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80後詩人]

徐良,筆名親勤、空山、米易子。80後詩人。1981年生於四川省劍閣縣毛壩鄉,98年開始創作,先後用徐良、親勤、空山、米易子、劍門陋石為名發表大量詩歌及雜文作品。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徐良,筆名親勤、空山、米易子。80後詩人。1981年生於四川省劍閣縣毛壩鄉,2005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98年開始創作,先後用徐良、親勤、空山、米易子、劍門陋石為名發表大量詩歌及雜文作品,有多篇詩歌及雜文入選《當代中國作家名錄》、《中國詩歌鑑賞》、《中國詩歌精選》、《80後文學選》、《四川愛情友情精短詩選》、《2012最受中學生喜歡的散文精選》等選本,並有詩歌及散文作品獲得國內多類獎項。親勤在大學期間,主編文學藝術報《藝術·生活》,同時組織成立青年蝴蝶詩會(任會長),創作發表了大量詩歌,被《西南民族大學報》專訪報導,專版刊登文章《真實的生活—訪校園詩人徐良》和評論文章《校園詩人、校園詩歌》,引起較大反響,是80後活躍詩人之一。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詩歌三部曲《葬愛》、《入塵》、《俗定》,詩論集《若水詩話》。代表作有《我以為死了》、《記老婦人》、《約定》等。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某文學內刊執行主編。

詩歌特色

親勤主張詩歌創作的意識自然性和創作形式的藝術性,強調詩歌的詩性自然之美和詩歌表達的藝術之美。親勤多年來堅持不入流派,不喊主義。“詩歌本身是美好的思想之花,內涵的思想不在乎高調低調,因此,詩歌創作也無所謂高調,亦無所謂低調,堅持真我,詩歌便自然著調”。在詩歌的社會地位和功能逐漸淡化的今天,親勤始終致力發揚詩歌淨化社會和心靈的本性,反對詩歌的功利化、商業化,更唾棄利用詩歌、惡搞詩歌的無道德的行為。詩歌的外在感性語言是詩歌的特徵,詩歌內在的理性邏輯是詩歌的靈魂。我們在寫作欣賞現代詩歌的時候,要注重詩歌的外在感性語言表達,這是詩歌主題詩意化表達的關鍵。我們也要更注重詩歌的內在理性邏輯發展,這是詩歌詩意化表達的最終目的,是詩歌成其為詩歌的根本原因。——《論現代詩歌的外在感性語言和內在理性邏輯》 近年來,在堅持創作詩歌的同時,親勤更多傾力於中國現代詩歌的賞析、評論和研究以及雜文寫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