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

注釋譯文

拼音

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詞句注釋

1.天時:指有利於作戰的時令,氣候。

2.地利:指有利於作戰的地形。

3.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團結。

4.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城。城:內城。

5.郭:外城。在城外加築的一道城牆。

6.環(huán):包圍。

7.之:代這座城

8.而:連詞錶轉折。

9.夫:句首發語詞,不譯。

10.而:連詞表遞進。

11.天時:指有利於攻戰的自然氣候條件。

12.是:這。

13.也:表判斷語氣,“是”。

14.城非不高也:城牆並不是不高啊。非:不是。

15.池:護城河。

16.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甲冑,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

17.堅利:堅固精良。利:精良。

18.米粟(sù):糧食。

19.多:充足。

20.委:拋棄。

21.而:然後

22.去:離開。

23.之: 代詞,代“城”。

24.是:代詞,這

25.故: 所以。

26.域:這裡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

27.以: 憑藉。

28.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界線。封,劃定。封疆:疆界、邊境。

29.固:使......鞏固。

30.國:國防。

31.山溪:山河。

32.險:險要的地理環境。

33.威:威服。

34.以:憑藉,依靠之意。

35.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鎧甲”,比喻“武力、軍事”。

36.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者,什麼的人,此處特指君主。道,正義。下同。

37.失道者:不實施“仁政”的君主。

38.寡:少。

39.之至:到達極點。

40.畔:通“叛”,背叛。

41.之:意思是“到、到達”。

42.至:意思是“極點”。

43.順: 歸順,服從。

44.以: 憑藉。

45.之: 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6.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

47.故:所以。

48.有:要么,或者。

49.勝:取得勝利。

作品譯文

孟子說:“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尖利,糧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劃定疆域的界限,使國防鞏固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內外親屬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創作背景

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出身於魯國貴族,他的祖先即是魯國晚期煊赫一時的孟孫。但當孟子出生時,他的家族已趨沒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亂,使他們的家族漸趨門庭式微,被迫從魯遷往鄒。再以後歷事維艱,到孟子幼年時只得“賃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狀況,今已不可考。流傳下來的只知孟子幼年喪父,與母親過活。為了孟子的讀書,孟母曾三次擇鄰而居,一怒斷機。 孟子從40歲開始,除了收徒講學之外,開始接觸各國政界人物,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宣傳自己的思想學說和政治主張。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倡“以民為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反對兼併戰爭,他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說“側隱之心,人皆有之。”他認為善性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本性,也是區別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標誌。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論點用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較組成。中間兩個“不如”相連,表示了遞進關係,一個比一個重要。這樣提出論點,更顯得觀點鮮明。

第二段,論證“天時地利人和”。以設定占天時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為例,比較“天時”於“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說明城小而難守;“環而攻之”說明攻城者攻勢強大,占有戰鬥的主動權;“而不勝”說明攻方失敗。戰鬥會以弱者勝、強者敗告終,作者認為攻防之所以敢大軍壓境,是因為在“天時”上占了優勢,但守方可憑藉“地利”進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軍心渙散,必然失敗。這樣令人信服地證明了“天時不如地利”這一論斷的正確性。

.第三段,論證“地利不如人和”。以擁有良好的地理條件而終不能守為例,比較“地利”與“人和”的輕重。“城高”、“池深”、“兵革堅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優越的“地利”條件,本可以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但結果卻“委而去之”,原因就在於內部不“和”,有好條件也發揮不了作用,反被雖無“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戰勝,這就有力地說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第四段,作者用“故曰”二字,將上文提出的觀點承接下來,展開論說。先用三個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說明“域民”、“固國”、“威天下”不能僅靠“天時”與“地利”的條件,從反面進一步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論斷里。這裡所說的“道”,就是“仁政”。這個論斷指出了“人和”的實質。接著又進一步推論,指出“寡助之至”會眾叛親離,而“多助之至”則天下歸順。一反一正,對比鮮明。最後以“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作結,將“人和”的重要意義論說得十分透徹,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脈絡清晰,結構嚴謹,氣勢通暢。

寫作特色

文章善於運用設喻的方法。從文章末端看,孟子雖反對戰爭,卻多次提到戰爭。這是為了迎合諸侯們的心理打個比方,以便有機會向諸侯們宣傳自己的“仁政”主張。

文章析理精微,議論恢宏,氣勢奔放,闡明引申層層深入,邏輯性很強;還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使文章語氣強烈,具有說服力。

作品評論

現代作家錢念孫:《孟子·公孫丑下》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放在“天時”“地利”之上的崇高位置。古代先賢認識到事物的千差萬別和世界的豐富多彩,主張“和”時並不抹殺事物各自的特點。

清代哲學家焦循的注釋是:“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

宋代學者李塗:《孟子·公孫丑下》首章起句,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下面分三段,第一段說天時不如地利,第二段說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卻說人和,而歸之“得道者多助”,一節高一節,此是作文中大法度也。 (《文章精義》)

作者簡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漢族,東周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市為孔子和孟子的誕生地)人,東周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有人認為鄒國是魯國的附屬國,也有人說孟子是魯國人。是儒家的思想主義流派。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孟子相傳為魯國姬姓貴族孟孫氏孟共仲(孟恭仲)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較為偏激。加封為“亞聖公”,被後世尊稱為亞聖。其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追隨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