。

徐振(1964-)中國國際文藝家協會會員。男,漢族,字子力,號一力子、草野迂夫、荒村病鶴,四川榮縣人。1964年生於四川省榮縣建華鄉團壩灘(今屬榮縣雙古鎮),次年即往榮縣復興鄉新祠村定居。1976年開始文學習作,1983年起正式以零餘子、一笑了、無極山人、旭征、艾藝等筆名在媒體刊登作品。迄今曾於報刊、電台、網路和專集等發表詩歌、散文、小品、論文及民間文學作品近千篇。1994年以後寓居成都,有《飄零詩草》、《榮縣古代詩詞錄》、《榮縣現代詩詞錄》、《新韻聯編十四部》、《古今妙聯分韻集錦(平水韻)》等。他的七律《自述》:“徐振四川榮縣客,共和十五歲生寒。功名利祿無緣想,雪月風花有感談; 草野迂夫情困惑,荒村病鶴事艱難; 字稱子力浮沉苦,浪跡江湖戀僻山”。絕句《痛洗》 :“平生枉負春秋夢,半世飄零壯志空!痛洗胸間塵世念,江山處處月華融”。可見其生平。

復興鄉新祠村誕生的生物化學家周國慶(1964-,徐振的啟蒙同窗),他研究發明的《一種免疫預防和免疫治療性病和癌症的融合蛋白》、《一種在植物中表達抗微生物的陽離子多肽技術》等多項創新成果,在當前科學界具有較高研發價值。

復興鄉朱家廟村九組,離場五公里,有條鄉村公路勉強通行,這裡的一切似乎和龍扯上了關係,雙龍橋、青龍山、青龍嘴、艷龍山,從這些名稱中便可窺一斑。

1958年春天,8歲小姑娘鄒春芳上青龍山割草,無意中發現村民掏走樹根後的地方,有一大塊“紅石頭”。她感到好奇,但常聽大人們擺什麼龍脈之類的故事,以為是掏樹根的人,打斷了龍脈而流血染紅了石頭,回家後沒敢給大人說,甚至連覺也睡不好。

1985年,鄒春芳聽人說自貢發現了恐龍化石,是國家保護的東西。這一切勾起了鄒春芳兒時的記憶,“紅石頭”是不是恐龍化石?她與丈夫商量,決定回娘家找到那塊“紅石頭”,拿去鑑定。

夫妻倆用背篼將那塊“紅石頭”背到了縣城,先到二佛寺,然後又到大佛寺,接待的人都說不能鑑定,叫他們送到自貢去。夫妻倆乘車到大山鋪恐龍博物館。經過鑑定,那塊“紅石頭”是恐龍的腿骨化石,工作人員詳細詢問了“紅石頭”的發現地後,熱情地招待他們,並安排了住宿。

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95年2月,自貢恐龍博物館的科研人員,才到青龍山進行實地調查,發現該化石群已有6個露頭點,輻射面積約2平方公里。其中青龍山嘴、大灣兩個化石點的化石層,同處於青龍山頂部,厚約1——1.5米,在岩層陡坎上,能見到連續的化石出露。

1995年3月,科研人員對青龍嘴化石點做過一次試掘,揭露面積約10平方米,發現層疊堆積,連綿不斷,蜥腳類恐龍股骨化石就有8根之多,至少代表4個個體。表明該處的恐龍化石可能為群體埋藏。

1999年4月8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建館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化石發掘工作在青龍山開始。層層疊疊埋藏著的200多塊恐龍骨骼化石現身60平方米範圍內,有牙齒、頸椎、尾椎、肢骨等不同部位,還有20多塊不能確定的其他骨骼化石。恐龍博物館將發掘現場最上層化石部分標本,包括22顆牙齒、17個脊椎和一些岩石標本帶回博物館研究,其餘化石標本就地掩埋保護復耕。青龍山周邊發現的其他化石點面積約為22km,規劃作為一級保護區。

1996年11月27日,青龍山恐龍化石群,被公布為榮縣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