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 者: 張顥瀚,張明之,王維 著
出 版 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8-1
字 數: 330000
版 次: 1
頁 數: 429
印刷時間: 2005-8-1
開 本:
印 次: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1906670
包 裝: 平裝
由張顥瀚、張明之、王維同志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專著,是張顥瀚等同志長期研究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問題的最新成果。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國有企業改革一直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至今還處在攻堅階段。本書的出版,對於大家更好地探索和掌握我國國企改革的規律性,將發揮很好的作用。
國外對國有企業的研究通常以歐洲一些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國有企業為對象,在不與私人企業爭利的思想主導下,西方國有企業許多是為實現某些社會政策目標而設立的特殊的企業組織形式,是國家干預經濟和彌補市場缺陷的一種手段,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和貢獻也相當有限。由於整體市場經濟運行環境較為健全,西方學者普遍將明晰產權界定視為國有企業的基本前提,研究的重點主要集中在產業政策與競爭政策的選擇、國有企業經營方式、企業經理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等領域。
中國國有企業的改革一直是國內學者關注和研究的重點領域,其中不乏一些成熟的和優秀的成果。例如,就國有企業的功能定位方面,有的學者提出,國有企業具有特殊的所有者和所有者代表、特殊的社會目標、特殊的社會經濟功能和特殊的產權組織運作機制。就國有企業績效低下問題,有的學者提出,傳統體制中的國有企業,具有不同於其他企業的特有性質,即負有戰略性和社會性兩方面政策性負擔。改革以來,負擔沒有徹底根除,國有企業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為保護國有企業的生存,巨觀政策環境無法徹底理順,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無法很好建立,國有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無法解決,儘管曾努力理順激勵和責任之間的關係,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方面,有的學者提出,關鍵是形成真正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對國有企業實行公司制改造,前提是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
細細梳理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問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由於制度和國有經濟定位、功能不盡相同,西方學者就國有企業的諸多研究成果與我國國情相距較遠;較長時期以來,國內學者就國有企業中的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等問題,雖然進行了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但仍多圍繞 “經營國有企業”(政企分開——委託代理——控制權爭奪——激勵約束)的慣性思路,因而仍需作進一步的深入探索;黨的十六大提出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來,一時間著述頗豐,但不少論著還是停留在對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政策的解釋層面上,無論是理論深度還是創新力度都需要進一步推進。
本書在總結和吸收前人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的命題,力圖在該研究領域中取得創新性進展。
本書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視角和觀點。
一是提出了“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的命題。通過深入剖析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歷史進程,揭示出改革始終無法真正向縱深推進的根源在於沒有將國有企業的核心——國有資產——作為改革的關鍵環節,大量的政策建議只是圍繞著如何更好地“經營國有企業”而展開,沒有很好解決政府與國有企業的關係問題。本書提出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的突破口只能是“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的根本性轉變。事實上,黨和國家就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問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新近學術界討論也很多,這實際上驗證了本課題的這一思路。本書從國有企業改革階段性的角度,將“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的改革歷程作為研究的主線,並將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完善作為研究的核心內容,以此來統率整個國企改革研究的各個環節,這在理論上具有一定的創新。
二是以“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的命題為核心,構建了一個研究國有企業改革歷史變遷的分析框架。作為一種制度背景,轉軌體制的特殊性是改革實踐的現實起點和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組織,國有企業普遍生存於世界各國,由於制度和國有經濟定位、功能的區別,國有企業的具體市場結構、運行方式、國家對其控制和管理方式差異明顯,在一般性的基礎上尋求我國國有企業的特殊性(性質、功能和定位)是本書立論的基礎。作為一種不可逆的趨勢,新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必定會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創新帶來巨大的影響,因而也成為本書研究的時代背景。把國有企業二十多年的改革,按照縱向演進的階段進行分析,是本書研究的基本路徑和主要視角。由此,“轉軌體制”、“國有企業的性質、功能和定位”和“時代背景”構成了本書分析框架的三重維度,歷史的邏輯思路構成了本書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提出“國有企業功能重新定位”、“國有企業資產結構重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國有企業競爭優勢重構”和“構築國民經濟生存基礎”的國有企業改革戰略總體思路,這有助於完善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創新發展的整體理論框架。
本書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在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的總體思路中,提出某些領域中擁有價值性的國有資產比經營實體性的國有企業更有實際意義,因而經營性國有資產與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必須分類管理;提出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中,由於當前諸多因素的制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分級產權”是邁向“分級所有”的一個過渡階段,同時提出了在“分級產權”階段的改革措施。
本書認為,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已處於放權讓利、轉換經營機制、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之後的第四個階段: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確立。這一論述,有助於理清和解決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問題,使人們意識到改革必須進一步觸及國有企業的核心——國有資產,改革進一步深化的關鍵在於“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的根本性轉變,這一政策建議是有價值的。
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是一個新的命題,是政府職能的重大轉換,因此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要隨實踐的進程而不斷深入。本書的出版,對於推動國企改革的深入研究,有積極作用。期望作者今後作出更多的創新成果。
編輯推薦
轉軌體制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是本書的重要前提;市場取向改革了階段性、理論探索階段性、產權制度改革的階段性,是本書邏輯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改革四個階段的分析判斷是本書的重要觀點; 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是本書提出的嶄新命題。
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是一個歷史性轉變:“轉軌體制”視野中的國有企業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階段性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制度的探索,國有資產管理的目標選擇,“轉軌體制”中的國有資產戰略性調整。
張顥瀚(張曾芳),1954年1月生,現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城市與環境發展研究中心長江三角洲區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城市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在《中國社會科學》等發表學術論文360多篇,出版個人專著、合著等29部。主持完成國家規劃重點課題、國家重大項目子課題、科技部“863”重大項目子課題、全國馬列基金重點課題等20餘項。
目錄第一章 “轉軌體制”視野中的國有企業改革
一 “轉軌體制”及其模式比較
(一) “轉軌體制”的界定和特性
(二) 制度變遷理論範式
(三) “激進式”轉軌模式
(四) “漸進式”轉軌模式
(五) 兩種轉軌模式比較
(六) 轉軌理論經典評述
二 “轉軌體制”中改革的漸進性與階段性
(一) 我國“轉軌體制”的社會經濟條件
(二) 我國“轉軌體制”漸進改革必然性
(三) 我國“轉軌體制”階段性和長期性
三 經濟全球化視角中的國有企業
(一) 已開發國家國有經濟概覽
(二) 國有企業界定及其性質
(三) 我國國有經濟轉型的環境
四 “轉軌體制”中國有企業改革戰略構思
(一) 國有企業功能重新定位
(二) 國有企業資產結構重組
(三)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
(四) 國有企業競爭優勢重構
(五) 構築國民經濟生存基礎
(六) 國企改革戰略總體思路
第二章 經濟體制改革取向的階段性推進
一 市場取向改革的階段推進
(一) 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1978-1983)
(二) 公有制為基礎的有計畫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