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肅靜

徐肅靜,出生於1841年,卒於1919年,天津市宜興埠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徐肅靜(1841-1919),天津市宜興埠人,近代天津第一位女教育家,曾被孫中山先生授予“民國賢母”匾。

家庭情況

徐肅靜生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九月十九日,祖籍天津武清梅廠。父徐茂才,為名門望族世家。徐肅靜待字閨閣時,嫻習經史,精於女紅。23歲嫁給山東登州總兵、宜興埠人溫長溥之子溫聯琇(字潤齋)為妻,生世華、世霖、世銘、世珍、世勛五男和二女。溫聯琇、徐肅靜夫婦二人以創辦“溫氏家塾”並親自任教享譽津門。每於燈下手理針黹督諸子夜讀,育子女成才。天津近代大教育家嚴修和張伯苓都曾在這裡讀過書。

創辦學堂

1884年,中法之戰和議既成,清廷聲明調回駐越南的清軍,徐肅靜“引為大辱”,命世霖、世珍棄舉子業入北洋水師學堂,世銘入北洋機器廠,以備他日學成致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失敗,徐肅靜慨嘆國事日非。她認為強國必先造就人才,而自古皆因有賢母方有賢子,遂倡興女學。先行家教,教二女和子媳讀書識字。光緒二十六年(1900),在宜興埠創建佩貞女子學堂、女子職業學校和幼稚園,成為天津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校長,開天津女學現代教育之先。光緒三十一年,全家遷居城裡鼓樓東經司胡同,協助次子世霖和北倉人孫洪伊在二道街榮家胡同創辦私立普育女子學堂,一切經費斥私產變價充之。當時,徐肅靜年已64歲,仍繼續擔任校長,並為天津的教育事業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大力興學

徐肅靜在校內組織“天足會”和“婦女救國演說團”,“禁止婦女纏足”,宣傳新思想。每逢周日帶隊到鼓樓大街西馬路一帶宣講,歷數政治腐敗、列強豪奪、百姓痛苦,尤以婦女受壓迫之事實感人至深。學堂舉動被官府視為大逆,直隸總督袁世凱連下兩道禁令,徐肅靜不為所動,仍大力興學,鼓動民主。學堂聲名大噪,生員增至50餘人。光緒三十二年春,學校遷址鼓樓東沈宅東院,後又遷至南門西板橋胡同,改舊火神廟為天井式兩層樓校舍,隨即擴大班次,添設蒙養園。在達摩庵胡同開辦分校和婦女補習班,設縫紉、織巾、花邊三科。十餘年間造就女弟子2000餘人。1934年,學堂改稱普育女子初級中學,1946年更名私立普育女子中學,解放後遷址南門外大街,今為天津市第九中學

晚年生活

徐肅靜性勤儉,喜讀書,晚年避囂鄉居,每日惟以稗史自娛。因深惡袁世凱誤國,特別愛讀《新華春夢記》。她一生教子為國效忠。子女中尤以次子溫世霖成就最大,辛亥革命後曾任新疆都督,1913年當選國會議員。其四子溫世珍後來賣身投靠日本,出任偽天津市長,做下為人齒冷之事,實違肅靜初衷。1919年7月9日,徐肅靜謝世,享年79歲,孫中山先生為她題匾“民國賢母”,以資褒獎。[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