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夫座δ流星雨

御夫座δ流星雨

御夫座δ流星雨(Delta Aurigids)發現歷史並不算久,它的輻射點靠近御夫座的δ附近,每年的九月上旬到十月上旬都會發生,極大時間尚不確定。

基本信息

御夫座δ流星雨位置 御夫座δ流星雨位置

正式名稱:御夫座δ流星雨 delta-Aurigids (DAU)

活動時間:9月5日-10月10日

極大時間:9月9日

極大流量(ZHR):5

極大中心:赤經60度 赤緯+47度

速度:64km/s

r值:2.9

望遠鏡視場中心:赤經52度 赤緯+60度 和 赤經43度 赤緯+39度 和 赤經23度 赤緯+41度(緯度>-10度)

簡介

御夫座δ流星雨簡稱為DAU以,會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活動。其實它也是近期才被確認為一個新的流星雨,原來一直被認為是九月英仙座流星雨的一部分。DUA的流量很小,活躍期大約從9月18日至10月10日,極大日仍然有分歧,大約在每年的10月6日到10月15日(也有說法認為是在9月29日左右),輻射點位於御夫座δ(八谷一)附近,在天球上的赤道座標大約是赤經84.8度,赤緯+51.9度,ZHR大約為5,並不適合公眾觀測。

軌道根素

1954-1980年的10顆流星軌道得到以下結果

AOP  AN i  q   e q  
227.1  190.9  125.9  0.859  0.720  3.068  

雷達軌道和照相軌道有少許不同

  AOP   AN  i  q  a  
照相  229.5195.3131.1  0.823  0.956 18.71 
雷達226.4188.6123.90.8780.6172.292

流星群四個不同的段的軌道

  AOP   AN  i  q  e   a 
A  210.2186.5123.4  0.9510.621 2.509  
B  229.4193.2129.50.8480.8104.463
C  243.5199.3132.60.7530.7933.638
D   245.2188.2116.40.7730.6482.196

只有一顆已知彗星與該群軌道有相似之處——1972 III (Bradfield)。

  AOP    ANi  q  e   a 
1972 III  257.7159.6  123.7  0.927  0.998  494.8   

中國觀測信息

御夫座流星雨輻射點位置及位移 御夫座流星雨輻射點位置及位移

北緯20度(南寧廣州、海口):後半夜可見,月亮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北緯30度(拉薩、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上海):後半夜可見,月亮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北緯40度(北京、呼和浩特、大連):後半夜可見,月亮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北緯50度(塔城、哈爾濱):後半夜可見,月亮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觀測歷史

觀測記錄

御夫座 御夫座

御夫座δ流星雨1979年被發現,當德拉蒙(J.D.Drummond)、希爾(R.K.Hill)和貝波(H.A.Beebe)在研究1976-1977年NASA-NMSU流星天文台所拍攝的照片時,他們發覺了御夫座δ流星雨的存在,輻射點位於赤經95.7度,赤緯+52.5度。

1980年10月,麥克雷奧(N.W.McLeod III)和德拉蒙都獨立的目視觀測到它。從10月16日到22日的觀測數據表明這段時間內御夫座δ流星雨的流量都在1以下。

1981年,德拉蒙引用了1950-1962年美國蘇聯拍攝到的5顆流星再次證實了御夫座δ流星雨的存在,御夫座δ流星雨的活動時間延長到9月29日-10月18日,輻射點位於赤經87.8度,赤緯+50.2度,軌道周期約為115年。德拉蒙指出,流星雨的“前半部分”還需要有效的研究。

1876年10月14-17日,威廉·丹寧(William F.Denning)觀測到一個位於赤經90度,赤緯+58度的群;而卡儂·霍夫梅斯特(Cuno Hoffmeister)在《流星夜話》中給出了在1910-1935年中觀測到的很好的輻射點。

觀測現象

美國的克羅(G.Kronk)在無線電流星計畫中找到了24顆可能的群內流星,同時也揭示出了更多有意思的細節。首先,無線電流星的峰值要比照相流星早一個多星期,而且軌道半長徑僅為照相流星的1/9。因此,流星群被分為四個“塊”:A塊在9月30日極大(太陽黃經186.5度),輻射點來自赤經87.8度,赤緯+54.1度。這是4個塊之中近日點距離最大的,基於10顆無線電流星和一顆照相流星;B塊在10月7日極大(太陽黃經193.2度),輻射點位於赤經87.5度,赤緯+50.2度,基於7顆無線電流星和6顆照相流星。它可能是該群的主要部分;C塊是最弱的,10月13日極大,輻射點位於赤經91.1度,赤緯+47.8度,它是四個塊中軌道傾角最大而近日距最小的,無線電和照相流星各為2顆;D塊在10月2日極大(太陽黃經188.2度),輻射點位於赤經74.3度,赤緯+55.0度,基於5顆無線電流星。除此以外,還有9月初極大的目視群沒有被算進去。

IMO的研究表明,過去所觀測到的10月初的極大可能是該群的北支群的極大,而目視極大卻出現在9月初和9月中旬,這讓該群變得更加有趣起來。

觀測注意事項

由於DUA的極大時的ZHR值也只有個位數,我們通過目視觀測的方法確定一顆流星是否屬於這個群比較困難,而照相或攝像觀測更為可行的。該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御夫座的δ附近,我們在拍攝時注意將輻射點放在視場中,如果拍到流星就可以通過反向延長的方法估計它是否可能屬於這個群了。九月的流星雨數量雖多,但流量都不大,並不適合公眾欣賞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