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敏[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

徐利敏[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利敏,1964年11月生,內蒙古豐鎮市人,現任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學士學位。

人物簡介

1986年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原內蒙古農牧學院農學系)植物保護專業,同年分配到內蒙古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從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和參加了自治區科技廳“七五”、“八五”、“九五”重大攻關課題,自治區農牧業廳科技承包項目,自治區農牧業廳豐收項目,自治區“百鄉千村科技興農工程”項目,自治區農業綜合開發辦項目的研究工作。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自治區農牧業豐收一等獎2項,自治區農業科技承包一等獎2項;獲自治區“百千工程”先進個人二等獎1項,獲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獎1項,入選自治區“3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40餘篇。

工作經歷及成果

1987—1995年從事植物病害研究工作,參加了自治區“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向日葵菌核病綜合治理系統工程研究”和“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向日葵、大豆菌核病綜合防治研究”,在這兩個項目的研究過程中,長期蹲點於基層進行項目的研究和推廣工作,摸清了向日葵、大豆菌核病病原菌的種類、分布以及它們的生物學特性,掌握了該病的發生流行規律,研製出向日葵、大豆菌核病綜合治理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些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特別是首次獨創性地套用灰色系統理論建立的向日葵、大豆菌核病菌核累積淨系統模型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所研究的成果“向日葵、大豆菌核病綜合防治研究”純增經濟效益3.9億元,並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6—2000年,從事植物病蟲害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了自治區科技廳“九五”重點項目“小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的研究工作,重點進行了小麥全蝕病,麥田蚜蟲,麥田雜草兼治方面的工作,獲得14項成果。特別是作為蟲害方面主持人,對我區蚜蟲種類、分布、優勢種群,麥蚜與天敵消長動態,麥蚜與小麥產量損失的關係,以及麥蚜經濟閾值的確定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填補了自治區在該領域的空白,該項目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的自治區科技承包項目“高抗枯萎病胡麻新品種內亞5號的推廣”,獲自治區科技承包一等獎,參加的“精穩殺得除草劑”項目獲自治區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參加的自治區“百鄉千村工程項目”獲自治區“百千工程”先進個人二等獎。

2000—2001年,主持了自治區農業科技承包項目“瓜類病蟲害綜合治理”為巴盟地區瓜類生產提出了一整套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措施,成為當地瓜類生產的標準模式,該項目推廣面積8.4萬畝,純增經濟效益2600多萬元,2001年獲自治區農業科技承包一等獎。

2001—2006年,一直從事無公害蔬菜、瓜果生產技術研究工作,先後主持了自治區財政廳開發辦項目“蔬菜主要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和“內蒙古地區無公害蔬菜、瓜果生產技術集成及示範推廣”,主持了自治區人才開發基金項目“內蒙古地區保護地新、特、優蔬菜、瓜果病蟲害種類調查及主要病蟲害防治研究”。幾年來,為自治區無公害蔬菜、瓜果生產提出了多項建設性的意見,所研究的成果推動了自治區無公害產業的向前發展。

2004年參加了自治區科技廳項目“基於Web的內蒙古地區農作物病蟲害診斷查詢系統技術開發”,該項目成果已在自治區農牧業信息網上推廣套用,並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7年至今,參加農牧業科學院創新基金項目“河套灌區主要優勢農作物與肉羊優質、高產、高效技術集成與示範”,主持主要優勢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子課題,參加國家向日葵產業技術體系蟲害崗位的相關工作,主持自治區財政廳開發辦“向日葵螟綜合防治技術示範與推廣”和“加工型番茄病害綜合防治技術示範與推廣”項目。

科研貢獻

徐利敏研究員熱愛農業科學研究事業,長期堅持在科研生產第一線工作,注重業務學習,注重了解生產實際,治學嚴謹,刻苦鑽研,勇於探索,專業工作能力強,為自治區植保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