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概況
得否是一個通過投票機制來實現收集意見和互動的知識型社區網站。
得否特色
和普通的問答網站不同,投票在得否是一個高效提問工具,可以迅速直觀收集意見。投票工具要求提問者對問題進行高度歸集,提問者必須經過思考甚至收集資訊,才能發起更有價值的主題。所以,得否沒有不勞而獲的提問者,這種機制為垃圾提問的出現構造了天然屏障。得否也沒有零星個體“答案”,只有群體建議“答案”,後者將更具參考價值。
和傳統的投票機制不同,得否允許用戶提出應答問題的建議選項,換言之,用戶即使不了解“答案”(可回答問題的選項內容),仍可發起提問。其他用戶可在發起者提供的可選項之外,提出建議新增選項,在得到足夠多的支持後,這些建議選項將增加為新的可選項。在這種機制下,問題的“答案”(選項)將不斷被“修正”,可最大限度地篩選出可以應答問題的“正確答案”。所以,這種機制除了可以回答提問,亦可產生知識。
和傳統的投票網站不同,得否在主題的發起和參與過程中植入了社會化元素。用戶可以通過關注別人,來獲取其動態和對問題的具體看法,特別是獲取熟悉的朋友之間對問題的具體態度數據,將更具參考價值。用戶亦可邀請朋友對問題進行表態和討論,還可以通過標籤設定,對感興趣的信息和他人進行篩選匹配,由此實現最大限度地獲取有價值資訊,獲取具有相同取向的用戶進行互動。
得否的誕生
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合理”的答案往往不止一個,發散思維,互相詰難,是追求答案的一個良好方法,但在現實中我們往往發現,在眾說紛紜的討論中,參與者即便不是洋洋大觀,也容易對問題各據一理,糾纏不已,在這種情形下,提問者對孰是孰非難以判斷。這種討論或許可以啟發思考,卻無法迅速直觀地回答原本無需經過大量討論的問題。
一個簡單的例子,人們可能會從營養學等角度,對2歲的嬰兒究竟是應該喝A奶粉還是B奶粉而爭論不休,這種問題通常難有標準答案,但通過投票機制,可直接獲取大部分使用者的選擇建議,這將比長篇大論更為有效。另一個例子,我們可能會對選擇價格同為2000元的A還是B手機而舉棋不定,開放式討論者可能會提供測評報告,得出結論往往是各有優劣,這同樣無助於給提問者迅速提供決策參考。生活中類似的問題比比皆是,投票工具在解決此類問題時通常效用更高。
所以,得否誕生的初衷,是希望藉助這個工具,通過群體參與互動,為提問者提供大多數人的“選擇”建議,希望能幫助那些試圖通過搜尋引擎得到個體答案但仍無法徹底釋疑的用戶,獲得群體支持。同時,得否允許用戶建議新增選項的機制,允許參與者不斷修正“答案”,也是一個可以產生知識的過程。所以,得否初步具備了互動性知識社區的特徵。
得否團隊
得否的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於電子商務、現代傳媒、商業地產等領域的從業者。
得否理念
投票是一個對問題進行歸納的套用,是對量化答案進行評論的起點。投票是歸集的選項,是有選擇的知識,是量化的答案。
信息趨向碎片化,是現代社會生活使然,如微博,即典型的信息碎片;得否的投票套用亦是信息碎片套用,用戶可利用零碎時間,得到或產出有價值的信息。
得否投票機制的參與社交化,與用戶相關,對用戶有用。同樣的態度和評價,如果由朋友發出,用戶將更感興趣,更有價值;得否這個特點將更為直觀明顯。
投票過程,包括了用戶的各種展現,從一個用戶的投票/評論結果中,能表達出個人喜好、特長、性格、觀點等,是很好的社交切入點;用戶對什麼類型問題感興趣,表達了何種態度,可以很大程度看出該用戶的價值觀。所以,投票又是一個社交的起點、橋樑。有社交關係的知識和態度,將對用戶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